认知过程的核心
“认知过程的核心”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认知过程的核心”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认知过程的核心”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 认知过程(练习)
壹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一 感觉
(一)感觉概述
1.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信息的 不同,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1)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 觉、 觉、 觉、 觉和皮 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是来自于身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 觉、 觉和 觉(机体觉又叫 的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二)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刺激物感觉 的大小称为感受 。通常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大类。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 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感觉阈限,与之相对应的感觉能力成为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二者成 关系。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 的刺激物
认知过程对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启示
认知过程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启发
摘要:认知心理学提出过程中心、认知中心、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可概括为认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学生中心论三个主要论点。我认为这一思想对当今的多媒体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认知、多媒体课件、启发
一 、认知过程的启示:多媒体课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认知加工,产生“理解的学习” 认知加工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过程不只是给学生提供结论,更重要的是设计学习情景,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或探索知识的方法。很多时候,教师没有必要告诉学生现成的规律,而要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参与归纳的过程中去发现、迁移、应用这些规律。优质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扩展信息传输形态,增加人体感受程度而加速学生的认知过程。片面强调多媒体的功能则会使多媒体教学走入误区,因此多媒体教学要坚持两个原则: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互补的原则
除了科学利用多媒体特有优势外,也应重视传统教学方法中语言、文字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进入学习着的主观世界,影响其认知过程。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抽象的理论,但片面强调直观性却对开发学生智商带来消极的影响,因为生动的直观如果不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第二节感觉和知觉
1、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只想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之一。
2、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是无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是无所发生的注意。
4、有意后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5、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6、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7、注意的起伏: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现象
8、注意的分散:
注意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9、注意的转移:
人们的注意有目的的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10、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1、感受性:
对刺激的感受能力
12、绝对感觉阀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3、绝对感受性
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14、差别感觉阀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15、差别感受性
对这以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16、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或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对感受性产生的影响
17、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
认知过程对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启示
认知过程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启发
摘要:认知心理学提出过程中心、认知中心、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可概括为认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学生中心论三个主要论点。我认为这一思想对当今的多媒体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认知、多媒体课件、启发
一 、认知过程的启示:多媒体课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认知加工,产生“理解的学习” 认知加工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过程不只是给学生提供结论,更重要的是设计学习情景,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或探索知识的方法。很多时候,教师没有必要告诉学生现成的规律,而要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参与归纳的过程中去发现、迁移、应用这些规律。优质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扩展信息传输形态,增加人体感受程度而加速学生的认知过程。片面强调多媒体的功能则会使多媒体教学走入误区,因此多媒体教学要坚持两个原则: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互补的原则
除了科学利用多媒体特有优势外,也应重视传统教学方法中语言、文字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进入学习着的主观世界,影响其认知过程。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抽象的理论,但片面强调直观性却对开发学生智商带来消极的影响,因为生动的直观如果不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新进展_肖开容
理论研究
中国翻译
NO.6 20122012年 第6期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新进展
肖开容 文旭 西南大学
摘 要: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在过去三十余年里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与认知科学结合,借助最
新的科技手段,产生诸多便于收集实验数据的研究方法,取得了瞩目的研究成果。但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尚存在系统理论模式缺乏、方法论研究不足、资源共享太少、研究对象和专业领域划分过于笼统等问题。因此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理论模式建构、方法论研究、资源共享方法研究、研究对象和变量控制细化成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词:翻译过程;认知研究;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 (2012) 06-0005-06
1.引言
霍姆斯所界定的描述翻译研究共有三个研究取向:译作、功能与过程。在翻译学框架内,前两个取向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惟过程研究进展甚微。这与该领域研究的基本特点和难度有密切关系。正如他在该文中所指出的一样,译者大脑这个小黑匣子里面所发生的情况,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事件。(Holmes,2000)
近年来,深受临近学科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影响,翻译过程研究有了新进展。
二语词汇习得论文:二语词汇习得 词汇学习认知过程 词汇学习策略
二语词汇习得论文: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路线
【中文摘要】语言学家Zimmerman(1997)认为,词汇学习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应处于中心地位,作用最为关键。词汇量的大小影响着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平,而如何有效地学习和记忆大量的词汇一直是外语学习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词汇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中的重要部分,研究表明正确地使用词汇学习策略能有效的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对于二语词汇的教与学都有极大的研究和实用价值。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二语词汇的教与学日益受到重视。国外的很多学者都对二语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框架以及策略分类。一些学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二语词汇习得,将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认知过程融入他们的词汇学习策略分类中,并展开了相应的实证研究。最近几年在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成为英语词汇教学急需探讨的问题。然而,国内的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善学者的词汇学习策略,针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的词汇实证研究还不多,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就更少了。鉴于此,笔者以自己所教的嘉兴学院大学英语B班的十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词汇量测试和词
化学核心素养之模型认知的教学
化学核心素养之模型认知的教学
1.模型认知简介
高中化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微宏结合、变化平衡、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科学精神等。而模型认知在启蒙化学教学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化学模型方法是在已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想化的思维方法,对化学事实进行近似、形象和整体的描述,进而揭示其本质和规律。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客观事物原型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就是模型变化能力。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过程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进行检验并修正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建构、模型认知也是一个渐进式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2.教学课例介绍
“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的内容。在分子原子这一核心概念的建构中,基于学情诊断是前提,运用模型方法是关键。
3.设计目标:
本节课是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起始课,教材安排在学习空气、氧气等宏观物质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经验,通过观察、实验来了解分子基本性质为突破口,进而通过分析化学变化过程的本质,初步得出分子、原子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而教学难点则是形成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想象,以及从微观分析宏观物质性质的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认知过程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 学习的认知过程
第一节 知识的学习
一、对知识的定义
知识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比如:布卢姆将知识定义为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还有一些研究者将知识定义为由信息构成的,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表征。
一般而言,知识可以在两个意义上使用,一是人类知识,该类知识经常以书籍、计算机或其他载体来储存,构成人类所具有的信息总和。二是个体知识,是某个体的头脑中所具有的信息总和。无论是人类知识还是个体知识,其实质都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二、传统上的知识学习与教学 (一)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1.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知识的表征方式,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比如“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对任何具体三角形所具有的关键特征的抽象,把凡是三条直线构成的封闭图形都叫“三角形”。大多数概念包括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例子、属性和定义。
关于概念的结构,主要存在两种理论,特征表说和原型说。特征表说认为人们头脑中的概念就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有机结合而成的。原型说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和类别成员代
2022年苏州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之认知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26 页
目录
2018年苏州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之认知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2)
2018年苏州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之认知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6)
2018年苏州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之认知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11)
2018年苏州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之认知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16)
2018年苏州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之认知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22)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26 页 2018年苏州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之认知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2018考研复试重点题及历年复试常考题型。
2-资料仅供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名词解释
1. 选择通达模型
【答案】选择通达模型认为,语境能够引导读者通达歧义词的合适意义。尽管歧义词两个意义都有一些最初的激活,但只通达与语境相一致的意义。选择通达模型预期,读者将利用语境来选择歧义词合适的意义,依靠语境的模型和歧义词
关注听力理解过程,唤醒元认知意识,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注听力理解过程,唤醒元认知意识,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作者:周姝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6期
摘 要: 文章强调了关注听力理解过程的重要性,并结合元认知意识,分析了两者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关系和作用,最后将两者结合设计出自上而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途径。该教学途径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 听力教学途径 自上而下过程法 元认知意识 1.引言
据笔者近几年的研究调查发现,地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普遍停留在词汇或句法层面上,把握语篇大意的水平较低。且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式单一,过于强调结果。这种传统的听力教学不仅无益于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且会凸显听音者的不足。[1]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引入强调过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听,听懂意思。 2.理论框架
2.1关注过程的听力教学途径
关注过程的教学法最早来源于认知领域。根据认知领域的原理,学者已研究出了解听话者怎样理解语言输入及为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