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最新规范技术要求
“植筋最新规范技术要求”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植筋最新规范技术要求”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植筋最新规范技术要求”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植筋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植筋施工技术要求
(一)
1.根据控制线及标高线,进行钢筋裁埋定位线的放线工作。
2.钢筋位置的测定:用钢筋位置测定仪(FS-10)测定原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位置并记于结构表面,或剔凿砼表面保护层以露出原钢筋的位置。
3.钢筋裁埋位置的确定:根据设计图纸,将钢筋裁埋位置标示于结构表面,如与原结构内部钢筋所在位置相冲突,则将钢筋裁埋位置作相应调整,以避免在结构开孔时损伤结构内部钢筋,影响原结构的可靠性,如无法全部避开,则应会同甲方设计监理确定最佳位置以求将结构内部钢筋的损伤减小到最低。
4.钢筋裁埋孔的开取:按上述步骤所确定的钢筋裁埋位置,用钢筋砼金刚石钻机在原结构上钻孔。开孔深度按所选产品的技术手册确定且不小于是15d,开孔直径D+3~8mm(D为应裁钢筋直径),开孔后及时将孔内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
5.钢筋裁埋孔的干澡处理及清理:用干澡棒将钢筋裁埋孔充分干澡,冷却(低于+30℃)后待用,将孔壁上的浮灰用丙酮清擦干净,以免影响结构胶与混凝土的有效粘结。
6.将钢筋表面的浮尘清理干净,如钢筋表面有油污,则需用高效洗涤剂对其进行清理,清理工作完成后将钢筋表面干澡待用。
7.结构胶的配制及钢筋裁理:将结构胶按设计比例配制,充分调匀,将胶体第一次注入裁
浅谈植筋技术
浅 谈 植 筋 技 术
[摘要] 植筋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是利用其自身粘接材料的锚固力,使钢筋与基材有效地锚固在一起,产生的粘接强度与机械咬合力来承受荷载。
[关键词] 建筑结构胶、钢筋、植筋 1 植筋技术原理
植筋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它是在已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以适当的直径和深度钻孔,并采用专用植筋胶,利用其粘结和锁键原理使新增的设计钢筋与原混凝土粘接牢固,使作用在植筋上的拉力通过化学粘接剂(植筋胶)向混凝土中传递,从而形成整体受力体。
其工作原理是:在加固过程中,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力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界面混凝土内部结合力,界面摩擦力,植筋的抗剪力。当外力作用达到一定程度,界面混凝土内部结合力被抵消,新增的混凝土与原混凝土面理论上分离,产生相对位移,此时植筋受拉力和剪力产生的弯矩作用,作用值的大小依赖于界面的粗糙度和强度。如果界面足够粗糙,此时会产生附加的混凝土层间的内连锁作用(包括摩擦力和内部结合力),起到部分抵消外部剪力的功效。 2 材料规定
通常我们所用有机结构锚固胶有JGN—1、2型、金草田、安得固、
浅谈植筋技术
浅 谈 植 筋 技 术
[摘要] 植筋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是利用其自身粘接材料的锚固力,使钢筋与基材有效地锚固在一起,产生的粘接强度与机械咬合力来承受荷载。
[关键词] 建筑结构胶、钢筋、植筋 1 植筋技术原理
植筋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它是在已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以适当的直径和深度钻孔,并采用专用植筋胶,利用其粘结和锁键原理使新增的设计钢筋与原混凝土粘接牢固,使作用在植筋上的拉力通过化学粘接剂(植筋胶)向混凝土中传递,从而形成整体受力体。
其工作原理是:在加固过程中,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力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界面混凝土内部结合力,界面摩擦力,植筋的抗剪力。当外力作用达到一定程度,界面混凝土内部结合力被抵消,新增的混凝土与原混凝土面理论上分离,产生相对位移,此时植筋受拉力和剪力产生的弯矩作用,作用值的大小依赖于界面的粗糙度和强度。如果界面足够粗糙,此时会产生附加的混凝土层间的内连锁作用(包括摩擦力和内部结合力),起到部分抵消外部剪力的功效。 2 材料规定
通常我们所用有机结构锚固胶有JGN—1、2型、金草田、安得固、
2013植筋技术交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13年08月08日 工程名称 新城际8号地块 植筋 分部工程 砌体工程植筋 分项工程名称 植筋 交底内容: 1、材料要求 材料:采用QR型建筑工程结构胶。 1.1、QR型建筑工程结构胶分为甲、乙两个组份,混合搅拌后为胶稠状。 1.2、材料须具有合格证,检测报告。 2、主要机具 电锤、鼓风机、毛刷、棉纱、手锤等、砂纸。 3、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确定孔位→钻孔→检查孔深→清孔→配置结构胶→钢筋处理→钢筋锚固→养护→检查验收 3.1、确定孔位:按照设计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在柱子上画好墙拉筋位置线,确定钻孔位置,不能破坏原结构主筋。楼板梁上按建筑图纸(墙体长度超过5米时,在墙体中间设一构造柱)表明的位置画好构造柱钢筋位置。 3.2、钻 孔:用电锤在画好位置的混凝土上钻洞达设计深度,钻孔的方向要与水平线向下倾斜3°角左右,其目的是在灌注建筑结构胶时防止胶在未固化时流出。 3.3、检查孔深:孔眼深度、直径应满足表1-2 钢筋直径(mm) ¢6 ¢8 ¢10 ¢12 ¢14 ¢16 ¢18
植筋方案
植筋施工方案
恒基三
a期地下车库与二c期主楼南侧相连,因二c期主楼结构
先于三a期地库施工,且未将与车库基础底板、顶板连接部位的板筋预留,故此部分钢筋采用植筋法锚固。
1.工艺流程: 放线定位→钻孔→清孔→钢筋处理→灌注植筋胶→插入钢筋→调整→养护→检测
2.操作要点
⑴ 放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需植筋的结构上放出植筋定位线。先放出水平线,在水平线上根据钢筋间距定出孔位线,孔位放线要避让原结构内主筋,以免损伤原结构钢筋。孔位线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钻孔作业。
⑵ 钻孔:采用手提式电钻钻孔。钢筋植入深度一般为 15d(所植钢筋直径),孔径为钢筋直径加4mm。钻孔孔径允许偏差及钻孔深度、垂直度和位置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
植筋钻孔孔径允许偏差(mm)
钻孔直径 <14 14~20 允许偏差 +1.0;0 +1.5;0 钻孔直径 22~32 34~40 允许偏差 +2.0;0 +2.5;0
植筋钻孔深度、垂直度和位置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植筋部位 基础 上部构件 连接节点 允许偏差 钻孔深度(mm) +20;0 +10;0 +5;0 垂直度(%) ±5 ±3 ±1 钻孔位置(mm) ±10 ±5 ±3 ⑶ 清孔:清孔的时间是在锚
植筋施工记录
填充墙砌体植筋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检查部位 检查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结施-01 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 4、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2G614-1);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检查内容: 1、墙体弹线准确,与图纸相符,间距600mm; 2、根据弹出的钻孔位置,用冲击钻钻孔,孔深和孔径按设计要求确定。如设计无要求时,孔深按≥15d(Ф6=90mm)考虑 ,孔径按d+2~4mm(Ф6=8-10mm)控制。 3、用“四吹三刷”法清孔,孔内无粉尘,严禁用水冲刷。(如植筋材料说明可用水辅助清孔除外) 4、植筋胶放入待植筋孔内,剂量多少以钢筋植入时微有溢出为准,以注满孔深2/3为宜。 5、注胶后应立即将符合要求的拉结筋沿单一方向边转边插,以使植筋胶与拉结筋和混凝土孔壁表面粘结密实,直至达到规定深度,同时将弯钩方向调整到位。 6、胶体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拉拔试验。 检查结论: 经检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复查意见: 无 复查人:
植筋加固方案综述
编 制 人:编制时间:编制单位:北京嘉正通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04年4月26日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编制依据; 三、 施工准备; 四、 植筋工程; 五、 结构开洞; 六、 粘钢加固; 七、 碳纤维布加固; 八、 质量保证体系; 九、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结构植筋、开洞、加固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珠江帝景(B区)会所北侧娱乐城,地下二层,地上三层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因使用要求对原结构柱、梁、板进行加固处理。需采用化学浆植筋,植筋锚入原结构砼的长度为15d(d为钢筋直径),植筋规格有φ10、φ12、φ16、φ22、φ25、φ28等。对原结构砼进行开洞切割处理。因结构荷载变化对原结构梁、顶板进行粘钢、碳纤维布加固处理。具体施工部位详见附图。
二、 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5、碳纤维片材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6、粘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工程施工与验收暂行规定。
三、施工准备:
1、施工机具:电锤、铅头、清孔用毛刷、气
化学植筋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化学植筋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年 月第 卷 第 期
施 工 技 术
化学植筋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柯梅生
合肥市市政工程研究所 安徽合肥
摘要 通过植筋的拉拔试验 研究植筋的粘结性能 确定植筋强度 破坏形态及钢筋植入深度对破坏形态的影响
并依据试验结果给出相关的施工建议
关键词 化学植筋 拉拔试验 施工建议 结构加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Εξ ερι ενταλΡεσεαρχηανδΕνγινεερινγΑ λιχατιονοφ
ΤεχηνιθυεοφΧηε ιχαλλψ- λαντεδΣτεελΒαρ
σηενγΚΕΜει
植筋锚固技术在幕墙工程中的应用
植筋锚固技术在幕墙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宋锡义、幕墙结构设计研究、《建设者》期刊7 月22号出刊、.海口市(570200)
摘要:植筋锚固技术是因建筑结构胶的发明而产生的新技术.对于幕墙工程大量的后植埋件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分项技术工序。在设计和施工中都要求严格控制其结构质量的可靠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也迅猛发展,植筋锚固技术以其锚固力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工期短、相对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改造及补强加固工程中,成为梁、板、柱和墙等构件后加、连接、重置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设计及使用, 植筋锚固的特点, 化学植筋工艺,植筋锚固图例 设计及使用方法
根据现场情况和埋件具体位置,由设计师出具埋件的施工图,具体对主体结构梁及墙的植筋锚固,在此仅论述植筋锚固技术的应用。
某观光梯工程实例(结构计算部分内容)
观光梯钢梁与主结构连接
Lct2: 连接处钢角码壁厚: 12.000mm D2: 连接螺栓直径: 16.000mm D0: 连接螺栓直径: 14.50mm
植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 secret
植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编制依据 1.1国家规范、规程 序号 1 规范、规程名称 《工程测量规范》 类别 国家 编 号 GB50026-93 2 3 4 5 《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砼结构后锚固技术规范》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范》 《砼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国家 行业 行业 行业 GB50204-92 JGJ171-2004 JGJ116-98 CECS25:90 1.2主要施工图纸 序号 1 2 3 4 图 号 FGD038S-T0201-02 FGD038S-T0207-01 FGD038S-T0207-02 FGD038S-T0207-03 图 纸 名 称 吸收塔基础图吸收塔基础加固施工图 图纸日期 2006.10.22 烟道支架结构加固图烟道支架YD1梁加固图 2006.10.22 烟道支架结构加固图烟道支架YD1柱加固图 2006.10.22 烟道支架结构加固图烟道支架YD2加固图 2006.10.22 2.施工条件
2.1测量放线工作完成。
2.2作业面清理工作完成,不得有积水等。 3.施工准备 3.1劳动力准备 序号 1 2
第1页共8页
工种 植筋工 机械技工 合 计 数量 6 4 10人 素 质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