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时练答案
“物理课时练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物理课时练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物理课时练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
目 录
第一章 运 动 的 描 述 .................................................................... 1
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 1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3 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摩擦力
第 1 页共5 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摩擦力
1.[多选]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均跟压力有关
B.静摩擦力跟平行于接触面的外力大小有关
C.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时,静摩擦力有可能不变
D.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析:选B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由平行于接触面的外力和平衡条件决定,而不是决定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B、C正确。
2.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
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
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
住。则下列关于行笔过程中各物体的受力情况中说法正确的是()
A.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B.毛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
C.白纸受到了3个摩擦力
D.桌面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解析:选D镇纸只与白纸接触,没有受到静摩擦力,若镇纸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则受力不平衡,会发生移动,故A错误;毛笔对纸的压力不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故B错误;在向右行笔时,白纸受毛笔和桌面的两个摩擦力,故C错误;在书写过程中纸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桌面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故D正确。
3.运动员用双手握住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 相互作用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难度系数
1、有关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受力物体不一定是施力物体
C.一个力的发生必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关于力这一概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弹簧测力计与天平都是用来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
D.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在水平桌面上重50N的书的重力.
(2)空气对气球的20N浮力.
(3)小孩对小车的100N的拉力,方向东偏北30°
5、在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是
A.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B.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拉力、动力、阻力D.重力、分子力、电磁力、推力
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
固体物理课后答案
1.1 如果将等体积球分别排列成下列结构,设x 表示钢球所占体积与总体积之比,证明结构 x简单立方 π / 6 ≈ 0.52 体心立方 3π / 8 ≈ 0.68 面心立方 2π / 6 ≈ 0.74六方密排 2π / 6 ≈ 0.74 金刚石 3π /16 ≈ 0.34
解:设钢球半径为r ,根据不同晶体结构原子球的排列,晶格常数a 与r 的关系不同,分别为:简单立方:a = 2r
金刚石:根据金刚石结构的特点,因为体对角线四分之一处的原子与角上的原子紧贴,因此有
1.3 证明:体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是面心立方;面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是体心立方。 证明:体心立方格子的基矢可以写为
面心立方格子的基矢可以写为
根据定义,体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基矢为
同理
与面心立方晶格基矢对比,正是晶格常数为4π / a的面心立方的基矢,说明体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确实是面心立方。注意,倒格子不是真实空间的几何分布,因此该面心立方只是形式上的,或者说是倒格子空间中的布拉菲格子。根据定义,面心立方的倒格子基矢为
同理
而把以上结果与体心立方基矢比较,这正是晶格常数为4π a的体心立方晶格的基矢。
证明:根据定义,密勒指数为的截距分别为
的晶面系中距离原点最近的平
(人教版)2022届初三物理课时同步 第十六章 第4节 变阻器(重点练)
第16章电压电阻
第4节变阻器
1.使用滑动变阻器,可以实现电路中的多种变化。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将接线柱A、D接入电路时,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将()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变阻器是A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由图知,A是变阻器下面的接线柱,当P向右移动时,P远离A,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一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0 Ω 1 A”的字样,以下几种对铭牌意义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电阻的最小值是10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 A
B.电阻的最小值是100 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 A
C.电阻的最大值是10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 A
D.电阻的最大值是100 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 A
【答案】C
【解析】铭牌上标有“100Ω 1A”,含义是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路的电阻范围0-100Ω,电阻的最大值是1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A,故选C,
3.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来改变电阻的
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材料来改变电阻的
C.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
大学物理课本习题答案
第七单元
7-11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300 K加热到350 K,问在下列两过程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作了多少功? (1)体积保持不变; (2)压力保持不变. 解:(1)等体过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E 吸热
Q??E??CV(T2?T1)??iR(T2?T1)2
3?8.31?(350?300)?623.252 J
对外作功 A?0 Q??E?(2)等压过程
Q??CP(T2?T1)??Q?吸热
i?2R(T2?T1)2
5?8.31?(350?300)?1038.752 J
?E??CV(T2?T1)
3?E??8.31?(350?300)?623.252内能增加 J
对外作功
7-13 0.01 m氮气在温度为300 K时,由0.1 MPa(即1 atm)压缩到10 MPa.试分别求
3
氮气经等温及绝热压缩后的(1)体积;(2)温度;(3)各过程对外所作的功. 解:(1)等温压缩 T?300K 由p1V1?p2V2 求得体积
V2?
对外作功
p1V11??0.01?1?10?33p210 m
V2p?p1Vln1V1p2
?1?1.013?105?0.01?ln
外国语学校高三物理课时作业15
&&外国语学校高三物理课时作业
班级 姓名 练习时间:30min 日期:2013-10-12 出卷人:李国平 编号:15
1.(2013·南通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
现将斜面倾角由30°增大到37°,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 )
A.A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B.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
C.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2.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杆AO,长为R,可绕A自由转动.用绳在O点悬挂一个重
为G的物体,另一根绳一端系在O点,另一端系在以O点为圆
心的圆弧形墙壁上的C点.当点C由图示位置逐渐向上沿圆弧
CB移动过程中(保持OA与地面夹角θ不变),OC绳所受拉力
的大小变化情况(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0°,轻绳一端通过两个滑轮与A
相连,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绳与滑轮的摩
擦及滑轮的质量.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m,连接A
的轻绳与斜面平行,挂上物块B后,滑轮两边轻
绳的夹角为90°,A、B恰保持静止,则物块B的
质量为
大学物理课本习题答案
第七单元
7-11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300 K加热到350 K,问在下列两过程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作了多少功? (1)体积保持不变; (2)压力保持不变. 解:(1)等体过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E 吸热
Q??E??CV(T2?T1)??iR(T2?T1)2
3?8.31?(350?300)?623.252 J
对外作功 A?0 Q??E?(2)等压过程
Q??CP(T2?T1)??Q?吸热
i?2R(T2?T1)2
5?8.31?(350?300)?1038.752 J
?E??CV(T2?T1)
3?E??8.31?(350?300)?623.252内能增加 J
对外作功
7-13 0.01 m氮气在温度为300 K时,由0.1 MPa(即1 atm)压缩到10 MPa.试分别求
3
氮气经等温及绝热压缩后的(1)体积;(2)温度;(3)各过程对外所作的功. 解:(1)等温压缩 T?300K 由p1V1?p2V2 求得体积
V2?
对外作功
p1V11??0.01?1?10?33p210 m
V2p?p1Vln1V1p2
?1?1.013?105?0.01?ln
大学物理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x(t) = 6t2 - 2t3.试求:
(1)第2s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2)1s末及2s末的瞬时速度,第2s内的路程; (3)1s末的瞬时加速度和第2s内的平均加速度. [解答](1)质点在第1s末的位移大小为
x(1) = 6×12 - 2×13 = 4(m).
在第2s末的位移大小为
x(2) = 6×22 - 2×23 = 8(m).
在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为
Δx = x(2) – x(1) = 4(m),
经过的时间为Δt = 1s,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
v=Δx/Δt = 4(m·s-1).
(2)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t) = dx/dt = 12t - 6t2,
因此v(1) = 12×1 - 6×12 = 6(m·s-1),
v(2) = 12×2 - 6×22 = 0,
质点在第2s内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即Δs = Δx = 4m.
(3)质点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
a(t) = dv/dt = 12 - 12t,
因此1s末的瞬时加速度为
a(1) = 12 - 12×1 = 0, 第2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a= [v(2) - v(1)]/Δt = [0 –
大学物理课后答案7
习 题 七
7—1 如图所示,S1O?S2O。若在S1O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厚度为e的透明介质片,求S1O与S2O之间的光程差。如果S1和S2是两个波长为?的同相位的相干光源,求两光在O点的相位差。
[解] S1O与S2O的几何路程相等 光程差为???n?1?e 位相差为???2????2???n?1?e
7—2 一束绿光照射到两相距 0.06mm的双缝上,在距双缝2.5m处的屏上出现干涉条纹。测得两相邻明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2.27mm,试求入射光的波长。
D? d?xd2.27?103?0.60?10?3??5448? 所以??D2.5[解] 由杨氏双缝干涉知,?x?
7—3 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S1?SS2,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S,通过空气后在屏幕E上形成干涉条纹。已知点P处为第3级干涉明条纹,求S1和S2到点P的光程差。若整个装置放于某种透明液体中,点P为第4级干涉明条纹,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解] S1和S2到P点的光程差??k??3? 在液体中??n?r2?r1??4? 从第一问中知 r2?r1=3? 所以n3??4? 得到n?
4?1.33 3S1和S2是两个同相位的相干光源,7—4 如习题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