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课堂实录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课堂实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课堂实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课堂实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 画角》优质课教案 - 15
板块结构式备课单
课题:画角 时间: 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不同的方法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课型: 要素组合 重点 学生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课时:1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2 反思、评价1 教学过程(内容提要) 5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复习角的度量 2.看图介绍,角的度量 二、演示过程 学习知识 5 1.画角 2.看图演示60度 三、实践操作 交流讨论 15 1、生自主练习画40度的角 注意0刻度,分清度数 2、与小组内同学讨论一下,互 相交换意见,以小组为单位得出小 组的观点,派出小组代表在全班进 行交流。 3、在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学习 10 成果,教师适时点拨。 四、认识三角板上的度数及利用三 角板拼出特殊的角 5 1、生说说度量的方法(生自由谈) (听+想+说)防空讲 1、 通过初步的感知能独立画出角注 意0刻度,分清度数 2、与小组内同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材料dinggao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
执教者: 祁县实验小学 郭铁萍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2)、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
验。
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设计思想:
本节课创设“画角”、“比角”的情境,引出“量角的大小,要用时角器”,从而揭示课题,知道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拿半圆分成180等份说明1度有多大,并配以1度角的直观图示,引导学生认识1度角,形成正确表象,从而初步体会内圆刻度和外圆刻度在读角时的用处。在此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在尝试量角中,认识量角器,从而在辨误中总结出量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在操作验证中进一步明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材料dinggao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
执教者: 祁县实验小学 郭铁萍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2)、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
验。
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设计思想:
本节课创设“画角”、“比角”的情境,引出“量角的大小,要用时角器”,从而揭示课题,知道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拿半圆分成180等份说明1度有多大,并配以1度角的直观图示,引导学生认识1度角,形成正确表象,从而初步体会内圆刻度和外圆刻度在读角时的用处。在此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在尝试量角中,认识量角器,从而在辨误中总结出量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在操作验证中进一步明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角的度量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角的度量,同 学们要掌握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 数,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
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
用∠1量,有 2个那么大。
用∠2量,有 4个那么大。
用∠3量,还 不到3个。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
量角器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
判断正误 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 )
分析: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边叉开的程 度,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是两条射 线,它们是无限长的,角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 长短没有关系,此题应判为错误。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
小明把10倍的放大镜放在15°角的平面 图上,从放大镜中看这个角是多少度? 分析: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边叉开的 大小,而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用10倍放大 镜去看15°的角,它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没有 变,所以这个角仍是15°。 从放大镜中看这个角是15度。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
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
∠1=( 60 )° ∠2=( 30 )
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堂实录
四年级上册《飞向xx的恐龙》课堂实录
一、引导新课新课,看图猜恐龙的名字,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同学们,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约两亿年前,美丽的地球曾经被一种强大的爬****物所主宰,它们就是——(师指黑板,学学生朗读:恐龙)
老师:喜欢恐龙吗?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课件出示雷龙图片)
学生:xx。
学生:蛇颈龙。
学生:细xx。
学生:xx。
老师:到底谁猜对了呢?(出示“雷龙”字样,猜对的学生疏起采欢呼,师抚摸着该生的头)你真聪明,恐龙知识真丰富!
老师:再猜!(出示梁龙图片。)这个准能猜对!学生:梁龙。
老师:你怎么知道?
学生:因为xx特别长。
老师:说得对。(出示xx图片)它是谁?
学生:xx。
老师:这个呢?(出示三角龙图)哇,有三只大角嘛。(生
高高地举手要发言,有些学生已经站了起来,甚至离开了座位)一起说!
学生:三角龙。
老师:地球人都知道嘛。(出示鱼龙图片)咦,这不是海豚吗?
学生:(争抢着)不是不是,是xx。
1/ 12
老师:是冒充的吧?
学生:(突然站起来大声说)不是,因为它长得像海豚。
老师:我以为是海豚在滥竽充数呢,原来它就是鱼龙啊。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学生兴高采烈,热情高涨。出示霸王龙图片)好一派霸王之气,莫非它就是——
学生:(高声齐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课堂实录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课堂实录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将带领你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词在形式上与诗有很大的区别。请看大屏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江雪》是首诗,每行字数都相等,《忆江南》每行字数不同。 师:《忆江南》是首词,每行字数不象诗那样都相同,它每行字数有长有短,所以词又叫长短句。但是词每行的字数不是随意长短的,它要受词牌限制。每首词都有词牌名。有的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无关,有的词牌名却与词的内容有关联,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就是描绘渔夫悠然自得地在湖边打鱼的情景。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渔歌子)
师:谁愿意把课题读一读?
生:读 师:《渔歌子》是词牌名,“子”在这里应读第三声。全班同学齐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这首词认真读三遍,老师提三个要求:读第一遍时要把字音读准;读第二遍时要做到字正腔圆;读第三遍时能读出词的韵味就更好了。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
学生自由读词。三遍后都静下来。
师:都停下了,看来是读好了,老师来检验
一下。(课件出示生字)谁敢站起来读?
生1:读
师:“箬笠”的“箬”是翘舌音,请你再读一遍。
生1再次读。
四年级英语课堂实录教案
Unit 1 She’s a nice teacher.
教学目标: a) 能听、说、认读下列单词:
nice、clever、shy、naughty
b) 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型:
He’s/She’s a bit/ very …
c) 初步了解转折的表达方式:
She’s very nice.
But she’s a bit shy.
教学重点:
描述性格的形容词汇与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
描述周围人的性格特征、个性特点。
教具:
图片、单词卡片、单词陀螺、课件。每人一张人物个性特点调查表。
教学过程
Step one:热身复习.
① 问候:T——S
②听唱歌曲《The more we get together.》(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 Step two: 呈现新授
通过歌曲引出本课的话题
T:This is a song about friends.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our friends.let’s see who can describe his\her friends best. And let’s see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in this class.
T:Now the first,let’s r
优质课琵琶行课堂实录
《琵琶行》并序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熟练的背诵全诗,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通过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学习诗人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来表达情感。 重点难点:
1.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2.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是如何来描写音乐来表达情感的。 学法指导:
1、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诵读入境,感知诗 意;潜心涵咏,体悟情感。
2、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体味意境,感 受形象;“品”,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导入:《琵琶行》(板书) 师:作者和文体介绍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
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成长的故事》课堂实录
《成长的故事》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快速读一下单元的导语,看谁火眼金睛搜索到本单元的主题。 生:成长的故事。
师:快速看一下有几句话? 生:三句。
师:本单元给大家提出什么要求?(生读要求)
师:你读得真好,看第一个学习要求,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划。 1.认真阅读本组课文。2.联系生活实际,实现综合性学习。 师:请同学翻到课本的25页,请同学来读要求,边听边思考。
1.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什么?2.了解谁的成长故事?3.如何了解?4.展示的方式有哪些?
师: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什么呢? 生:了解别人的成长故事。
师:他说的你同意吗?回忆自己的成长故事。了解别人和自己的合起来是谁的?
生:了解大家的成长故事。
师:具体可以了解谁的成长故事? 生:可以了解伟人、朋友、小伙伴、自己的成长故事。 师:如何了解?通过哪些渠道?
生:阅读、访问、写信、办手抄报等。 师:谁来补充一下? 生:看录像,看照片。 生:问爸爸妈妈。
师:可以询问。在了解的这些方式中有一种很重要,老师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成长不烦恼》这本书,这样的作者你喜欢吗?里面的主人公也很有特点,他们是一对双胞胎,性格迥然不同,虽然长得一样,做的事却不一样,这样的书你喜欢读吗?
生:喜欢。
师:我们怎样把了
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
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堂实
录
教材简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主题单元中的一篇阅读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设计理念:
教学本文时,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代讲,以悟促读”,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文内容想开去,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要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
动,让孩子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提升。 教学目标:
、准确认读“移植、谈何容易、骨髓、间隔、袭击、暂停、空旷、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