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陈文帝
“南北朝时期陈文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南北朝时期陈文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南北朝时期陈文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南北朝陈文帝生平简介
南北朝陈文帝生平简介
陈文帝陈蒨,又名昙蒨、荃菺,字子华,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 ,陈宣帝陈顼长兄,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6年在位。 下面是 为大家整理的南北朝陈文帝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陈文帝陈蒨字子华,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侄子。陈文帝陈蒨出生于公元522年,少年时期的陈文帝便有着过人的胆识与气度,并且喜爱研究诗书,举止高雅有礼,因此陈文帝的叔叔陈霸先非常喜爱陈文帝陈蒨,并且将他带在自己的身边教导。
公元553年的时候,陈蒨受任朝廷,成为了信武将军并且管辖南徐州。第二年的时候陈霸先意图征服广陵,于是将陈蒨任命为前军。此时的陈文帝的军事天赋便显现了出来。陈文帝不但在战争中屡战屡胜,在陈霸先讨伐王僧辩的时候陈霸先也要先将陈文帝叫到自己的身边商议。当时王僧辩的女婿占据着吴兴,有着非常强的势力,粮草丰富、兵力强盛。而陈文帝这边却明显的兵力不足,不过尽管如此,陈文帝却一直淡定自若,最终因为兵法使用得当而大获全胜,而陈文帝也因为这一战而大获圣名。
公元557年的时候陈霸先成功篡位,开创了陈朝。陈蒨被封为了临川郡王,在陈霸先死后,陈蒨受诏回京继承皇位,成为了陈朝的第二位皇帝陈文帝。陈文帝继位以后成为了一位不可多得
南北朝陈文帝生平简介
南北朝陈文帝生平简介
陈文帝陈蒨,又名昙蒨、荃菺,字子华,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 ,陈宣帝陈顼长兄,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6年在位。 下面是 为大家整理的南北朝陈文帝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陈文帝陈蒨字子华,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侄子。陈文帝陈蒨出生于公元522年,少年时期的陈文帝便有着过人的胆识与气度,并且喜爱研究诗书,举止高雅有礼,因此陈文帝的叔叔陈霸先非常喜爱陈文帝陈蒨,并且将他带在自己的身边教导。
公元553年的时候,陈蒨受任朝廷,成为了信武将军并且管辖南徐州。第二年的时候陈霸先意图征服广陵,于是将陈蒨任命为前军。此时的陈文帝的军事天赋便显现了出来。陈文帝不但在战争中屡战屡胜,在陈霸先讨伐王僧辩的时候陈霸先也要先将陈文帝叫到自己的身边商议。当时王僧辩的女婿占据着吴兴,有着非常强的势力,粮草丰富、兵力强盛。而陈文帝这边却明显的兵力不足,不过尽管如此,陈文帝却一直淡定自若,最终因为兵法使用得当而大获全胜,而陈文帝也因为这一战而大获圣名。
公元557年的时候陈霸先成功篡位,开创了陈朝。陈蒨被封为了临川郡王,在陈霸先死后,陈蒨受诏回京继承皇位,成为了陈朝的第二位皇帝陈文帝。陈文帝继位以后成为了一位不可多得
:南北朝时期的称呼(一)
【考据】:南北朝时期的称呼(一)
\\ 【考据】:南北朝时期的称呼(一) 2013-02-20 15:55阅读:4,373 一、一般称呼 1、男子称呼为:
①阿X (X指:男性的名、字、小字)
《梁书刘孝绰传》:舅齐中书郎王融深赏异之,常与同载适亲友,号曰神童。融每言曰:“天下文章,若无我当归阿士。”【阿士】,孝绰小字也。
《宋书 刘敬宣传》:刘敬宣,字【万寿】,彭城人,汉楚元王交后也。……遣使呈长民书,高祖谓王诞曰:“【阿寿】故为不负我也。”
《北齐书尉景传》:使崔暹谓文襄曰:「语【阿惠】儿,富贵欲杀我耶!」神武闻之泣,诣阙曰:「臣非尉景,无以至今日。」三请,帝乃许之。(高澄,字子惠) ②X(X指姓)郎
《宋书刘裕本纪》:宋武帝居在丹徒,始生之夜,有神光照室;其夕,甘露降于墓树。……帝入室,饮于盎侧,醉卧地。时司徒王谧有门生居在丹徒,还家,亦至此逆旅。逆旅妪曰:“【刘郎】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隋书 杨瓒传》:瓒贵公子,又尚公主,美姿容,好书爱士,甚有当时誉,时人号曰【杨三郎】。
《隋书长孙晟传》:初未知名,人弗之识也,唯高祖一见,深嗟异焉,乃携其手而谓人曰:“【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书法分期
魏晋南北朝书法在我国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成就,它的影响,被认为书史上第一座里程碑。这个时期,作为文字的意义,书法完成了隶向楷转化的关键一环;作为艺术的意义,书法在形象、情性与神采上,出现了本质的突破,书法由形体美的观照上升到意境美、神韵美的追求。
统观本阶段书坛的概况,检点一个多世纪以来出土的数以千计的作品,可知当时的书法新旧因素交织在一起,空前繁荣,空前复杂。又加之众多的经过若干次翻刻、临摹的传世作品,更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从宏观的角度,立足于对出土的经过科学检验证实的资料进行分析排比,可知魏晋南北朝书法发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依照特有的内容组成若干书法类型,各类型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在《魏晋南北朝书法类型划分》一节中,我们描述了这个运动过程,并指出各类型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思想的、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书法自身规律作用的结果。两者的结合,使魏晋南北朝书法呈现出“繁——简——繁”的阶段性发展。本节就是对这三个阶段的分期讨论。 一、魏晋变革期
自东汉初开始,社会内部各个层面上积聚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内容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及连绵不断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但同时又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规模最大的时期。经历了东汉以来少数民族的内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最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民族大融合。 【关键词】少数民的内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封建割据和战争连绵不断。但由于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上恒久不变的主题,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时期后第二次民族大融合。这次融合无论从规模还是民族数量上来说,在我国历史上都是仅见的。当然这是建立在一定历史条件基础上的,东汉以来的少数民族内迁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都加速了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少数民族的内迁 1、“五胡”的内迁
东汉末年,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使中国西北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其中以匈奴、鲜卑、羯、氐、羌族为主,中国古代把这几个民族称为“五胡”。他们越过农牧分界线同汉族杂居。这些民族本来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加之各族的杂居,使其与汉族的交往、交流更加频繁,更加直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内容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及连绵不断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但同时又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规模最大的时期。经历了东汉以来少数民族的内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最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民族大融合。 【关键词】少数民的内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封建割据和战争连绵不断。但由于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上恒久不变的主题,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时期后第二次民族大融合。这次融合无论从规模还是民族数量上来说,在我国历史上都是仅见的。当然这是建立在一定历史条件基础上的,东汉以来的少数民族内迁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都加速了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少数民族的内迁 1、“五胡”的内迁
东汉末年,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使中国西北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其中以匈奴、鲜卑、羯、氐、羌族为主,中国古代把这几个民族称为“五胡”。他们越过农牧分界线同汉族杂居。这些民族本来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加之各族的杂居,使其与汉族的交往、交流更加频繁,更加直接。
魏晋南北朝考古
魏晋南北朝考古
魏晋南北朝考古 第一章、综述
一、 解放以后的重大考古发现:
1. 城址: 1963年,俞伟超《邺城调
查记》,《考古》63.1, 曹魏邺城可看到的最早资
料。1987,河北省临漳县,曹魏邺城考古钻探,《考古》90.7。90年代初,邺城工作队,邺南城朱明门发掘。邺南城:东魏、北齐都城,《考古》96.1。郭义孚《朱明门复原研究》,《考古》96.1;“方台”可能有误,若为“阙”可能更为准确一点,可能为三出阙
之
遗
存
,《
考
古
学
报
》
97.3
2001年,河南北魏洛阳城阊阖门考古发掘,简报未发表,两出阙,较特殊。 90年代后期,隋唐东都洛阳则天门,三出阙形制极特殊,目前只此一家,尚无较理想之解释。六朝建康城、东吴武昌城。 北魏平城,研究不够,近年有所重视。 方山永固陵,思远浮屠,陵墓与佛塔结合,泥塑像,当为浮屠之内装饰。平城,核桃油瓦,北魏典型,黑色布纹。
2. 墓葬: 北燕冯素弗墓,玻璃器——中土所无之器物,安家瑶
王山先生版权所有
1
魏晋南北朝考古
《法门寺第一届考古论文集》。 东北辑(集)安地区,高句丽墓葬、壁画,有助于研究民俗、生活状况。 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家族墓地,聚族而葬,是否存在昭穆制度尚不
魏晋南北朝诗歌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诗歌
一、复习提要
本章应按课文后的“提示”要求,背诵应该背诵的诗篇,且熟记有些诗歌的名句及出处。
熟悉这一章中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尤其是象曹植、左思、陶渊明、庚信等一批作家。
要注意分析一些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同时要从文学史的角度,去把握这一时代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变化。 二、填空题
1、“建安文学”中所提到的“三曹”,分别指 、 、与 。
2、“建安七子”中,包括 、 、刘桢、陈琳、阮藉、徐干和应玚等七人。其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3、曹丕的《 》,是我国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开创了七言的新体制。
4、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被后人称之为“建安之杰”。
5、《咏怀诗》八十二首,是 代表品。
6、在正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 与 。 7、“白骨露于野, ”一句出自于曹操的《 》一诗。
8、曹操《蒿里行》诗中,“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前一句指
在淮南称帝,后一句指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兴盛的原因.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兴盛的原因
——从制度方面进行分析
摘要:谱牒是以家族发展为背景、记录氏族世系发展的图册,起源于夏朝,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的兴盛,和当时的经济、政治制度是分不开的,当然也有非制度的因素(如战争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谱学形成的影响等),本文仅从制度方面,即庄园经济、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三个方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兴盛的原因作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谱牒档案;兴盛原因
谱系之作,是记载宗族或家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这类作品种类驳杂,名目繁多,或曰谱系,或曰谱牒,或曰谱录。起源于夏朝,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谱牒著作,连同已亡各佚的计算在内,共有50余部,近1300卷。透过以上数据,当时谱牒档案的繁浩可见一斑。魏晋时期为何会有那么多的谱牒著作?又为何促成了一个时代谱学的研究,达到了谱牒档案的高峰期?它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乃至成为一个时代的特质,现仅对其兴盛的制度方面的原因作简要的分析。
一、庄园经济制度下政府与地主之间人口争夺的影响
东汉末年,由于国家租税非常繁重,加上当时的军阀为了补充自己的军事实力,便大量搜括民丁,极为暴虐。西晋灭亡后,自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在文学思想、文学的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同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密切相关的。
一、时代特征、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潮
(一)时代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这近四百年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外,一直处于分裂、动荡之中,汉末动乱,代之而起的是三国鼎立。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王朝,至280年灭吴而统一全国,但至316年即由于“八王之乱”而灭亡。317年,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420年又为刘裕所篡。此后便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北方是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南方则宋、齐、梁、陈几个朝代频繁更迭。这一时期除了西晋的统治时间较长外,其余的朝代均为时较短,最短的萧齐政权不过20余年,王朝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南北对峙带来的相互攻伐,使这一时期战乱不断,少有宁日。战乱使很多人丧生,也带来了饥馑、瘟疫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些都深刻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