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荆门送别”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李白渡荆门送别”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李白渡荆门送别”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渡荆门送别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诗四首》学案

时间:2010年12月8日

主备:田晓梅 审阅:八年级语文组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 知识是一匹无私的骏马,谁能驾驭它,它就属于谁。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 1.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2.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热身(做一做,记一记,你一定能过关)

1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

居士。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

渡荆门送别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诗。

2、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3、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师:你知道哪些描写送别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反映故园之思和离别之情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被后人誉为“诗仙”。

3、简介写作背景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二、初读诗句,整体把握。

1、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渡荆门送别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诗。

2、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3、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师:你知道哪些描写送别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反映故园之思和离别之情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被后人誉为“诗仙”。

3、简介写作背景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二、初读诗句,整体把握。

1、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精品教案】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渡荆门送别》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3、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二、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有《李太白文集》传世。

2、写作背景

《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集》。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渡荆门送别》word教案含教学反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精品

第二课时赏读《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同学们还记得吗?大家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作补充),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荆门(jīng)仍怜(lián)啄春泥(zhuó)

没马蹄(mò) 白沙堤(dī)

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的意思。

(1)古今异义。

仍怜故乡水(古义:爱,喜爱;今义:可怜)

(2)解释下列词语。

从:往。

大荒:辽远无际的荒原。

初:刚刚。

暖树:向阳的树

3.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现存诗近3 000首。代表作品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等。

4.背景介绍

《渡荆门送别》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这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借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1诗词五首渡荆门送别学案语文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渡荆门送别

1. (1)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 【学习目标】 【重 点】 【难 点】 【学习过(2)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自主、合作、探究 3. 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5分钟) 学法指导

程】 1、复习提问:默写《使至塞上》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的诗作《渡荆门送别》。 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0分钟) 1、作者介绍: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半个中国的奇山异水,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高昂强烈的时代精神,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胸怀,增长了他的社会阅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

说李白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说李白》读后感

从小到大,李白贯穿我的文化生活。然而对于李白的了解却是十分浅的。直到阅读了黄玉峰老师编著的《说李白》一书,才对李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屹立不倒的李白,享誉中外的李白,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李白,在本书中得到了独特的解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说李白》,一起去了解这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李白。 李白从外貌上看可谓是非常的风流倜傥,潇洒超脱。他崇尚的是道教,并且喜欢行侠仗义。李白虽然常说自己要超凡尘世,做个隐士,然而他最大的理想还是从政,安社稷,济苍生。他希望自己建功立业,使得社会安定,吏治清明,国家统一之后,功成身退,回归山林。李白的一生都以大鹏自命,起初他希望自己如大鹏一般“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正是他对自己的期盼。然而在经历了残酷的现实打击下,他也认清了事实。因此在他死前,他写了《临终歌》,发出了“中天摧兮力不济”的悲呼。 李白为了实现自己建立功业的远大理想,便开始了他求人举荐的道路。虽然李白善于写文章,即使是求人,用语也并不低声下气,但本质上总是求人。表白身世,自我肯定,请求推荐,毕竟不是滋味。前途茫茫,李白写诗书法内心的苦闷。《长相思》透露了他的这种苦闷,

《送别》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三年级音乐下册《送别》教案

一、教学内容:歌曲《送别》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校园歌曲。

2、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呢? 三、介绍“学堂乐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

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

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 2、

送别礼物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今天是三下乡的最后一天。昨晚的文艺晚会结束后,大家终于都可以放松下。不用再早早地起床去班里带早读、不用每天忙着备课、不用为文艺晚会的安排操心了。终于都可以好好休息。然而一切都是错的,就算你的心里认可了下乡结束,但是你的身体仍然记得!它还记得你应该六点多起床,听到铃声还是会有反应,下午两点也还是会自然醒来。这一切的生理反应告诉我,我已经把下乡当作一种习惯了。但是当我反应过来这种习惯的时候,却已经快要结束。

  七点半我去到班上,同学们都难掩一副悲伤的脸蛋,因为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要离开,也不能再陪伴她们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历练,也是人生中一次美好的体验。虽然心里也会有不舍和难过,但我明白:相聚是偶然的,离别是必然的!所以我笑着和孩子们说:“要好好听话啊,即使老师不再陪在你们左右,但是老师教育你们的要记得……”我还未讲完,便开始哽咽,接着有个男生递上来一把龙眼,非常意外,但更多的是开心。

  早读课之后,我便把准备好的礼物分发给孩子们。其他的老师都是选择下午的时候才把礼物送给学生。但是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此刻的心情,所以我先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并且让他们说一下对老师的评价。那一刻我并没有哭泣,更多

山中送别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山中送别》由创作,被选入《》。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

山中送别·王维|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山中送别》由创作,被选入《》。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栏目。

【原文】

《山中送别》

作者: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山:王维辋川别墅所在的蓝田山。

罢:之后

掩:关闭。

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子孙,这里敬称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山中送别》由创作,被选入《》。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