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的分类和切口愈合的分级
“手术切口的分类和切口愈合的分级”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手术切口的分类和切口愈合的分级”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手术切口的分类和切口愈合的分级”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系列培训 2013.01.21
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
根据创伤和各种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
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Ⅰ类为无菌切口,Ⅱ类为可能污染切口,Ⅲ类为污染切口。愈合等级分为三级:甲级为愈合优良,乙级为愈合欠佳,丙级为切口化脓。
对于个别分类确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以“Ⅲ”计,以此类推。 一、分类标准:
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即缝合的是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如胃大部切除术、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
手术切口的分类与清洁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手术切口的分类与清洁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一、手术切口的分类
SSI的发生与手术野所受污染的程度有关。既往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I类清洁切口、II类可能污染的切口及III类污染切口。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评估手术切口的污染情况,目前普遍将切口分为4类(其中II+III类相当于原来的II类),见表1:
表1 手术切口分类
列 别 标 准 I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
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II类(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
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III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
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
1
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者。
IV类(严重污染-污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
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手术切口的分类与清洁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手术切口的分类与清洁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一、手术切口的分类
SSI的发生与手术野所受污染的程度有关。既往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I类清洁切口、II类可能污染的切口及III类污染切口。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评估手术切口的污染情况,目前普遍将切口分为4类(其中II+III类相当于原来的II类),见表1:
表1 手术切口分类
列 别 标 准 I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
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II类(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
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III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
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
1
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者。
IV类(严重污染-污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
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其次,目前我的小切口白内障技术遵从广州中山眼科防盲办的技术流。详细可以参阅黄文勇教授主编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最后,是我这个帖子的重点。
也就是我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发展的过程。如何缩减步骤,提高手术效率,安全高效完成白内障手术。
我是毕业5年左右开始接触白内障手术。最初的手术,耗时很长,约要1个小时。
最初的手术步骤:
球后麻醉,上直肌缝吊,上方球结膜切口,烧灼巩膜止血,三把刀制作巩膜隧道切口,长约8mm,最初的切口是仿印度的类似梯形口(梯形去除底边),侧切口,针头截囊,很少水分,转核入前房,圈匙娩核,双腔管抽吸皮质,植入IOL,抽吸粘弹剂,切口缝合1~2针。
接下来,依次介绍改进步骤。
第一次改进:取消上直肌缝吊;三把刀改为两把刀,第一刀切口使用隧道刀横扫,然后隧道刀制作隧道,穿刺刀进入前房;切口形状改为反眉弓。
第二次改进: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改变时间也长,教训也多,截囊改成撕囊。此步骤改进耗费300例猪眼。目前已经熟练掌握针头或撕囊镊的撕囊。单平面与双平面撕囊也结合的很顺畅。出核方式,改为先翘起一侧晶体核赤道,再托底旋转出核到前房。
第三次改进:麻醉改为球周;切口制作改为一把刀,也就是3.2mm的穿刺刀。开始各
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临床心得
健康报导.学版医
20 14年
1{第
1期9卷要的结。果[3 3王首,红慧珠.张急左心性衰机的通气械策略 J[] .南岭心血菅杂.志 2 1 00, 16 作为重医症师,患者机从通械气一那刻开始,就应该思考何如机、脱管,拔 3(): 1 77— 252 . 据根患者实情际,况进行充、分综评估合,制定个化体案方,预测危因素险并及 [4 1 Dta z a b M,CO sp in a T—a se 6 n ac GA, S l a a a r z C BC . Re s p r i ato r y M suc l e D ys u f en - t i n o: AMuh i e au s l a En i t t y in t h e rC ii t a cl ly lI l P i ta n te Un d e r o ign g M ec h an i ca l 采时取有效措施的。只有样,这才有能效降低再管率插,免患者的避二损次伤及院内感染,提患者高救治率。 V n te il a i t on[ J]. Ar c h Br o ne o n u m e ol, 0 12 4, 5 ( 02):
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临床心得
健康报导.学版医
20 14年
1{第
1期9卷要的结。果[3 3王首,红慧珠.张急左心性衰机的通气械策略 J[] .南岭心血菅杂.志 2 1 00, 16 作为重医症师,患者机从通械气一那刻开始,就应该思考何如机、脱管,拔 3(): 1 77— 252 . 据根患者实情际,况进行充、分综评估合,制定个化体案方,预测危因素险并及 [4 1 Dta z a b M,CO sp in a T—a se 6 n ac GA, S l a a a r z C BC . Re s p r i ato r y M suc l e D ys u f en - t i n o: AMuh i e au s l a En i t t y in t h e rC ii t a cl ly lI l P i ta n te Un d e r o ign g M ec h an i ca l 采时取有效措施的。只有样,这才有能效降低再管率插,免患者的避二损次伤及院内感染,提患者高救治率。 V n te il a i t on[ J]. Ar c h Br o ne o n u m e ol, 0 12 4, 5 ( 02):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性。 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245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品种选择情况、用药时机及疗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7%;品种选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其余为青霉素类和林克酰胺类;97.6%术前30 min给药,总的预防用药时间<24 h的为56%。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使用率偏高、用药时机不当、预防时间长等方面的问题,需加强管理。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理用药
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但在确有指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中规定的要求来使用,一旦在使用中出现不合理,不仅会造成药源性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还可能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1]。为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调查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的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效果分析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甲状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改良小切口手术;甲状腺瘤;临床效果
甲状腺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可引发甲亢,并存在恶变可能,所以应尽早切除[1]。本文旨在探讨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甲状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观察组中16例为男性患者,25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1岁-42岁,平均年龄34.0±4.5岁。对照组中15例为男性患者,26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2岁-43岁,平均年龄33.0±4.7岁。两组患者均经B超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明确诊断。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46中国处方药 第16卷 第3期·疗效评价·
近年来,硬核白内障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对其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能促进硬核白内障患者较快恢复健康,临床对于该类患者一般实施手术进行治疗,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手术方式十分重要[1-2]。针对于此,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2日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0例,将所有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排除标准:精神病家族史患者、其他严重疾病。纳入标准:白内障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均完整。观察组:白内障患者年龄在31~51岁,平均(41.26±1.15)岁,女23例、男22例。对照组:白内障患者年龄在32~51岁,平均(40.27±1.45)岁,女22例、男23例。两组白内障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将患者眼睑打开后,使用平面角膜刀在患者近角膜位置透明角膜10点直至11点位置取3 mm 的切口,在1点~2点的位置取一个1 mm纵向切口将
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
作者:魏蕾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 10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 将其分为干预前(2014年1月~2015年1月)和干预后(2015年2月~2016年2月), 各500例。分析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324例(64.8%), 合理的用药品种232例(71.6%), 合理的用药时机271例(83.6%), 合理的用药疗程104例(32.1%), 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3.25±3.45)d与干预后的198例(39.6%)、177例(89.4%)、179例(90.4%)、85例(42.9%)及(2.15±3.26)d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干预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4.003
Reasonable analysis on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