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课标阅读文言文课外阅读特训

“初中新课标阅读文言文课外阅读特训”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中新课标阅读文言文课外阅读特训”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中新课标阅读文言文课外阅读特训”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十六)螳螂捕蝉(《说苑》) [选文]

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5)得其前利(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4)[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5)[务欲]一心想要。(6)[前利]眼前的利益。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伐 ( ) 旦( ) 子( ) 延( )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词,并写出相应的句子。 (1)则怀丸操弹于后园。 字: 句:( ) (2)如是者三旦。 字: 句:( ) 3、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 (1)[ ]欲取蝉,而[ ]不知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八)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武行德辨盐》

正文:武行德之守洛京也,国家方设盐法,有能捉获一斤以上者,必加厚赏。时不逞之徒,往往以私盐中人者。尝有村童,负菜入城。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与之偕行。去城近,尼辄先入。既而,门司搜阅,于菜篮中获盐数斤,遂系之以诣府。行德取其盐视之,裹以白绡帕子,而龙麝之气袭人,惊曰:“吾视村童,弊衣百结,蓝缕之甚者也。岂有薰香帕子?必是奸人为之耳。”因问曰:“汝离家以来,与何人同途?”村童以实对。行德闻之,喜曰:“吾知之矣。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遂问其状,命亲信捕之,即日而获。其事果连门司,而村童获免。自是官吏畏服而不敢欺,京师肃然。

问题 1 :守门的士兵抓住了什么人?为什么要抓这个人? 问题 2 :行德为什么认为私带禁盐者不是村童? 问题 3 :行德为什么断定尼与门司有勾结? 词句:解释划线的字

1 、国家方设盐法 2 、往往以私盐中人 3 、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 4 、去城近,尼辄先入 5 、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 二、《李惠拷皮》

正文: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超级有用的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十六)螳螂捕蝉(《说苑》)

[选文]

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5)得其前利

(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4)[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5)[务欲]一心想要。(6)[前利]眼前的利益。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伐 ( ) 旦( ) 子( ) 延( )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词,并写出相应的句子。

(1)则怀丸操弹于后园。 字: 句:( )

(2)如是者三旦。 字: 句:( )

3、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

(1)[ ]欲取蝉,而[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2)[ ]欲啄螳螂,而[ ]不知弹

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课外文言文阅读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1年中考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

①②1.(2011·浙江省义乌市)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

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③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

④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

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

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善(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毙(杀死) 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谓(对 说)偷曰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服其能 空乏其身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罔不因势象形 ....C.遂曳矛而斗 遂许先帝以驱驰 D.见必与之决生死 时人莫之许也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汝敢与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16篇(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孔 子 语 录》

相关识记:

1、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美。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

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孔子要求人们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讲做人应该换负远大,意志坚强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⑦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⑧孔子认为可以终生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把这个字阐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考链接:

1、文学常识。

《论语》是(儒)家经典

课外文言文阅读-带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对1辅导教案

1、能运用课内学习积累的文言文知识,解释课外文章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能够理解简短的议论类文言文的内容,把握文中的关键信息。

教法指导:本环节共两个步骤:一、通过短文阅读引出本节课主题;二、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预习作业,初步探讨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1、你能读懂下面这篇短文吗?

子禽①问曰:“多言与少言,何益?”墨子曰:“蛙与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②,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③也。”

【注释】①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②擗:通“敝”。③时:切合时机。

请探讨这篇文章讲了什么道理?是通过什么方式讲道理的?

翻译: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苍蝇、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分析:墨子就“多言有益乎?”这个问题,采用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说明了一个道理: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一语道破。

2、预习作业探讨与交流分享

4.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

专题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9版《3年中考2年模拟》专用资源

第三部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题组

一、(2018陕西,17—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 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侍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吾始困时( ) .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3)知时有利不利也( ) .(4)吾尝三战三走(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分财利多自与 吾与汝毕力平险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C.召忽死之 辍耕之垄上 ..D.生我者父母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至于负者歌于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