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试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试卷”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九年级化学人教版试卷”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人教版试卷”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4单元学案(整理)
望子成龙学校欢迎你! 勤奋、博学、笃志、感恩! 王老师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校区:_优品精__ 学生姓名:_胡梓敬__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以及带电情况。 2.能说出原子内空间和质量分布情况。
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的意义,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二、知识梳理: 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 (填“可以”、“不可以”)再分的。由于原子是 的最小
粒子,所以原子在 中不可以再分。
2.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 (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注意特例:一般的氢原子无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 ,因此整个原子 。
3.在原子中: 数== 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
晋城七中 王爱琴
【教材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第二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的概念。结合水的分解反应深化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生成,元素的种类不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课时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1课时)
栗木中学 徐翔
一、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过程 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2.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情感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态度 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价值观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并通过“生活经验——化学实验——科学技术”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1】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投影图片) (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专题练习
第一二单元复习
一、概念整理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
3、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4、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
5、 量筒读数时,俯视读数________ 实际量 _________仰视读数 ______ 实际量________
二、化学反应式整理
1、氧气的三种制法
2、红磷燃烧
3、硫燃烧
4、铁丝燃烧
5、木炭燃烧
6、汞加热
7、氧化汞受热分解
三、概念练习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 铁钉生锈 C 水的蒸发 D 冰雪融化
E 汽油挥发 F 水力发电 G 火力发电 H 蜡烛燃烧 I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J 爆竹声
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K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L 烧制陶瓷 M 塑料降
解 N 炸药拆除楼房
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二氧化碳做气体肥料 B 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 用铁锅炒菜 D 钨丝用作灯丝 E 镁粉用作制作照明弹
F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G 用石墨做电极 H 用氢气做高能燃料 I 用铜丝做导线
3、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氧气、
四氧化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⒉掌握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常用的检验方法。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联系实际—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常见的盐(填化学式):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硫酸铜: 氯化钠: 高锰酸钾: 大理石: 硝酸银: 氯酸钾: 2、氯化钠的用途:
①医疗上: ②农业上: ③工业上: ④生活上: ⑤交通上: 二、课堂导学: (一)氯化钠
1、化学式: 俗名: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⒉掌握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常用的检验方法。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联系实际—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常见的盐(填化学式):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硫酸铜: 氯化钠: 高锰酸钾: 大理石: 硝酸银: 氯酸钾: 2、氯化钠的用途:
①医疗上: ②农业上: ③工业上: ④生活上: ⑤交通上: 二、课堂导学: (一)氯化钠
1、化学式: 俗名: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新)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认识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3.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学会如何探寻重点要点,有条理地归纳整理新知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会如何团结小组成员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与引入
(回顾)见“前置诊断”,完成后进行评价与矫正
(引入)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需要充足的养分。活动与探究一
(阅读)P
一自然段内容,思考并完成“基础梳理”1、2两小题内容。
76-79
(分析)将实验台上的化肥按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分成四组,并说出你分类的依据。
(点拨)1.化学肥料的分类方法:按所含营养元素的种类进行划分。只含营养元素氮元素的化肥叫氮肥,只含营养元素磷元素的化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新)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认识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3.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学会如何探寻重点要点,有条理地归纳整理新知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会如何团结小组成员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与引入
(回顾)见“前置诊断”,完成后进行评价与矫正
(引入)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需要充足的养分。活动与探究一
(阅读)P
一自然段内容,思考并完成“基础梳理”1、2两小题内容。
76-79
(分析)将实验台上的化肥按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分成四组,并说出你分类的依据。
(点拨)1.化学肥料的分类方法:按所含营养元素的种类进行划分。只含营养元素氮元素的化肥叫氮肥,只含营养元素磷元素的化肥
【基础练习】《制取氧气》(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
《制取氧气》基础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氧化镁
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用火柴去点
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
C.用鼻子去嗅气味
D.用天平称量
3.下列有关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酸钾受热熔化后,也不放出氧气
B.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
D.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4.同时加热下列物质,最易放出氧气的是()
A.纯净的氯酸钾
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纯净的二氧化锰
D.氯化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动植物的呼吸过程是一种缓慢氧化
C.红磷易发生自燃
D.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
6.某学生在实验室设计了五种制取氧气时使用药品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第1页/共5页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②将氯酸钾加热③将高锰酸钾加热④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⑤将二氧化锰加热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7.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A.反应都很剧烈
B.反应时都发光、放热
C.都属于氧化反应
D.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8.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声明1:本课件是在人民 教育出版社化学室李俊 老师课件基础上修改完 成的,在此向李俊老师 表示深深敬意和衷心感 谢!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3
声明2:我本次国培讲座学习了人 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王晶老师、 李文鼎老师、冷艳平老师、胡美 玲老师关于人教版教材的设计意 图及特点的讲授,每次讲座都是 在我的指导教师李映兰老师的悉 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以上老师 表示深深敬意和衷心感谢!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4
§ 化学教科书编写的依据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化学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 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 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 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 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 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 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 新人。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6
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