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化合物来源
“全氟化合物来源”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全氟化合物来源”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全氟化合物来源”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全氟化合物零碎知识
1.
全氟有机化合物(PFCs)是一类主要由碳原子与氟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能够经受高温加热、光照、化学作用、微生物作用和高等脊椎动物的代谢作用。全氟化合物(PFCs)的生产历史已经有50年,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涂料、皮革、合成洗涤剂、炊具制造(如不粘锅)、纸制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关于人体血清中发现有机氟化物的报道。自那以后,环境和生物基质中PFCs的含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由于PFCs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因此污染范围十分广泛。全世界范围内被调查的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都存在典型PFC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污染踪迹,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地区和我国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体内,都发现了全氟有机化合物。
考虑到此类物质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体健康危害,在2009年5月召开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上,将PFOS及其盐和全氟辛基磺酰氟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附录A或B。这意味着这些物质将在全球范围内被限制使用。而此前已经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将一些全氟有机化合物列入禁止使用名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及美国环保总署(EPA)也已将全氟化
全氟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 图文
全氟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摘要】:全氟化合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全氟烃化合物、全氟醚和全氟胺累化合物;另一类为氟氯碳化合物(氟利昂)和氟溴碳化合物(哈龙)。由于这两类化合物在工业界有重要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有关这两类化合物的合成是有机氟化学研究中的基本内容,因此非常有必要再在此对他们进行论述。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 合成 应用 【正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与碳原子连接的氢被氟取代的一类元素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全部碳-氢键都转化为碳-氟键的化合物称全氟有机化合物,部分取代的称单氟或多氟有机化合物。由于氟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多氟有机化合物具有化学稳定性、表面活性和优良的耐温性能等特点。
一、 高价金属氟化物的氟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核燃料生产需要特种全氟油脂,促使人们对 全氟烷烃的生产方法进行多种途径的探索。其中醉成功的是利用高价金属氟化物对烃(包括卤代烃和芳烃)的简介氟化法,它包括气相氟化和液相氟化。
高价金属氟化物的氟化主要是指碳氢化合物的氢被氟取代,在反应过程中,分子中的双键和芳香体系也将被氟化,但通常氟原子不会被氟化。
在合成全氟碳化合物中,常使用的高价金属氟化物主要是三氟化钴(CoF3)。三氟化钴对碳氢化合物的氟化过程为两步反
类脂化合物
第十五章
类脂化合物
参考书 《中药化学》 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学习要求:掌握甘油酯的结构及生物活性,掌 握萜类化合物和甾体类化合物的概念,了解它 们的母体结构及分类,并熟悉这两类化合物的 生物功能。
重点难点:甘油酯的结构功能以及萜类和甾体 类化合物的结构。
类脂化合物包括油脂、蜡、磷脂、 萜类以及甾体化合物,是生物体中 发现的一类溶于非极性或弱极性的 一类化合物。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和 很强的生物活性。
脂
蜡 (waxes) = R1COOR2, R1= C16~C36, R2= C16~C34(保护及其他特殊功能)
甘油酯 (glycerides) = 甘油+脂肪酸(储存能量)磷脂 (phospholipids) = 甘油等+脂肪酸+磷 酸+其他(生物膜主要结构成分) 固醇类 (steroids) (激素等功用)
类脂
前列腺素类 (prostaglandins) (多种系统调 节作用) 萜类 (terpenoids) (多种用途)
一、甘油酯 (Glycerides)1、结构CH2 CH CH2 OH OH OH R1
R2R3
O C O C O C
OH
CH2 CH CH2
O O O
O C R1 O C R2
OHOH
O C R3
glycerol
fa
先导化合物
中文名称: 先导化合物 Lead Compound
学科分类: 医学工程
定 义1:指通过生物测定,从众多的候选化合物中发现和选定的具有某种药物活性的新化合物,一般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并有衍生化和改变结构发展潜力,可用作研究模型,经过结构优化,开发出受专利保护的新药品种。
定 义2:有独特结构且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注 释
通过优化药用减少毒性和副作用可以使其转变为一种新药的化合物。一旦通过基因组学和药理学方法发现和证实了一个有用的治疗靶子,识别先导化合物是新药开发的第一步。一般的,很多潜在化合物被筛选,大量紧密结合物被识别。这些化合物然后经过一轮又一轮地增加严格性的筛选来决定它们是否适合于先导药物优化。一旦掌握了很多先导物,接下来就进入优化阶段,这需要做三件事:应用药物化学提高先导物对靶子的专一性;优化化合物的药物动力性能和生物可利用率;在动物身上进行化合物的临床前的试验。
简称先导物,又称原型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寻找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
因先导化合物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活性不够高,化学结构不稳定,毒性较大,选择性不好,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合
硫及其化合物 - - 氮及其化合物 - - 练习题
1. Cl2和SO2都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溶液很快褪色;② 溶液不褪色; ③出现沉淀; ④不出现沉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B.与水作用生成硫酸
C.能使溴水褪色 D.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4. 将二氧化硫通到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SO2有 A.漂白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溶于水显酸性 6. 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搞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7.能证明SO2有漂白性的是
A.酸性KMnO4溶液通入SO2后紫色消失 B.显红色的酚酞溶液通入SO2后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D.溴水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8.下列实验中: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湿润
海洋生物来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来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 海洋生物中活性物质丰富,本篇文章对国内外近3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分离提取到的萜类化合物以及糖苷类化合物进行了归纳,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这些新发现的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海藻、珊瑚、海绵以及一些海洋真菌等海洋生物中,主要以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结构型式存在;而糖苷类化合物在海藻、海绵、海参、海星等海洋生物中发现大部分以糖苷脂、甾体糖苷、萜类糖苷型式存在。
【关键词】 海洋生物 萜类化合物 糖苷类 生物活性
【Abstract】 Marine organism show some important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is paper reviews terpenoids and glycosides from marine organism at home and abroad since 2005, and provides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application. Terpenoids are mainly occurred on marine alga
氯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一: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1.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
B.氯气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C.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思路解析:氯气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不能以游离态存在;氯气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氯气;氯气、液氯是同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只是状态不同,但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答案:A
2.氯气之所以长期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 )
A.氯气有毒,可以毒死细菌、病毒
B.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熏死细菌、病毒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 D.氯气是绿色气体,不会污染空气
思路解析:氯气之所以长期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
答案:C
3. 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 “白雪牌”漂白精可令所有有色物质黯然失“色”,没有最白,只有更白 B. 液态氯化氢是100%的盐酸,其H+ 浓度极大 C. 氯元素有毒,禁入口中
D. CaCl2
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习题解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无水CrCl3和氨作用能形成两种配合物,组成相当于CrCl3?6NH3及CrCl3?5NH3。加入AgNO3溶液能从第一种配合物水溶液中几乎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而从第二种配合物水溶液中仅能沉淀出相当于组成中含氯量 2/3的AgCl,加入NaOH并加热时两种溶液都无NH3味。试从配合物的形式推算出它们的内界和外界,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和配合物的名称。
答:第一种:[Cr(NH3)6]Cl3离子的电荷数3+:
即 [Cr(NH3)6] ,Cr(Ⅲ),三氯化六氨合铬(Ⅲ)。
第二种:[CrCl(NH3)5]2+ , Cr(Ⅲ) ,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铬(Ⅲ)。
2.命名下列配合物,并指出中心离子及氧化数,配位体及配位数。 (1)[Co(NH3)6]Cl2 (2)K2[PtCl6] (3)Na2[SiF6]
(4)[CoCl(NH3)5]Cl2 (5)[Co(en)3]Cl3 (6)[CoCl(NO2)(NH3)4]+ 答: 命名 中心离子氧化数 配位体
+2 NH3 (1)二氯化六氨合钴(Ⅱ)
-
+4 Cl(2)六氯合铂(Ⅳ)酸
钠及其化合物
第十三讲 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 钠的性质及用途。
2. Na2O 和 Na2O2的性质及用途。
3. Na2CO3 、NaHCO3 、NaOH的性质及用途。
4. Na2O2 与 H2O、CO2 的反应原理,以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和质量差在计算中的应用。 碱金属元素 【考纲要求】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2.碱金属单质的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3.焰色反应。
碱金属元素基础知识
一.金属钠(可保存在 中)
1、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跟非金属反应:(O2、Cl2、S)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与H+反应(H2O、酸、盐溶液)
①钠与水反应,标出电子转移: 现象及解释:浮: 熔: 游:产生气体,在水面上向各方迅速游动最后消失 .嘶 红:
氮及其化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了解NO、NO2的性质。
2.掌握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结合金属与HNO3的反应,掌握守恒法的计算技巧。 3.了解氮的氧化物及含磷洗涤剂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4.了解氨气、铵盐的性质及用途;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5.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 考点一 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气
(1)氮的固定
使空气中 的氮转化为 氮的过程。 (2)氮气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
纯净的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 。 ②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N2化学性质很稳定,只在高温、放电、催化剂等条件下才能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a.与H2反应: b.与O2反应: 2.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 完成NO和NO2的比较表: NO NO2 颜色 物理毒性 性质 溶解性 与O2反应 化学性质 与H2O反应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与人体、环境的关系 ②转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雾 特别提醒 (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2)空气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