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矾中铜的测定用什么滴定管
“胆矾中铜的测定用什么滴定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胆矾中铜的测定用什么滴定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胆矾中铜的测定用什么滴定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胆矾中铜的测定
实验四 胆矾中铜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1.熟习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熟悉滴定分析操作中的掩蔽技术。 二、实验原理
-
胆矾(CuSO4·5H2O)中的铜含量常用间接碘量法测定,Cu2+与过量I发生如下反应:
2Cu2 + I
+
-
2CuI↓ + I2
-
I2 + I I3
-
生成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的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由此计算出样品中铜的含量。
I2 + 2S2O32- = 2I- + S4O62-
由于CuI沉淀强烈吸附I3,致使分析结果偏低,为了减少CuI沉淀对I3的吸附,可在大部分I2被Na2S2O3溶液滴定后,再加入KSCN,使 CuI(Ksp= 5.06 ×10-12)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Ksp= 4.8 ×10-15)
CuI + SCN- = CuSCN↓+ I-
CuSCN对I3-的吸附较小,因而可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KSCN只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SCN-可能直接还原Cu2+而使结果偏低:
6 Cu2+ + 7SCN- + 4H2O = 6CuSCN↓+ SO4 + HCN + 7H
为了
胆矾中硫酸铜含量的测定
赵县职教中心校本教材
胆矾中硫酸铜含量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2、 3、 4、
巩固铜盐中铜的测定方法,并借此测定胆矾中硫酸铜含量 进一步掌握铜盐中铜的测定原理和碘量法的测定方法 熟练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巩固终点的判断及观察
二、 实验原理
在弱酸性条件下(PH=3~4),Cu2+与过量I-作用生成不溶性的CuI沉淀,同时析出与之计量相当的I2 :
2Cu2+ + 5I- = 2CuI(沉淀)+ I3-
生成的I2,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蓝色恰好褪去为终点。
2S2O32- + I3- = S4O62- + 3I-
这里的I- 既是Cu2+的还原剂和沉淀剂,也是I2的络合剂。
由于CuI沉淀表面会吸附一些I2,使其无法被Na2S2O3滴定,造成终点提前,结果偏低。为此在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KSCN或NH4SCN ,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
CuI(沉淀)+ SCN- = CuSCN(沉淀)+I-
而CuSCN不吸附I2,因而消除了由I2被吸附而造成的误差,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根据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消耗的体积,及试样重量,就可以计算出胆矾中硫酸铜含量:
实验六 胆矾中铜的测定(碘量法)
实验六胆矾中铜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1. 熟习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 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滴定分析操作中的掩蔽技术。
二、实验原理
胆矾(CuSO4·5H2O)中的铜含量常用间接碘量法测定,Cu2+与过量I-发生如下反应:
2Cu2+ + I- ? 2CuI↓ + I2 I2 + I- ? I3-
生成的I2 用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的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由此计算出样品中铜的含量。 I2 + 2S2O32- = 2I- + S4O62-
由于CuI 沉淀强烈吸附I3-,致使分析结果偏低,为了减少CuI 沉淀对I3-的吸附,可在大部分I2 被Na2S2O3 溶液滴定后,再加入KSCN,使CuI(Ksp= 5.06 ×10-12)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Ksp= 4.8 ×10-15) CuI + SCN- = CuSCN↓+ ICuSCN
对I3-的吸附较小,因而可提高测定结果的难确度。KSCN 只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否则SCN-可能直接还原Cu2+而使结果偏低:
6 Cu2+ + 7SCN- + 4H2O = 6CuSCN↓+ SO42-
滴定管使用方法
一、关于滴定管
1.酸式滴定管涂油的方法是什么?
答:?将活塞取下,用干净的纸或布把活塞和塞套内壁擦干,用手指蘸少量凡士林在活塞的两头涂上薄薄一圈,在紧靠活塞孔两旁不要涂凡士林,以免堵住活塞孔,涂完,把活塞放回套内,向同一方向旋转活塞几次,使凡士林分布均匀呈透明状态,然后用橡皮圈套住,将活塞固定在塞套内,防止滑出. 2.酸式滴定管如何试漏?
答:关闭活塞,装入蒸馏水至一定刻线,直立滴定管约2min,仔细观察刻线上的液面是否下降,滴定管下端有无水滴滴下,及活塞隙缝中有无水渗出,?然后将活塞转动180°等待2min再观察,如有漏水现象应重新擦干涂油 3.碱式滴定管如何试漏?
答:?装蒸馏水至一定刻线,直立滴定管约2min,仔细观察刻线 上的液面是否下降,或滴定管下端尖嘴上有无水滴滴下,如有漏水,则应调换胶管中玻璃珠,选择一个大小合适比较圆滑的配上再试,玻璃珠太小或不圆滑都可能漏水,太大操作不方便.
4.酸式滴定管如何装溶液?
答:装之前应将瓶中标准溶液摇匀,使凝结在瓶内壁的水混入溶液,?为了除去滴定管内残留的水分,确保标准溶液浓度不变,应先用此标准溶液淋洗滴定管2--3次,每次用约10mL,从下口放出少 量(约1/3)?以洗涤尖嘴部分,应关闭活塞
滴定管检定规程0
设 备 管 理
文件名称 起 草 人 起草日期 批 准 人 滴定管检定规程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文件编码 SB-SOP-QC-728A.0 QA 审 查 审查日期 颁发部门 质量部 编制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目的:建立滴定管检定规程。
QC,档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1ml、2 ml、5 ml、10 ml、25 ml、50 ml滴定管的检定。 职责:
1.该文件归口质量保障部管理。
2.QC主管负责该文件的培训与具体实施。 3.QC检验员负责该文件的正确执行。 规程:
1.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1.1滴定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1.2分度线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1.3滴定管应具有下例标记: 1.3.1厂名和商标。 1.3.2标准温度(20℃) 1.3.3等待时间“t xx S” 1.3.4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 1.3.5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 1.3.6准确度等级“A、B”
1.4滴定管玻璃活塞密合性: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夏至任意关闭情况
化学实验 酸碱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图)
滴定管(酸式、碱式)的使用方法
滴定管是滴定时用来准确测量流出的滴定剂体积的量器。
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容积为50mL和25mL,最小分度值为0.1mL,读数可估计到0.01mL。
实验室最常用的滴定管有两种:其下部带有磨口玻璃活塞的酸式滴定管(也称具塞滴定管),如图3-5(a)所示;另一种是碱式滴定管,它的下端连接像皮软管,内放玻璃珠,橡皮管下端再连尖嘴玻璃管,见图3-5(b)。
图3-5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放酸性、中性或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液,磨口玻璃活塞会被碱类溶液腐蚀,放置久了会粘连住。碱式滴定管用来盛放碱液,不能盛放氧化性溶液如KMnO4、I2或AgNO3等,避免腐蚀橡皮管。
近年来又制成了聚四氟乙烯酸碱两用滴定管,其旋塞是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做成的,耐腐蚀、不用涂油、密封性好。本书主要介绍前两种滴定管的洗涤和使用方法。
(1)滴定管使用前的准备
1)滴定管的洗涤。无明显油污的滴定管,直接用自来水冲洗。若有油污,则用洗涤剂和滴定管刷洗涤,或直接用超声波洗涤器洗涤。
洗涤后,先用自来水将管中附着的洗液冲净,再用蒸馏水洗几次。洗净的滴定管的内壁应完全被水均匀润湿而不挂水珠。
2)活塞涂油和检漏。酸式滴定管使用前,应检查活塞转动是否灵
化学实验 酸碱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图)
滴定管(酸式、碱式)的使用方法
滴定管是滴定时用来准确测量流出的滴定剂体积的量器。
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容积为50mL和25mL,最小分度值为0.1mL,读数可估计到0.01mL。
实验室最常用的滴定管有两种:其下部带有磨口玻璃活塞的酸式滴定管(也称具塞滴定管),如图3-5(a)所示;另一种是碱式滴定管,它的下端连接像皮软管,内放玻璃珠,橡皮管下端再连尖嘴玻璃管,见图3-5(b)。
图3-5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放酸性、中性或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液,磨口玻璃活塞会被碱类溶液腐蚀,放置久了会粘连住。碱式滴定管用来盛放碱液,不能盛放氧化性溶液如KMnO4、I2或AgNO3等,避免腐蚀橡皮管。
近年来又制成了聚四氟乙烯酸碱两用滴定管,其旋塞是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做成的,耐腐蚀、不用涂油、密封性好。本书主要介绍前两种滴定管的洗涤和使用方法。
(1)滴定管使用前的准备
1)滴定管的洗涤。无明显油污的滴定管,直接用自来水冲洗。若有油污,则用洗涤剂和滴定管刷洗涤,或直接用超声波洗涤器洗涤。
洗涤后,先用自来水将管中附着的洗液冲净,再用蒸馏水洗几次。洗净的滴定管的内壁应完全被水均匀润湿而不挂水珠。
2)活塞涂油和检漏。酸式滴定管使用前,应检查活塞转动是否灵
无水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 无水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间接碘量法
一、预习内容
1、氧化还原滴定法—碘量法
2、碘量法的应用示例——铜合金中铜的测定 二、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Na2S2O3溶液浓度的标定 2、学习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
在弱酸性介质中,Cu2+与过量的KI生成CuI沉淀,并定量析出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根据标准Na2S2O3溶液的浓度及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试样中铜的含量。反应方程式如下:
Cu2++4I-=2CuI↓+I2 I2+2S2O32-=2I-+S4O62- 分析过程:
HNO3 (1) H2SO4 过量KI CuI ↓ Na2S2O3 铜试样——→Cu2+, NO————————→Cu2+———→ I2 ————→I- △ (2)NaOH调至中性 pH=3~4 淀粉
注意:(1)介质的pH=3~4,若pH太高,Cu2+会水解,若pH太低,I-易被空气氧化为I2,并且Cu2+对该氧化反应有催化作用,使测定结果偏高。用NH4HF2调节pH,NH4HF2可分解为HF与F-,形成HF-F-缓冲
土壤中铜、锌的测定
土壤中铜、锌的测定
讲课人:12055117 王雪
全国近两成耕地污染超标 含镉汞砷铜铅铬锌镍
人民财经获悉,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 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近两成耕地污染超标。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 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 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 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 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 82.8%。
水体中铜离子的含量测定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污水中的Cu离子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刘昂论文 目 录
论 文 摘 要............................................................3 一、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萃取光度法.................................4 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铜含量......................................9 三、碘量法测定铜......................................................16 四、铜离子探针对铜离子含量的测定..................................18 五、参考文献.................................................................20 前言
目前常用的铜离子分析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一类直接利用铜离子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对其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间接法是一类利用铜离子和指示剂(也可称为化学分子探针)之间的特异性化学反应或超分子作用产生的信号变化对铜离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