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鉴赏思维导图
“古诗文鉴赏思维导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古诗文鉴赏思维导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古诗文鉴赏思维导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文鉴赏
专项检测--古诗文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故地重游 金·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
[注]本指唐代的崔护,崔氏有《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1)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2)诗眼多是诗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且能带起全篇或全句的词语,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①
浣溪纱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②③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宝典
古
诗
文
鉴
赏
古诗文鉴赏
一、从内容方面理解
1、弄懂作品的表层含义 ⑴明白词语的含义 ①用典
②修辞手法
⑵理解句子结构(调整语序) 2、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
⑴诗句的语境义 ①对上下文有关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
②联系作者所写事件的背景 ⑵诗句的意境义
首先,分析作品所叙述的事、所写的背景、然后再脑海中形
成画面,根据画面理解作者的感情。 其次,把握感情基调。 ①把握诗的体裁 感情基调 ②理解具体内容
③有些题目往往照应,绝句的前两句或律诗的前四句 特别注意:
①注意一些咏物诗,要联系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
托物言志的作品 ②由注释小序破解内容 ③从作者背景联想
④从褒贬别辨别倾向
⑤从诗眼领悟主旨(诗中诗眼多是动词、形容词
高三语文古诗文鉴赏
第三章 古诗词鉴赏
第一节 诗
第一部分 三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10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题型及方法】 (一)意境画面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1)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2)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散文式的
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
(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
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砀山二中高三语文专项训练(二十六)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蓑笠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步,受封郑国公 。箨: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
古诗文
古诗文补充教材
第一节 诗歌的语言
经典例题 1、(2010年全国新课标)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遶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解:榆溪,指边塞;陇西,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环境,结尾的?别路?是什么意思?3分 这首诗描写了。。。。。。。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写在?天寒、地暗?的后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达了戍边的士卒什么样的情感?4分 2、(2009北京)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南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2)词的风格与宋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3)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 3、(2009湖北)
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教案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剖析学生对两部分知识的认知
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教案
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鉴赏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很多同学对这两个板块的复习往往很头痛,我总结了一下原因有几个:
1、没有条理 对文章没有一个条理性认识 含糊不清
2、理解难,很难把握这两个板块中的情感脉络,文章的思想感情线索,说通俗点就是思想感情。
3、语言表达能力太差
4、总体归纳不到位,片面 跑题 混乱
针对这四条重大缺陷,我将用两道例题简短的向大家进行一些讲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现代文阅读
第一 阅读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白居易的美学思想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乐记》和《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txt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不要用自己的需求去衡量别人的给予,否则永远是抱怨。古代诗文阅读(上) 一.理解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返回]
文言实词常识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考试说明》对古诗文阅读的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诗文应以秦汉散文与后世古文家的作品为阅读文本,诗歌应以唐诗宋词为鉴赏对象。
学生要过好文言阅读关,首先务必过好文言词汇关与句法关。其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它是读懂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最重要一步。每年高考试题中考查的文言实词在8—10个左右。所以,高考文言实词扩大考查面,注意古今意义的联系,是一个基本发展趋势。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离不开语境,无论是实词的读音还是词义、用法,均要依据实词所在的特定语境——上下文。这不能靠死记硬背,即使能把课本规定的340个实词一个不落地背熟了,不理解文意也可能判断失误。常见文言实词应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要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切实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二是学会根据已知条件推断词义,主要是以文解文,因文定义。 古代诗文阅读(下)
一.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综合 1.分析综合的方法和要求
课内古诗文赏识
画 清.高鼎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 静夜思 唐.李白(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的意思是: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想象的画面:秋天的夜晚,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
▲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②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④夜来:夜里。 春夜酣睡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处处鸟儿在鸣唱。依稀记起昨夜里淅淅沥沥的风雨声,不知道又会有多少花儿凋落在地上。
想象画面:诗人因
中考古诗文鉴赏试题及答案二(2016)
塞上忆汶水 曹元用 【2016·山东省济宁卷】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答:__________
(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 分) 答:__________
【答案】(1)边塞秋高云飞,展示频繁的惆怅、悲哀的景象。(2分)
(2)征鸿,意为“远飞的大雁”,古人常利用它们寄寓自己的情怀。这里借写征鸿未归,表达了思乡思亲之情及厌战的心理。(2分)
武陵春① 【宋】李清照 【2016·山东省泰安卷】
风住尘香②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③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④春尚好,也拟⑤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⑥,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武陵春,词牌名。②[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③[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④[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华,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是当时的风景区。⑤[拟]打算。⑥[舴艋舟]一种形似舴艋的小船。
1.对“日晚倦梳头”中的“倦”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