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的撰写要点
“实验报告的撰写要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实验报告的撰写要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实验报告的撰写要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物理实验报告撰写方法
物理实验报告撰写方法
物理实验除了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外,通过书写实验报告,还能为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论文书写打下基础。因此,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
正规的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仪器设备;(4)实验内容(简单步骤)及原始数据;(5)数据处理及结论;(6)结果的分析讨论。
现就物理实验报告的具体写作要点作一些介绍,供同学们参考。
一、实验目的
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训练目的,应按实验前对实验的要求并结合自己在实验过程的体会来写。
如:实验4-2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掌握尺读望远镜的调节方法,能分析视差产生的原因并消除视差; 2.掌握用光杠杆测量长度微小变化量的原理,正确选择长度测量工具;
3.学会不同测量次数时的不确定度估算方法,分析各直接测量对实验结果影响大小; 4.练习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科学实验的基本依据。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所依据的测量公式是否严密可靠,实验采用什么规格的仪器,要求精度如何?应在原理中交代清楚。
1.必须有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叙述。结合实验目的和实
物理实验报告撰写方法
物理实验报告撰写方法
物理实验除了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外,通过书写实验报告,还能为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论文书写打下基础。因此,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
正规的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仪器设备;(4)实验内容(简单步骤)及原始数据;(5)数据处理及结论;(6)结果的分析讨论。
现就物理实验报告的具体写作要点作一些介绍,供同学们参考。
一、实验目的
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训练目的,应按实验前对实验的要求并结合自己在实验过程的体会来写。
如:实验4-2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掌握尺读望远镜的调节方法,能分析视差产生的原因并消除视差; 2.掌握用光杠杆测量长度微小变化量的原理,正确选择长度测量工具;
3.学会不同测量次数时的不确定度估算方法,分析各直接测量对实验结果影响大小; 4.练习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科学实验的基本依据。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所依据的测量公式是否严密可靠,实验采用什么规格的仪器,要求精度如何?应在原理中交代清楚。
1.必须有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叙述。结合实验目的和实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吸收实验要点
广 西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姓名
院 专业 班 年 月 日
实验内容 吸收实验 指导教师 一、 实验名称:
吸收实验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填料塔的操作;
2. 测定填料塔体积吸收系数KYa.
三、实验原理:
对填料吸收塔的要求,既希望它的传质效率高,又希望它的压降低以省能耗。但两者往往是矛盾的,故面对一台吸收塔应摸索它的适宜操作条件。
(一)、空塔气速与填料层压降关系
气体通过填料层压降△P与填料特性及气、液流量大小等有关,常通过实验测定。
若以空塔气速uo[m/s]为横坐标,单位填料层压降
?P[mmH20/m]为纵坐标,在Z?P~uo关系Z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
用小论文形式撰写传输原理课程实验报告的探讨
用小论文形式撰写传输原理课程实验报告的探讨 介绍:传输原理是冶金工程专业的一门理论与技术紧密结合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是使学生获得较宽广和巩固的动量、热量、质量传递规律等基础知识的必修课之一。实验教学是传输原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①包括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书写两个重要步骤。其中书写实验报
用小论文形式撰写传输原理课程实验报告的探讨 详情:
[免费论文:www.lwlwlw.com]
传输原理是冶金工程专业的一门理论与技术紧密结合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是使学生获得较宽广和巩固的动量、热量、质量传递规律等基础知识的必修课之一。实验教学是传输原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①包括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书写两个重要步骤。其中书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把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操作及结果等资料加工整理,撰写出汇报性书面材料的过程。通过书写报告,培养了学生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帮助他们树立了学术意识,有利于他们将来总结研究资料,撰写论文。
H3C实验报告1(1)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H3CNE《路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操作
学院 班级 实
验
组
实验组成员 指导老师 成
绩
实验日期
0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实验1 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
1.1 实验内容与目标
完成本实验,您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 使用Console口登录设备 ? 使用Telnet终端登录设备 ? 掌握基本系统操作命令的使用 ? 掌握基本文件操作命令的使用 ? 使用FTP、TFTP上传下载文件
1.2 实验组图
实验图1.1 实验组网
1.3 实验设备与版本
实验表1-1 实验设备器材
名称和型号 版本 数量 描述 MSR20-201 CMW5.2R1618P13-Standard 1 也可以用交换机代替 PC Windows XP SP2 1 1 Console 串口线 1 5类UTP以太网连接线 交叉线
1
教材所采用的实验路由器是MSR30-20与
SPSS对主成分回归实验报告要点 - 图文
《多元统计分析分析》实验报告
2012 年 月 日 学院 实验 名称 经贸学院 姓名 学号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一)利用SPSS对主成分回归进行计算机实现. (二)要求熟练软件操作步骤,重点掌握对软件处理结果的解释. 二、实验内容 以教材例题7.2为实验对象,应用软件对例题进行操作练习,以掌握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三、实验步骤(以文字列出软件操作过程并附上操作截图) 1、数据文件的输入或建立:(文件名以学号或姓名命名) 将表7.2数据输入spss:点击“文件”下“新建”——“数据”见图1: 图1 点击左下角“变量视图”首先定义变量名称及类型:见图2: 图2: 然后点击“数据视图”进行数据输入(图3):
第 1 页
图3 完成数据输入 2、具体操作分析过程 : (1)首先做因变量Y与自变量X1-X3的普通线性回归: 在变量视图下点击“分析”菜单,选择“回归”-“线性”(图4): 图4 将因变量Y调入“因变量”栏,将x1-x3调入“自变量”栏(图5): 然后选择相关要输出的结果:①
H3C实验报告1(1)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H3CNE《路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操作
学院 班级 实
验
组
实验组成员 指导老师 成
绩
实验日期
0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实验1 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
1.1 实验内容与目标
完成本实验,您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 使用Console口登录设备 ? 使用Telnet终端登录设备 ? 掌握基本系统操作命令的使用 ? 掌握基本文件操作命令的使用 ? 使用FTP、TFTP上传下载文件
1.2 实验组图
实验图1.1 实验组网
1.3 实验设备与版本
实验表1-1 实验设备器材
名称和型号 版本 数量 描述 MSR20-201 CMW5.2R1618P13-Standard 1 也可以用交换机代替 PC Windows XP SP2 1 1 Console 串口线 1 5类UTP以太网连接线 交叉线
1
教材所采用的实验路由器是MSR30-20与
编译原理LL(1)语法分析实验报告要点
学号 20102798 专业 软件工程 姓名 薛建东 实验日期2013.04.08 教师签字 成绩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 LL(1)语法分析
【实验目的】
通过完成预测分析法的语法分析程序,了解预测分析法和递归子程序法的区别和联系。使了解语法分析的功能,掌握语法分析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构造方法,训练掌握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 根据某一文法编制调试 LL ( 1 )分析程序,以便对任意输入的符号串进行分析。 ? 构造预测分析表,并利用分析表和一个栈来实现对上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分析程序。 ? 分析法的功能是利用LL(1)控制程序根据显示栈栈顶内容、向前看符号以及LL
(1)分析表,对输入符号串自上而下的分析过程。
【设计思想】
(1)、LL(1)文法的定义
LL(1)分析法属于确定的自顶向下分析方法。LL(1)的含义是:第一个L表明自顶向下分析是从左向右扫描输入串,第2个L表明分析过程中将使用最左推导,1表明只需向右看一个符号便可决定如何推导,即选择哪个产生式(规则)进行推导。
LL(1)文法的判别需要
水的实验报告
山东轻工业学院
生活污水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法(SBR)
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环境科学
指导教师
山东轻工业学院
一、实验摘要
通过本实验主要掌握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前的调试过程。通过实验中每天采样检测的数据分析对运行过程进行调整,使处理的出水结果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训练独立设计实验、组织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训练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实验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概述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运行方式,而且具有投资少,效率高,运行灵活,不发生污泥膨胀,沉淀分离效果好、耐冲周负荷等优点,有在小型污水处理站推广和普及的趋势。
在大多数条件下(包括工业废水处理),无设置调节池的必要;SVI值较低,污泥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发生污泥膨胀现象;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的曝气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