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美术试题答案
“小学六年级美术试题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六年级美术试题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六年级美术试题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美术试题答案第二次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美术期末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请写出三原色,( ) ,( ) , ( ) ,
2、间色有哪些 , , ,蓝色和黄色调成 颜色,
3、日本的 ,建于1300年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建筑之一。 4、世界第一高峰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 5、比萨斜塔是 国的。
6、 是我国北方民间剪纸中一个典型的形象,它既象征着生命和繁衍,又象征着辟邪和祈福。
7、陕北石匠这幅画是著名国画人物画家(黄土画派创始人) 的作品。 8、拉斯科洞窟的岩画是_______国家。
9、京剧有四个行当( )、( )、( )、( ) 10、掷铁饼者是( )的1. 壁画《哪吒闹海》作者(张仃).
11、文化遗产是( )和( )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12、书包设计主要包括:( )、( )、( )等。
13、用水墨画故事时,我们可以
六年级美术复习试题
一、 填空题
1、 齐白石所描绘的都是他( A )A、经过、体验过的对象 B、经历、体检过的对象 C、学习的对象 2、三原色( C ) A、红、黄、绿 B、橙 、绿、紫 C、蓝、红、黄 3、兵马俑在我国( )A、广东省东莞市 B、陕西省澄城县 C、陕西省临潼县 4、透视的特点( A )A、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B、近小远大 C、近大远实
5、生活中道路两旁的树木、渐渐远去的铁轨…这就是近大远小的( C )A、突变现象 B、观察现象 C、透视现象
6、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样的变化而产生变幻的( C ) A、亮度的变化 B、深浅的变化 C、光线的变化
7、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为( A ) A、地形、植物、水、建筑和建筑物 B、地名、植物、水、建筑和建筑物 C、地形、动物、水、建筑和建筑物
8、较早的文学插图有( ) A、《水浒传》、《西厢记》 B、《水浒叶子》、《西厢记》C、《水浒叶子》、《红楼梦》
9、在我们广东明清建筑中、出现了非常具有特色的园林建筑,其中被称之为“广东四大名园”的是( b ) A、广州可园
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 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
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 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
六年级下册美术试题(一)
2013至2014学年小学六年级美术试题(一)
学校: 年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共20分,没空4分)
《哪吒闹海》是一幅有民族气派的现代( ),画家( )在画中运用了传统壁画的表现手法,又借鉴了现代装饰画的理念,在( )( )( )等方面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构图新颖、色彩绚丽,颇有旋转感和装饰意趣。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共40、每小题4分) 1、下列都属于文化遗产的一组是:( )
A、拉斯科洞窟的岩画、巨人之路海岸 B、大堡礁、萨迦玛塔峰 C、库库尔坎金字塔、法隆寺 D、巨石阵、越冬鸟群 2、下列属于剪纸的有( )
A、抓髻娃娃 B、姜央射日 C、增福财神 D、门神 3、《哪吒闹海》是一幅有民族气派的现代( ) A、 壁画 B、 油画 C、 国画
4、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古( )的运动竞赛。 A、 希腊 B、印度 C 、中国
5、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是( )迪斯尼公司拍摄的。 A、 1945年 B、
六年级美术知识
六年级美术知识
1. 水墨画画法:没骨法、勾线染色法、综合法 。 2. 中国传统水墨画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3. 一部影片是由许多叫“画格”的静止画构成的。 4. 透视的基本规律: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5. 漫画的常用表现手法:夸张,变形。
6. 冷色是指色彩偏向于蓝、绿、紫的色彩,给人感觉:寒冷、凉爽、遥远、宁静。 7. 暖色是指色彩偏向于红、橙、黄的色彩,给人感觉:温暖、热烈、兴奋。 8. 中国书法字体:篆、隶、楷、行、草等。 9. 刻的形式:朱文、白文(阴、阳) 10. 维坦是俄罗斯画家,代表作有:《晚钟》、《弗拉基米尔小路》等。
11. 国画的色彩知识:花青+藤黄=绿 朱砂+藤黄=橘黄 朱缥+藤黄=金黄 花青+曙红=紫 12. 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画家。
13. 张大千是现当代画坛上最具影响的国画大师之一。
技能:
绘画:学会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如:国画、水粉、漫画等,并能用相关工具及技法进行绘画,
国画能表现墨的韵味,水粉水彩能表现出一定的透视关系。漫画能反映一定的思想、造型夸张幽默。
制作:尝试在不同材料上进行篆刻。如:橡皮、泥等。
六年级美术知识
1.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2. 中国传统水墨画包括,
小学六年级美术计划4篇
小学六年级美术计划4篇
(1292字) 一、学生概况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小学六年级美术计划4篇
小学六年级美术计划4篇
(1292字) 一、学生概况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六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三、新授教师
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
小学六年级美术计划4篇
小学六年级美术计划4篇
(1292字) 一、学生概况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