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2013数学
“青岛版2013数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青岛版2013数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青岛版2013数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3年青岛版数学暑假作业及答案
实验中学应用
1
数学暑假作业答案(我自己做的)
1、 完成暑假生活中数学相关题目;
2、 七张练习题,拿到试卷,请订在一块;其中1——16页为七年级下册内容,
17——26页为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内容;
练习一
一、选择题:
xyx y
1. 若a 0且a 2,a 3,则a的值为
A. 1
B.1 C.
3 2
D.
2 3
2. 如图,△ABC中,∠C=90°,AC=3,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长不可能是 ...
A.2.5 B.3 C.4 D.5
3. 今年1季度,某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10亿元,同比增长59%.数据“110亿”用科学记数可表示为
A.1.1³10 B.11³10 C.1.1³10 D.11³10
10
10
9
9
4. 下列说法中,①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②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③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因此,n边形的内角和是(n-2)²180;④六边形的对角线有7条,正确的个数有 A.4个 B.3个
C.2个
D. 1个
5.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数学青岛版五下智慧广场
教案,教学设计,试卷,练习题及答案,教学反思,PPT课件,教学反思,习题,期末试卷
智慧广场——组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较复杂的“组合”问题,经历组合规律的探究过程,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的、全面地思考问题,训练思维的有序性。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组织“少儿戏曲大赛”的通知已经下发了,定于“五一”劳动节期间举行,主题是歌颂劳动者无私的奉献精神。
谈话:不过通知规定:每班只须2人组队参赛,6.1班有4名旗鼓相当的小歌手(边介绍边把他们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小丽、小军、小杰、小阳,那派谁去参加呢?
学生自由发言。
谈话:到底有多少种组队方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组合问题。
2013年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7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大 海 边 _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道小括号,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笔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四、教材编写特点:
1.以海边活动为素材
青岛版数学第十册备课
第一单元 完美的图形——圆(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圆,以后又陆续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扇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2、单元编写特点
1提供广泛的生活情境,由表及里,使学生充分体验圆的美的同时,学习○知识。
本单元教材从情境到自主练习,提供了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圆,既有交通中的圆(各式各样的从古到今的车轮),也有建筑中(天坛)、航天中(神五降落伞)的圆,包含了大自然(水波、巨石阵)、动植物(花、狮子领地、树冠)、人类生活中(石碾、钱币、喷灌、旱冰场、圆桌、光盘)的圆,体现了圆的无处不在。通过这些广泛的素材,使学生对圆的认识由表象到抽象,深深地印在头脑中。
2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圆是小学数学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小学数学中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本单元在安排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了“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实验——总结——应用”的探索方法,在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知识的探索时,都由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引入探究,联想以前所学的知识
青岛版小学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年、月、日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但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 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并通过学校学习、 过节假日、看电视及其他实际生活,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相对 已形成了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先借助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 题,学习有关年、月、日知识及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教材还 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学生学会年、月、日的知识后,能帮助学生更 好的学习与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认识年、月、日具有非常大的 实用价值。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 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课,老师想记住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谁能告诉老师今天是几月几日? 预设:2014年3月19日(随机板书)
追问:看一下,这个日期中包含哪些时间单位? 预设:年,月,日
揭示
初三数学(青岛版)(下)教学计划
曹县孙老家镇中学
一二至二0一三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科目: 数 学
班级: 初 三
姓名: 张 存 华
2013年2月26日
1
二0
一、本学期共15个周,安排新授课5周,复习课2周;本学科每周5课时,本学期新授75课时,复习、考试40课时,其中机动安排5课时。
二、本学期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三(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多数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著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教学的首要地位。初三学生思维已开始开拓发展,思路逐步拓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待进一步培养发挥,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三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发展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本学期的工作重
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
第一单元备课
第一课时
课题:海底世界——数数
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2~3页
主备人:姚明刚2007 9 5
教案目标:
1、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案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b5E2RGbCAP 教案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p1EanqFDPw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
3、师: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DXDiTa9E3d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放录象《海底世界》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热带鱼、珊瑚……)你们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 <课件:课本图片)板书课题。
2、师:图片上有什么?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
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的数量
青岛版五上数学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青岛版五上数学一小数乘法
1.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例:2.4×0.5<2.4 0.97×8.2<8.2
2.4×1.02>2.4 0.97×0.84<0.97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几,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乘以n倍。
4.小数乘法计算法则:一算: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二看: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点: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就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
二对称、平移、与旋转
1.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2.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一,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二,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三,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四,参照所给图形顺次连接各点。
3.平移:物体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的运动叫做平移。特点: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
2013年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备课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
2013年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备课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