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宗经典

“唯识宗经典”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唯识宗经典”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唯识宗经典”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唯识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唯识宗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唯识宗

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宗派,然一般多指唯识宗,或以之为唯识宗之代称。为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即以唐代玄奘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 目录

佛光大辞典唯识宗之义 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综述

六经十一论 瑜伽学派之传承 唯识得成一宗之名 何谓唯识学 修学应有之警觉 说法用意 相关图书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佛教逻辑学──因明入正理论义贯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观所缘缘论义贯

八识规矩颂义贯、六离合释法式义贯 佛光大辞典唯识宗之义 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综述

六经十一论 瑜伽学派之传承 唯识得成一宗之名 何谓唯识学 修学应有之警觉 说法用意 相关图书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佛教逻辑学──因明入正理论义贯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观所缘缘论义贯

八识规矩颂义贯、六离合释法式义贯 展开

编辑本段佛光大辞典唯识宗之义 本宗总取《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入楞伽经》、《厚严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17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

唯识识体(下)- 法身宗-宋七力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唯識識體(下)

請坐…

這裡面大部分老師比較多 若要提出問題、要讚譽的… 有什麼體會拿出來講不要緊 深入進去了解,不管什麼方式 就是要契入真如本體 找到本體的意思 一般都用修的 如何修?

修的目的就是要斷除二障——所知障 要進入我空、法空才能契入真如 以往說要將第八意識消除 其實不是第八意識消除 要消除第七意識

第八意識是一個識體、意識的識體 第七意識你若將它滅除

它就不會再熏習那不好的成為種子 進入第八意識裡面的識體 (識體)裡面有放兩種

一種無漏種子、一種有漏種子 這唯識論的基本常識

你靠「修」,就要將第七意識滅掉 修到第六意識就修不過了 第六意識在那裡起心動念 在那裡胡亂想

想來想去都是第六意識 你修不到第七意識了

第七意識若修掉,稱作阿羅漢 煩惱就沒有了

平時要怎麼煩惱都沒有

若還有煩惱就是第七意識還有啦 唯識論就這樣說

另外一種是靠無漏種子

讓祂反覆不斷的體會、反覆不斷的流露 透過諸法實相讓你看 不管看了解、不了解

一直看、祂會一直流露出來 到後來第八意識成大圓鏡智了 第七意識就會沒有了 第七意識若滅掉

沒煩惱,人生的看法就不相同

1

最後目的仍是一樣 要找到本體出來

謝謝,讓副會長泡茶 好、來…好… 真如找出來之後

你和你的分身融

唯识经典-大乘五蕴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唯识经典

大乘五蕴论

世亲菩萨造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诏译

如薄伽梵略说五蕴:一者色蕴,二者受蕴,三者想蕴,四者行蕴,五者识蕴。

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云何地界?谓坚强性。云何水界?谓流湿性。云何火界?谓温燥性。云何风界?谓轻等动性。云何四大种所造诸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无表色等。云何眼根?谓色为境清净色。云何耳根?谓声为境清净色。云何鼻根?谓香为境清净色。云何舌根?谓味为境清净色。云何身根?谓所触为境清净色。云何为色?谓眼境界,显色形色及表色等。云何为声?谓耳境界,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云何为香?谓鼻境界,好香、恶香及所余香。云何为味?谓舌境界,甘味、酢味、咸味、辛味、苦味淡味。

云何为所触一分?谓身境界,除四大种,余所造触,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云何名为无表色等?谓有表业及三摩地所生色等,无见无对。

云何受蕴?谓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乐谓灭时有和合欲,苦谓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谓无二欲。

云何想蕴?谓于境界取种种相。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名为诸余心法?谓彼诸法与心相应。彼复云何?谓触、作意

杨宗华经典语录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杨宗华《责任胜于能力》经典语录

杨宗华杨老师经典语录

●品牌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责任。企业需要树立品牌,个人也需要树立品牌。品牌建设从责任建设开始。

●人最不愿意承担责任,关键时刻,人最容易放弃责任、逃避责任!

●责任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分工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选择。责任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 一个没有责任、失去良心的企业,必然被客户抛弃;一个缺乏责任的行业,必然被社会抛弃!

● 品牌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责任。企业需要树立品牌,个人也需要树立品牌。品牌建设从责任建设开始!

● 时代危机的症结在于责任缺失!责任缺失的根源是趋利避害的人性未能得到合理引导。 ●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越大,提升能力的空间才能越大。责任是能力中的核心能力! ● 没有该不该承担责任,只有要不要承担责任!

●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弱者逃避责任,强者承担责任!

●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造就魅力。有魅力才有吸引力,有吸引力才能有成就! ● 太注重自我是人类痛苦的源头。

● 学会感恩是担当责任的基础;成功不是一种机会,而是一种选择!学会感恩,选择责任! ● 成功的方法大家都知道,但只有成功者去做了!

● 我爱我自己,但我绝不溺爱我自己。

● 世界上没有快乐的地方,只有快乐的人!

篇二:杨宗华语录—

唯识三十论讲话( 唯识三十论讲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唯识三十论讲话

日本 井上玄真

唯识三十论本颂

01、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为三 02、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03、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 04、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暴流,阿罗汉位舍 05、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06、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 07、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08、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 09、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 10、初遍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11、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12、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 13、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 14、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15、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 16、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17、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18、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辗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19、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

唯识学书目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唯识学书目

第一部分:

经籍

1.<解深密经>

2<楞伽经>>

3<大方广佛华严经>

4<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译)

5<阿毗达磨经>(未译)

6<厚严经>(未译)

以上唯识六经

论籍

l <瑜伽师地论>

l <显扬圣教论>

l <大乘庄严论>

l <集量论>

l <摄大乘论>

l <十地经论>

l <分别瑜伽论>

l <辨中边论>

l <二十唯识论>

l <观所缘缘论>

l <阿毗达磨杂集论>

l 《成唯识宝生论》护法

l 《大乘唯识论》世亲

l 《唯识论》世亲

释论

1<成论>释

l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

l 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

l 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l 窥基《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此上唯识三个疏)

l 窥基<惟识料简>,<唯识别抄>

l 智周<了义灯记>

l 灵泰<疏>抄>

l 如理<义演>

l 道邑<义蕴>

l 泰贤《成唯识论学记> 第二部分:

瑜伽行派研习参考书目(初步)

一、瑜伽行派论书及其释论

1、瑜伽师地论

唯识与中观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17
【bwwdw.com - 博文网】

三境与三量

(摘录于 南师讲述之《唯识与中观》)

我们现在先把这个《八识规矩颂》了解一下。第一首哦,「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所以有些同学我要你们背啊,觉得很痛苦。别说你们觉得背书痛苦,我的记忆力背书方法比你们都高明,当年背这颂也花很多时间,因为它不是诗很拗口。但不论用什么方法,必须把它背来。这个不像诗或好的文章,可用情感去背,很容易就背来。这个要用理性去背,要分析去背,你就背来了。所以往往看到似诗八句,你也像读诗一样??用感情去背,绝对背不来。

现在看下面注解。性境,比如现量,前五识哦,通三性。我们先拿现量这个名词来讲。唯识学有三量,这个「量」有三量,必须记住哦。「现量」、「比量」、「非量」。这三个量要记得。实际上还有个名称,三量以外还有「圣教量」,这圣人的圣,教育的教。这是三量。

我们晓得现量,量是个什么东西?量是逻辑上的一个观念,量是逻辑上的观念。勉强拿现在观念来讲范围,也可以说内含的意思。拿逻辑来比方,量是这么个意思。这个是眼睛当时的现量。等于照相机备好了个镜头,哦照相机会全显出来。这个叫现量。现量境。这个就呈现出来。好了我们晓得现量是这样。

(现量)

「现量」在唯识学上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17
【bwwdw.com - 博文网】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唐 仲 容

稽首唯识性, 满分清净者。 我今释彼说, 利乐诸有情。

一、 此论的形成与命名:

世亲菩萨作了《唯识二十颂》,并自作长行释之,名《唯识二十论》,以破外道小乘实有外境之邪执,而显唯识无境之妙理。其后又作《唯识三十颂》,未及作论而寿终。 安慧、护法等十大论师,奋力研究唯识,并为此颂作释;玄奘西游,一一取回以授窥基,基师一一折衷取舍,糅集众说,以释《唯识三十颂》而成论。此论依境、行、

果三分成立唯识妙义,故命名为《成唯识论》。此论显唯识理,圆明纯净,故又名《净唯识论》;又属解释《唯识三十颂》,故又名《唯识三十论》。

《成唯识论》造论的缘起和它命名的几个意义: 世亲菩萨本着无著菩萨的开导,对《摄大乘论》作释,《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建立赖耶缘起,而成立唯识学说的一种大乘论著。世亲菩萨释了《摄大乘论》后,继续作了《唯识二十颂》,这一个颂是以二十个颂子来显扬唯识的道理。他本人作了《唯识二十论》来说明外境非实有,内识变似外境,而愚夫执内识所变现的境为真实有,是识外别有之法,是谓“外境”。外道和小乘呢,不明白唯识道理,固执外境实有。世亲菩萨唾斥小乘外道实有外境的邪执,显扬唯识无境的道理,作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

——智者大师的唯识观(之一)

刘朝霞

内容提要:南北朝地论学派与摄论学派的思想属于广义的唯识学,影响了天台智者判教思想的形成,尤其真谛翻译的《大乘唯识论》的“别教”观念,对智者的“别教”教判影响很大。智者基本判唯识学思想为别教有门,既殊胜于通教,又稍逊于圆教,且不同于别教空门的三论思想。

关键字:唯识古学,别教,道种智

一、唯识古学概况及对天台智者的影响

唯识学经典和无著世亲兄弟的思想于南北朝时期传入汉地,形成了地论学派与摄论学派,其思想有别于慈恩系唯识学。吕澂以“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分别指称真谛学说与玄奘学说[1],本文的“唯识古学”则包括南北朝时期的地论学派北道、南道和摄论学派。

↗北道:菩提流支开创 ↗地论学派——

唯识古学—— ↘南道:勒那摩提开创 ↘摄论学派:真谛开创

古学各家的开创者都是来自西土的高僧,翻译经典是他们的主要活动,他们的学说随着经典的翻译、讲说而传布开来,而且,各家的立说,一般也是围绕一部或几部经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