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8课土地的誓言

“七下第8课土地的誓言”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七下第8课土地的誓言”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七下第8课土地的誓言”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七下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教学设计

安徽师范大学08级芜湖二中实习组——马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唐朝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知道莫高窟的艺术地位。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学习艺术类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归类与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艺术来源于现实这一基本道理,理解创新和继承的关系,知道艺德对艺术家的重要意义。认识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以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隋唐文化辉煌灿烂,成果丰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文化在科技以及文学方面的的成果,现在我们通过几个问题来复习一下: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赵州桥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都长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 《千金方》 是谁写的? 药王孙思邈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各有什么特点? 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杜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白居易——直白如话,通俗

人教版七下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本课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疆各族对唐朝恭敬有加;其中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是汉藏两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各民族友好交往为唐朝经济繁荣、文学发展和社会风气开放提供了条件。 二、课程标准

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知道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通过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图片

教师:讲述秦汉时期,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情况。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民族

政策,以及这种民族政策的效果。

(设计说明:学生在上册已经了解了各朝对少数民族

人教版七下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 .农业:引进许多农作物新品种中国历史上引进外国农作物的重要时期 (汉、宋、明清)

温故而知新· 农业经济

历史是什么?

—自古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半坡和河姆渡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

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 ( 粟)(水稻)▼商朝时有了五谷 (稻、黍、粟、麦、豆) ▼

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传入了

(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胡萝卜等 )▼北宋时引进了高产的水稻

(占城稻)

明清时期引入的农作物

想一想引进农作物的意义?①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 ②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 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 供更多的原料。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 .农业:引进许多农作物新品种中国历史上引进外国农作物的重要时期 (汉、宋、明清)

2 .手工业:①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②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③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明 代

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青花海水云龙瓷扁瓶

宣德 青花山形洗

清景德镇陶瓷“金银桃果瓶”

矾红彩藏草瓶 祭蓝釉锥把瓶

黄釉刻云龙纹碗 粉彩镂空六 角套瓶

清景德镇陶瓷制坯和入窑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 .农业:引进许多农作物新品种中国历史上引进外国农作物的重要时期 (汉、宋、明清)

2 .手工业:①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②丝织业中

川教版历史七下第21课《书法与绘画》word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十一课 书法与绘画(课题)

主备人 邓佑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书法家及其书法特点;了解阎立本、吴道子、张择端等绘画大师及其代表作。 2、过程与方法:比较书法中“颜体”“柳体”“赵体”的特点,通过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汉字及经过书法表现后的独特魅力,感受绘画艺术绽放出的夺目光彩,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增强对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 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和《清明上河图》 教学难点

书法和绘画的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一、提问:1、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开凿年代?艺术成就?艺术价值?历史地位? 2、云冈石窟的地理位置?开凿年代?艺术成就?艺术价值? 3、龙门石窟的地理位置?开凿年代?壮大的佛龛? 4、三大石窟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课 (一)、书法(板书) 1、隋唐时期书法的整体风貌(板书) 2、草书(板书) ①、代表人物(板书) ②、特点(板书) 3、楷书(板书) ①、代表人物(板书) ②、特点(板书) 4、宋代书法

人教版七下第七单元导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三历史复习 导学案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班级: 姓名:

【考点回放】

1.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及明清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及其意义。 2. 了解明清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 了解“闭关锁国”的表现及其影响。

4. 了解北京故宫、明长城,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及明清时期的文学、书法、

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考点梳理】

(一)明朝加强专制统治:(P88/P15) ★1.加强君权的措施: 人物 政治 思想文化 1.地方:废除 ,设 ;中央:废除 ,撤 明太祖 销 ,权分六部。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 手里。 1.内容: 2.设立 特务机构,由 直接指挥。 2.形式: 3.影响: 1. 年迁都 (目的: ) 明成祖 2.进一步强化 权,继续 ;增设 ,加强对臣民的监查。 ◎提示:

七下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松鼠

教学目标:

1、 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 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 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 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 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 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同法国的博物馆布丰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

二、 出示本课教学目标(略)

三、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随文指点生字读音。 四、 理清作者思路 1、 先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2、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结合完成课皇思考和练习一,1、3题。 五、 分析课文内容 1、 分析第一部分,(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即“漂亮”、“驯良”、“乖巧”随文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2)结合读中提示,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这一题,明确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2—5小节内容排列的联系。 2、 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即第2自然段。 (1) 松鼠外形

七下第三单元生字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1、邓稼先

字音

1.鲜(xiǎn)为人知 2.鞠躬尽瘁(cuì)3.说(shuō)服 游说(shuì)4.热泪盈眶(kuàng)

5.夐(xiîng)6.殷(yān)红 7、锋芒毕露(lù)8、宰(zǎi)割 9、彷徨(páng huáng)

10、罗布泊(pō)

词形

1.锋芒毕露 2.妇孺皆知 3、慷慨淋漓 4、燕然勒功 5、马革裹尸 6、家喻户晓 7、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8、筹划 9、仰慕 10、署名 11、截然不同 12、难堪 13、孕育 14、蓬断草枯

15、签字

词义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到死才停止。鞠躬,小心谨慎的样子。

4.当之无愧:承受而没有愧疚。

5.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6.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7.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8.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孺,小孩。

9.阔别:长时间的分别。

10.热泪盈眶:热泪,因激动感动而流的眼泪。

11.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死于战

七(下)语文第8课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千阳县红山中学 新课程高效课堂—行动工具

八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设计 张雅利 审核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积累佳句。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李大钊:李大钊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李大钊的小品散文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坎镗的神韵,是他进行推翻旧世界的洪迈精神的反映,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篇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2.课文背景: 此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

七下第三单元生字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1、邓稼先

字音

1.鲜(xiǎn)为人知 2.鞠躬尽瘁(cuì)3.说(shuō)服 游说(shuì)4.热泪盈眶(kuàng)

5.夐(xiîng)6.殷(yān)红 7、锋芒毕露(lù)8、宰(zǎi)割 9、彷徨(páng huáng)

10、罗布泊(pō)

词形

1.锋芒毕露 2.妇孺皆知 3、慷慨淋漓 4、燕然勒功 5、马革裹尸 6、家喻户晓 7、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8、筹划 9、仰慕 10、署名 11、截然不同 12、难堪 13、孕育 14、蓬断草枯

15、签字

词义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到死才停止。鞠躬,小心谨慎的样子。

4.当之无愧:承受而没有愧疚。

5.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6.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7.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8.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孺,小孩。

9.阔别:长时间的分别。

10.热泪盈眶:热泪,因激动感动而流的眼泪。

11.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死于战

(人教版)七下:第10课《木兰诗》课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0 木兰诗

花木兰简介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 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

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本文所用的修辞格。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脉络。 4.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品简介】《木兰诗》又叫《木兰辞》,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北朝 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这是当 时北方民族的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 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的

代表。“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木兰诗》反映的历史背景应该 是和北魏与柔然之间发生的长期战 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经常骚扰北

魏。木兰出征路线,离家渡过黄河后,经过黑山、燕山。这次出击柔 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在北

魏十多年的经营下,到这时才结束了从304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黄河流 域的战乱,中国北部重新统一。木

兰参加了这次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

重点词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织布机的声音。 ①唧唧: ②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