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教学设计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作者姓名 学科 教材版本 上课时间 王娜娜 数学 鲁教版 学校 年级/班级 课时名称 学生人数 单元学习概述: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世界中,周围大量存在的是空间图形。因此图形与几 何的学习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目 标,而“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 其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展开图之间的转化”是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 本章教科书设计了 4 节内容。第 1 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简单的几 单元背景 何体以及通过观察得出这些几何体的部分性质,并揭示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接 下来对于几何体的研究和认识,教科书采用了化归的方法,将几何体转化为平面图形,从 平面的角度去研究几何体。为此,教科书从三个方面入手,它们分别是:第 2 节“展开与 折叠” 、第 3 节“截一个几何体”和第 4 节“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本教学设计的内 容为第 2 节“展开与折叠”的第一课时(探究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 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 初一 1、2 班 展开与折叠
“展开与折叠”是继“丰富的图形世界”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 序中起着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
1、、课前每人准备一个或多个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要求把每个相对的面用相同的颜色涂上。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预学案: 1、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长方体相对的面是( )的( )形。长方体的棱分为( )组,每组( )条棱长度相等。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叫做( 、 、 )。 2、正方体的特征,它和长方体的联系。 导学案: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礼物,使用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漂亮的包装盒。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漂亮的包装盒是怎样制作的呢?
师提出: 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使它铺成一个平面。 展示包装盒的制作过程。
师小结:像这样由长方体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 的展开图。 (二)自主探索长方体展开图,总结规律。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按不同的方式展开。注意: 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把边上重叠的部分剪去。 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首先是各自独立完成,再以小组为单位,组内相互交流,看看
正方体展开图相关题型
第一帖 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正方体展开图相关题型
常考题型1---正方体的展开图
分类型记忆:
1-4-1型共有6种;2-3-1型共有3种,3-3型共有1种,2-2-2型共有1种; 同学们除了展开图形的形状外还需记忆:
图中相同颜色部分表示相对的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关于哪个面与哪个面相对,我们一定要记牢了,因为在考察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时候会经常考到。
如果实在记不得哪个面与哪个面相对,我们可以采用标六面的方法:
① 先找小正方形比较密集部位的中心位置处的小正方形将其标记为下面,
②在此基础上,将展开图形还原成立体图形并将上、前、后、左、右给标到其他的小正方形上.
如此,我们就能轻而易举的知道相对的两个面是哪两个面。如下图所示
左后
下右
前上
将正方体按照标六面的方法正确标出六个面之后,下面的解题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小菜
一碟了。
同学们可以试着用这个方法去做一下下面这写题
一、选择题
1、右图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有( )个
A、2个 B、3
个 C、4个
D、5个
2、下列哪个正方体的展开图不可能如图所示图形( )
A. B. C. D.
3、下列选项中是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
正方体展开图巧记口诀及解释
6个相连的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经折叠能否围城正方体问题,是近年来中考常考题型。同学们在学习这一知识时常感到无从下手,现将确定正方体展开图的方法以口诀的方式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正方体盒巧展开,六个面儿七刀裁。 十四条边布周围,十一类图记分明: 四方成线两相卫,六种图形巧组合; 跃马失蹄四分开;两两错开一阶梯。
对面相隔不相连,识图巧排“7”、“凹”、“田”。 现将口诀的内涵解释如下:将一个正方体盒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需剪7刀,故平面展开图中周围有14条边长共有十一种展开图:
工具/原料
?
剪刀,制作正方体
方法/步骤
1. 1
四方成线两相卫,六种图形巧组合
2. 2
跃马失蹄四分开
3. 3
两两错开一阶梯
4. 4
对面相隔不相连
5. 5
识图巧排“7”、“凹”、“田”
END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学生在低年级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本节课就是要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继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体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直观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关系。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教学模型;每生带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
1.学生自我介绍,师生对话。
2.师:同学们,今天有新老师和你们上课,猜一猜老师会对你们有什么要求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把这节课的要求写在了这张纸上,学生齐读。(投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勤于思考、勇于
正方体教学设计
第1篇:正方体的教学设计
导语: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关于正方体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刚接触的同学来讲是很难理解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正方体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正方体的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工具
正方体纸盒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长方体,请学生用语言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2.看上图,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引导学生想象导入新课。
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
4.像这样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就是正方体。(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
二、运用旧知的迁移,概括正方体的特征。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板书:面、棱、顶点)出示例3。
2.组织学生根据正方体实物尝试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3.对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
三、观察、讨论理清长方体和
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判断技巧课件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地判断技巧
我们知道,同一个立方体图形,按不同地方式展开得到地平面展开图形一般是不一样地。常见地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究竟有几种不同地形状呢?
同学们一定熟悉这样一种操作:把一个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6个小正方形,剪去角上四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无盖地正方体纸盒,其中五个面按习惯不妨记为下、左、右、前、后,如图一。
好啦!现在只要把刚才剪去地一个小正方形作为“上”面,就可拼成一个正方体。作为正方体平面展开图,这个“上”应该和图1(1)中哪个面拼接在一起呢?观察图1(2),知“上”和前、后、左、右任一个面拼接都行(这四种拼接看作同一种情形),不妨和“后”拼接在一起,如图2。
根据上和下、左和右、前和后相间隔这一规律,现在我们把图2中地“左”或“右”平移,可得图3~图7五种情形
。
平移图2中地“前”,可得图8;再平移图8中地“左”,可得图9、图10;把图10中地“上”向左平移,得图11;若移动图8(或图9、图10)中地“左”,又可得图12。
2
对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地11种情况,为加深记忆,可编成如下口诀:一四一呈6种,一三二有3种,二二二与三三各1种,展开图共有11种。
3
【教案】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1.2.1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概念.
2.会在简单的情况下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3.会画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展开,展成平面图形;
难点: 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将一个正方体展成平面图形,并用语言描述其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形状的盒子.将纸盒完全展开后形状是怎样的?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吗?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1、教师布置活动任务: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看看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注意强调在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它面相连。
2、学生分组进行裁剪,教师巡视。并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
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
3问: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
学生讨论得出分为4类:
第一类,分三排,有三种情形:中间为四个,两侧各一个,共六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学反思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长方体、正方体的比本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如下几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在复习长方形、正方形时,就利用课件出示: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很快得出房屋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在初步认识长方体时,先直接抛出问题“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通过拿实物,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习材料源于现实生活时,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二、练习实际,感受数学
本节课开始由“房屋由哪些平面图形的组成”的录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再出示立体图形导入新课。练习中,让学生寻找教室中的长方体,这些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学时学生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进行灵活应用。当学习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时,对学生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在课中,我一直强调学生将语句表达完整,这对于提高低段聋哑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帮助的。
三、让学生在操作中领悟
长方体分为两种,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这个比较简单;还有一种是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所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反思 康巧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教具准备 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墨水瓶盒等,课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学生说) 不错,那谁来说以说它们当中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边叙述,边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中的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新授1、老师今天带来了长方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正方体)。 2、还记得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的一些方法吗?谁愿意来给老师说说? (学生说: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 ??)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要看一下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现在请仔细观察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我请。。。。。。(学生说)
3、说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