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要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要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要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要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总结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则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则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

九年级化学知识要点: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小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

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

九年级化学知识要点: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小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

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要点复习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要点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

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

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

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

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

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

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

的杰出成就。

XJT2013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要点梳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实验

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 (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 砝码(先大后小)

(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

(a)酒精灯的使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 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 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 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6、 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原子、离子、分子 (一)原子 1、原子的结构 质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 (H原子不含中子)

原子 核外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个数关系: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总数

-27

质量关系:一个质子质量≈一个中子质量≈1.67╳10kg≈1836个电子的质量。 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 原子质量≈原子核质量 (1)原子质量

原子质量=原子核质量+核外电子总质量=质子总质量+中子总质量+核外电子总质量 (2)近似原子质量=原子核质量=质子总质量+中子总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A(r)

A(r)?一个r原子的质量一个r原子的质量? -27一个碳-12原子质量1.66?10kg12意义: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一个原子质量的多少成正比;

②不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 ③相对质量之比等于真实质量之比。(这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4)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A(r)??一个r原子的原子核质量一个r原子的质子质量?中子质量?-27一个碳-12原子质量1.66?10kg12 1.66?10kg-27?A?m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元素 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课题3 元素

【学习目标】

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9—P60,完成下列各题:

1.元素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2.在地壳中含量相对较多的元素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而生物体内

(包括人体)排在前三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 。

4.元素符号由1—2个字母组成。它们的大小写方式是 _____________ 。

5.元素符号都能表示两个意义。以元素符号Fe 为例⑴(宏观)表示 ________ ⑵

(微观)表示 __________。某些符号还能表示第三个意义(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

或固态非金属),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如Fe 还能表示⑶ _______

九年级上册化学周周清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九年级上册化学周周清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煤作燃料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干冰作制冷剂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2.下列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

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A.冰水共存物、干冰、然气

C.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液态氧 D.氯化钠、酒精、水银

4.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5.欲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