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蛛网模型典型例题及答案
“数学建模蛛网模型典型例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数学建模蛛网模型典型例题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数学建模蛛网模型典型例题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建模典型例题
一、人体重变化
某人的食量是10467焦/天,最基本新陈代谢要自动消耗其中的5038焦/天。每天的体育运动消耗热量大约是69焦/(千克? 天)乘以他的体重(千克)。假设以脂肪形式贮存的热量100% 地有效,而1千克脂肪含热量41868焦。试研究此人体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 问题分析
人体重W(t)随时间t变化是由于消耗量和吸收量的差值所引起的,假设人体重随时间的变化是连续变化过程,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在△t时间内体重W的变化值列出微分方程。
二、 模型假设
1、 以脂肪形式贮存的热量100%有效
2、 当补充能量多于消耗能量时,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贮存 3、 假设体重的变化是一个连续函数 4、 初始体重为W0
三、 模型建立
假设在△t时间内:
体重的变化量为W(t+△t)-W(t);
身体一天内的热量的剩余为(10467-5038-69*W(t)) 将其乘以△t即为一小段时间内剩下的热量;
转换成微分方程为:d[W(t+△t)-W(t)]=(10467-5038-69*W(t))dt;
四、 模型求解
d(5429-69W)/(5429-69W)=-69dt/41686 W(0)=W0 解得:
(-69t/41686)
5429-69
高考物理板块模型典型例题+答案 - 图文
1
1.(8分)如图19所示,长度L = 1.0 m的长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m1 = 1.0 kg,A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 0.04.在A的右端有一个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现猛击A左侧,使A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υ0 = 2.0 m/s.B的质量m2 = 1.0 kg,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0.16.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2.
(1)求B在A上相对A滑行的最远距离;
(2)若只改变物理量υ0、μ2中的一个,使B刚好从A上滑下.请求出改变后该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求出一个即可).
v0 B A
L
图19
2、(8分)如图13所示,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4.0kg、长
度L=2.0m的木板,在F=8.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0=2.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m=1.0kg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g=10m/s2)
(1)若物块与木板间无摩擦,求物块离开木板所需的时间;(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若物块与木板间有摩擦,且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求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后,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停止运动。
3.(2009春会考
数学建模实验答案 - - 数学规划模型二
实验05 数学规划模型㈡(2学时)
(第4章 数学规划模型)
1.(求解)汽车厂生产计划(LP,整数规划IP)p101~102
(1) (LP)在模型窗口中输入以下线性规划模型
max z = 2x1 + 3x2 + 4x3 s.t. 1.5x1 + 3x2 + 5x3 ≤ 600
280x1 + 250x2 + 400x3 ≤ 60000
x1, x2, x3 ≥ 0
并求解模型。
★(1) 给出输入模型和求解结果(见[101]):
model: TITLE汽车厂生产计划(LP); !文件名:p101.lg4; max=2*x1+3*x2+4*x3; 1.5*x1+3*x2+5*x3<600; 280*x1+250*x2+400*x3<60000; end (2) (IP)在模型窗口中输入以下整数规划模型
max z = 2x1 + 3x2 + 4x3 s.t. 1.5x1 + 3x2 + 5x3 ≤ 600
280x1 + 250x2 + 400x3 ≤ 60000
x1, x2, x3均为非负整数 并求解模型。
LINGO函数@gin见提示。
★(2) 给出输入模型和求解结果(见[102]模型、结果):
model: TITLE汽车厂生产计划(IP); 1
!文件名:p102.lg4; max=2*x1+3*x2+4*x3; 1.5*x1+3*x
数学建模实验答案 - - 数学规划模型二
实验05 数学规划模型㈡(2学时)
(第4章 数学规划模型)
1.(求解)汽车厂生产计划(LP,整数规划IP)p101~102
(1) (LP)在模型窗口中输入以下线性规划模型
max z = 2x1 + 3x2 + 4x3 s.t. 1.5x1 + 3x2 + 5x3 ≤ 600
280x1 + 250x2 + 400x3 ≤ 60000
x1, x2, x3 ≥ 0
并求解模型。
★(1) 给出输入模型和求解结果(见[101]):
model: TITLE汽车厂生产计划(LP); !文件名:p101.lg4; max=2*x1+3*x2+4*x3; 1.5*x1+3*x2+5*x3<600; 280*x1+250*x2+400*x3<60000; end (2) (IP)在模型窗口中输入以下整数规划模型
max z = 2x1 + 3x2 + 4x3 s.t. 1.5x1 + 3x2 + 5x3 ≤ 600
280x1 + 250x2 + 400x3 ≤ 60000
x1, x2, x3均为非负整数
1
并求解模型。
LINGO函数@gin见提示。
★(2) 给出输入模型和求解结果(见[102]模型、结果):
model: TITLE汽车厂生产计划(IP); !文件名:p102.lg4; max=2*x1+3*x2+4*x3; 1.5*x1+3*x2+5*x3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及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参考资料
综合知识讲解第一章应知应会知识点
2.1代数篇
一数与式
(一)有理数
1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的定义与应用
3相反数
4倒数
5绝对值
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7有理数的运算
(二)实数
8实数的分类
9实数的运算
10科学记数法
11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12平方根与算术根和立方根
13非负数
14零指数次幂负指数次幂
(三)代数式
15代数式代数式的值
16列代数式
(四)整式
17整式的分类
第 1 页共56 页
初中数学参考资料
18整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
19幂的有关运算性质
20乘法公式
21因式分解
(五)分式
22分式的定义
23分式的基本性质
24分式的运算
(六)二次根式
25二次根式的意义
26根式的基本性质
27根式的运算
二方程和不等式
(一)一元一次方程
28方程方程的解的有关定义
29一元一次的定义
30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二)二元一次方程
32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3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3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三)一元二次方程
36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37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38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根的判别式
39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四)分式方程
第 2 页共56 页
初中
数学建模 人口模型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摘要
针对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乡村人口城镇化的新特点,我们基于LESLIE 矩阵,着重考虑城镇与乡村间的人口迁移及女性人口比例变化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经过两次改进建立了便于计算机求解的差分方程模型,对我国2005年以后45年的人口增长进行了预测。随后利用时间段参数设置法,对差分方程模型又进行了一次改进。然后运用等维灰色系统预测法对该差分方程模型的中短期预测进行了检验,同时根据2001年人口基本数据运用此模型对2001年~2005年进行了预测,并用实际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
我们将预测区间分为2006~2020年、2021~2035年、2036~2050年三个区间,以量化短期、中期与长期。通过调整模型中相关参数及输入条件,定量地分析了男女性别比例、老龄化和乡村人口城镇化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变化不明显,将在短期内维持基本不变,老龄化进程在15年内在上升了8个百分点,人口扶养比持续升高,这将加重我国的人口压力,乡村人口城镇化水平进展缓慢;从中期来看,总人口性别比将保持在1与1.1之间,老龄化进程将呈线性增加趋势,乡村人口城镇化水
高考数学典型例题整理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以下方法: 1、定义法
(1)椭圆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r1+r2=2a。第二定义中,r1=ed1 r2=ed2。 (2)双曲线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r1?r2?2a,当r1>r2时,注意r2的最小值为c-a:第二定义中,r1=ed1,r2=ed2,尤其应注意第二定义的应用,常常将 半径与“点到准线距离”互相转化。
(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而此定义的作用较椭圆、双曲线更大,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
2、韦达定理法
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3、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1,y1),B(x2,y2),弦AB中点为M(x0,y0),将点A、B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
技能部分20道典型例题及答案
1.对某市的一个幼儿园进行膳食调查发现,该幼儿园食堂某日的三餐能量比为:早餐20%,午餐40%,晚餐40%;早餐有40名儿童就餐,午餐有30名儿童就餐,晚餐有20名儿童就餐,共食用馒头2800g.米饭4.2kg。请计算每人日馒头、米饭的摄入量各为多少?
【答案】
解:总人日数为40×0.2+30×0.4+20×0.4=28(人日)
平均每人日馒头摄入量为:2800g÷28=100g 平均每人日米饭摄入量为:4.2×1000÷28=150g
答:每人每日馒头的摄入量为100克;每人每日米饭的摄入量为150克。
2.北京某商场的职员全部为中等体力活动水平的人群,其中男30人(RNI为2400kcal),女40人(RNI为2100kcal),粳米和蛋白质的人均摄入量分别为270g/(人·日)和70g/(人·日),求该人群的标准人粳米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答案】
解:(1)计算折合系数因为标准人的消耗能量为2400kcal
女性折合系数为:2100÷2400=0.875 男性折合系数为:2400÷2400=1
(2)计算混合系数(折合标准人系数)为(各类人的折合系数×人日数之和)÷总
人日数混合系数是:(1×30+0.875×40)÷(30+40)=
数学建模(模型)概述(上)
教 案
课题 名称 第一节 数学建模(模型)概述(上) 进 度 时 数 2 教学目标 应知应会重点难点本课程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 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 简单数学模型的分析 数学模型概念的理解 数学模型的建立 讲授 教学教学资源 内容 教材 教具 时间分配 30’ 15’ 45’ 教材分析教学方法 一、数学模型的概念 二、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实例 实例分析、求解 第一节 数学建模(模型)概述 教学后记作业
1
内容 备 注 第5章 数学建模简介 最近几十年,随着各种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正以其神奇的魅力进入各种领域。它的功效显著,其解决问题的卓越能力甚至使它渗透到一些非物理领域,诸如交通、生态、社会学等。数学作为一种“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新的形式下,大学的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改革。为了使毕业生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能够较好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数学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只为了教会学生们一些数学的定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样运用手中的数学武器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这便是数学建模这门课程的目的。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数学建模正日益焕发出其独特的魅力。 第一节 数学建
数学建模 医院评价模型
2010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LI 2.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