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物质的构成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举一反三)

2、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

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

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物质的构成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举一反三)

2、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

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

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三章教案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二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 2、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方法:实验探究 【教具学具准备】烧杯、量筒、水、品红、浓氨水、酒精 课时:二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 (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2、讲授新课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dsadasdsadasd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等。

5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巨大贡献。

(空气)

1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分成原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

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

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

第三章word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章 word

1、Microsoft Office 2003包含的组件: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 2003、动态表单软件InfoPath 2003、电子邮件管理软件Outlook 2003、桌面排版软件Publisher 2003。

2、字处理软件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有文字处理系统WPS、字表编辑软件CCED,文书编辑系统Word Star等,Word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Windows环境下的字处理软件。

3、Word 2003的主要功能:式设计与打印,新增功能包括支持XML文档、支持手写设备等内容。

4、Word 2003的启动和退出:

启动(1)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 →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2)双击桌面已建立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winword.doc)

(3)双击已建立的Word文档。

(4)单击“开始”→“运行”→winword.exe

退出(1)单击Word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4、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属于碳单质。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2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六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两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三个可能改变

微观:分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

⑴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量的意义:a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b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点燃 例如:以2H2+O22O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点燃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初三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本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 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 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漏斗 滴管 集气瓶 水槽 铁架台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