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
“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宋代经学诠释与宋儒对“文章之弊”的批评
宋代经学诠释与宋儒对“文章之弊”的批评
李丽琴
导 言
“文章之弊”在宋代成为一个问题。1一直以来,学界论及宋儒对“文弊”的讨论,或以“文艺排斥”定论,2或以“学士文人歧为文哲二途”为由,3对宋儒的“文弊”问题的讨论予以批评和否定。4论及“文弊”问题的提出原因,学者们普遍认为,理学家们从自己的哲学主张和理学倾向出发,5视文章为小伎,并由此否定了文学的社会作用与自身价值。6
但是,我们发现,即以朱熹而言,其作为理学之集大成者,同时于文学有三大著作:《诗集传》、《韩文考异》和《楚辞集注》,又有千余首诗、十多首词行世,其间还不乏花间词手笔。这样,仅以文哲分途解释宋儒的“文艺排斥论”,显然不够周全。钱穆论及朱熹的《楚辞集注》时曾特意指出:“朱子一生最后绝笔,实为其修楚辞一段,此则后人少所述及,尤当大书特书,标而出之,以释后人群认为理学家则必轻文学之积疑。”7那么,对于宋儒“文章之弊”的批评缘由,当作怎样的理解呢?
我们注意到,宋儒所谓“作文害道”论的提出,8其关注点实在于“文”与“道”的关系问题。程颐明言:
古之学者一,今之学者三,异端不与焉。一曰文章之学,二曰训诂之学,三曰儒者之学。欲趋道,舍儒者之学不可。今之学者有三弊:一溺于文章,二牵于训诂
第2章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THOUGHTS AND THEORY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演进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演进管理思想的演进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古典学派(科学管理& 行政理论)
新古典学派
行为学派
计量学派
程序观点、系统理论
权变理论分工
工
業
革
命
管理思想之架构
分工 计量学派 科学管理
整合 (程序、系统、权变) 行政理论
行为学派 新古典派(人文)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理论演进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演进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管理理论的新
发展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演进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兴起行为科学的产生
管理理论丛林
目录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理论演进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演进工业化以前的组织管理
通过血缘关系、亲情和家规来管理家庭事务
家庭通过严格的等级纪律和权力结构,管理军队军队
依据国家法规,依靠军队力量,实施国家统治政府
按照教义,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经典诠释及其意义【比较经学】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经典诠释1及其意义——
以利安当《天儒印》为例
吴莉苇
内容提要:传统的文化交流观念通常期待外来文化能够在本文化的学统之下理解本文化及相关经典,并惯于以外来者理解了多少、正解了多少、曲解了多少作为判断外来者之文化态度、交流策略、学习能力的标准。这样的观察视角往往会忽略或轻视文化交流或文化撞击中产生的一些新事物的价值。然而,产生新事物其实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功能和重要议题,在讲求“跨越”和“多元”的今天,有必要正视或重新定位那些(以传统为模型而衡量之)看似不经或不准确的事物,并以此为契机思考,经典或传统的时代性价值该如何呈现,经典或传统的再生空间该如何构筑。利安当的《天儒印》竭力用天主教的一神论、道德观、礼仪含义及人类由来说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的一些格言,使之成为天主教观念的注脚,因此正是思考跨文化诠释议题的良好个案。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经典诠释,传教士
一、引言
作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一向是来华耶稣会士的必修课,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四书”的西文译本,而以1687年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出版的拉丁文本《中国哲学家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最为
产权与民主的演进
产权与民主的演进:农村政治控制的变化
1
财产权和民主是任何社会的两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在社会制度的变迁中,财产关系制度和政府制度均是内在因素,二者处于共同的演进过程之中。(J.罗马塞特,1992:236页)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科学的揭示了这两种制度在演进过程中的相关性。然而,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的文献亦比比皆是。
今天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长久以来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传统关于产权与民主的演进关系上存在诸多谬论。在经济学说史中,财产权一直被看作外在原因,经学家们一直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财产权引起的后果上。同时在分析政府制度对效益的作用时,也把政府制度作为外在因素,而只注意政府干预的结果。这两个传统受到了现代产权经济学和新经济史的挑战。「1」管如此,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很少考虑财产权的变迁对民主的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在政治学的传统中,人们对民主的关心仅停留在伦理哲学和具体的民主制度这一层面上,而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作为民主的社会基础的财产关系。当人们在经济学和政治学这两种传统下来研究社会的产权与民主之演进时,则走得更远,往往认为有效的产权安排就是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私人财产权,而真正的民主制度只有建立在私人财产权之上才是可能的。
当这
宋代
宋代名词解释
*戏文—— 戏文是在杂剧和南方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戏曲形式。
西昆体--西昆体因杨亿编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为北宋初年出现的一个诗派。其代表人物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这个诗派取法唐代的李商隐,要求抒写诗人内心世界和追求形式的华美,注重音节的铿锵,词采的精丽,又喜用典故,力图表现才学功力。浮艳是西昆体的大病。这个诗派散文的风格与诗相同,也称西昆体。
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三苏——三苏是指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散文家。苏轼的散文自由之至,自然之至,而又极富变化。无论论说文、记叙文、杂文、散文赋,均多佳作。他的词在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苏洵的成就主要在政论文;苏辙也以政论文见长。
*苏门四学士——北宋后期的作家几乎无不受到苏轼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在诗歌方面影响很大,他的诗论颇引人注目。秦观是元佑时期主要词作家,词不仅情辞得兼,而且又合乎音
列宁关于苏俄农村政权建设思想的演进
列宁关于苏俄农村政权建设思想的演进
许蓉
[内容提要]1917年10月至1918年5月,列宁提出在农村建立由农民掌握全部地方政权的农民代表苏维埃。1918年6—11月,列宁提出在农村建立贫苦农民委员会,其特点是:斗争目标的明确性,即团结贫农和中农开展反抗富农的斗争。1918年底,列宁提出在农村建立新型的农村苏维埃组织,其特点是:人民性,即要求工农群众参加并监督农村苏维埃机关的工作;实践性,即要求农村苏维埃机关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列宁,苏俄,农村政权,
[分类号]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505(2010)02-0195-04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在他看来,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能否在农村得以落实,而且也关系到苏维埃政权在整个俄国的巩固与发展,因此,列宁就此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思想观点。由于十月革命后俄国农村的发展区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经济政治任务有所不同,列宁关于农村政权建设的思想在各个阶段上也有所不同。研究这一问题,探索其演进的原因,对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1917年10月至1918年5月,在俄国的农村,农
列宁关于苏俄农村政权建设思想的演进
列宁关于苏俄农村政权建设思想的演进
许蓉
[内容提要]1917年10月至1918年5月,列宁提出在农村建立由农民掌握全部地方政权的农民代表苏维埃。1918年6—11月,列宁提出在农村建立贫苦农民委员会,其特点是:斗争目标的明确性,即团结贫农和中农开展反抗富农的斗争。1918年底,列宁提出在农村建立新型的农村苏维埃组织,其特点是:人民性,即要求工农群众参加并监督农村苏维埃机关的工作;实践性,即要求农村苏维埃机关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列宁,苏俄,农村政权,
[分类号]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505(2010)02-0195-04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在他看来,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能否在农村得以落实,而且也关系到苏维埃政权在整个俄国的巩固与发展,因此,列宁就此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思想观点。由于十月革命后俄国农村的发展区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经济政治任务有所不同,列宁关于农村政权建设的思想在各个阶段上也有所不同。研究这一问题,探索其演进的原因,对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1917年10月至1918年5月,在俄国的农村,农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宋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梅尧臣、苏轼、黄庭坚
3、叶夑《原诗》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答:“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第一: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的新命题,更强调“道”的第一性,而文仅仅是一种负载工具。
第二:“文以载道”的思想在宋代占据着统治地位。
第三:“文以载道”说其实是一种价值观,它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上。这种观点如果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虽然对于大多数宋代文学家来说,在强调“道”的同时,并未放松对“文”的追求。但宋代诗文的说教显然比唐代浓厚,这不能不归咎于“文以载道”说的流行与影响。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答: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最终的成就却超过了唐文。 第一:“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古文作家出于宋代。
爱的诠释
篇一:爱的诠释
男人的担当,就是美
我喜欢边爱边写诗,写出的诗是那么的灵动和完美,这也是一种幸福的自由享受。
我喜欢诗情画意的生活,是男人,就要有男人的个性,有阳刚之气的美,有雄壮而勃发爱的力。这是男人所必备的个性,在爱中升华,在爱中得到女人的尊重。
想放松的时候我就放松,在美丽的爱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把快乐和美丽融合在一起,去追加自己的幸福。在幸福中陶醉,那么的歇斯底里的,开诚布公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给自己一些美丽的慰安,就象那首美丽的诗就写在床头,顺手就拿起来念读吟咏那也是一种享受,那也是爱的幸福所在。
我总是与众不同,想做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打扰,安安静静的去做,做我想做的事情。快乐的时候我就快乐,悲伤的时候我就悲伤,从不把自己的失落当成一种落魄,而是当成一种勇气和快乐,在爱中释解和升华。男人就要有个性和担当,不要婆婆妈妈,要有骨气。
是男子就要有男子样,叫女人看了喜欢。给女人一个喜欢的理由,在男人的身上有一种阳刚之美的安全感,不要造作,也不要卑贱,要做一个真正的自我,用全新的理念和爱来生化自己,叫自己在女人面前更有尊严。所以女人欣赏的是男人的个性和其貌不扬的外表,但女人更喜欢男人的阳刚之气和内在的美,因为在这美丽中,女人会在其中领略到一种说不出的美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所谓“雅”,指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
宋代文学的繁兴与其“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相关 大大增加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 由政府兴办培养人才的学校 给士大夫很高的政治待遇
北宋古文运动:晚唐五代艺术趋向唯美和娱情,文字讲究骈俪,内容多游冶艳情,宋仁宗即位后士大夫要求革新的要求高涨,改革文风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欧阳修主盟文坛后,使古文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西昆体是北宋建国半个世纪后在馆阁文人中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主要特点是:取材于翰林院文士的日常生活和个人雅趣,多为唱和之作,标榜仿效李商隐,流香艳于行间。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主张革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病逝于徐州。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