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控制化学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
“能控制化学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能控制化学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能控制化学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反应装置的控制plc设计
成 绩 评 定 表
学生姓名 王哈哈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评 语 组长签字: 班级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 化学反应装置的 控制设计 成绩 日期 20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 院 学生姓名 课程设计题目 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 1.设计内容: 1) 完成《课程设计指导书》所要求的控制; 2)可以手动和自动控制。 2.设计要求: 1)画出端子分配图; 2)设计顺序功能图; 3)设计并调试PLC控制梯形图; 4)设计说明书。 机械工程学院 关文城 专 业 机械师及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学号 化学反应装置的控制设计 1201012207 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1)理解题目要求,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1天 2)PLC梯形图设计与调试 4天 3)说明书撰写 1天 4)答辩 1天 指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说课稿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说课稿
当阳市实验中学 夏红
★教材和学情分析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复分解反应规律的应用贯穿第十和第十一两个单元,是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基础,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点集中,学生极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学习,可弱化遇到的各个难点。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既巩固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又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着眼点,是学好第十和第十一单元的关键。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 教学目标
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会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教学重、难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归纳、总结出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进而认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复习引入、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引导记忆、习题巩固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定义:AB+CD=AD+CB
2.复习盐的化学性质,并以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来 3.
根据复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教学设计]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1、2课时)?一、教材分析:
前面的学习,主要讨论了化学反应的两大特征,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能量的变化。本节教材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人类要利用和控制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如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本节内容是对前面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本节教材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第二部分: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教材又设置新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发现化学反应限度问题,经过对该问题的再认识,逐步形成了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并以上述观点为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计思路:
?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其设计的教学指导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第3章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3-1】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 2N2O5(g)(2) SiCl4(l)(3) CaCO3(s)(4) ZnS(s)解:(1)K??4NO2(g)+O2(g)
+2H2O(g)CaO(s)2H+(aq)
SiO2(s)+CO2(g) Zn2+(aq)+4HCl
++H2S(g)
(pNO2/p?)4(pO2/p?)(pN2O5/p?)2(pHCl/p?)4(2)K? ??2(cSiCl4/c)(pH2O/p)?(3)K?pCO2/p (4)K????(cZn2?/c?)(pH2S/p?)(cH?/c?)2
⊙
mol-1,其他物质△fG⊙的查附录二。求下列反应【3-2】尿素CO(NH2)2(s)的△fG =-197.15kJ·
在298K时的K:CO2(g)+2NH3(g)⊙
H2O(g)+CO(NH2)2(s)
解:?rG? = -197.15 + (-228.6) – 2?(-16.5) – (-394.4) = 1.65 (kJ/mol)
1.65?103 = -8.314?298lnK?, K? = 0.514
【3-3】 673K时,将0.025molCOCl2(g)充入
《基础化学实验》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考察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学习反应级数的实验测定方法
3. 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预习作业】
1. 完整地写出本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活化能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的实验流程图,并在流程中标注上测定的实验条件及保证实验准确度所采取的措施及缘由。
2. 本方法还有改进的地方吗?极限性在那里?那些操作或实验条件会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那些可以忽略?
3.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能否借助仪器监控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预习时通过查阅文献至少写出其中一种,并给出设计思路。
【实验原理】
在水溶液中(NH4)2S2O8氧化KI的反应如下:
(NH4)2S2O8 + 2KI = (NH4)2SO4 + K2SO4 + I2 或 S2O82- +2I- = 2SO42- + I2 (1)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其反应的平均速率可以表示为: v =
?[S2O8?t2?
]= k [S2O82-]m[I-]n
为了测定反应速率,我们必须测定在?t时间内[S2O82-]浓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酶》教学设计
安阳市实验中学
刘丽红 Jr7604060@qq.com
二零一二年三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酶”是本模块中充分体现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课。本节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结合科学史进行分析和讨论,力求在学生认识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与旧教材的呈现方式相比,本节多了几分人文,几分生动,几分探究,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酶的发现;理解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执着追求真理的意志 。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这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重要基础。
2、控制自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这是课标中要求的重要实验能力,也是各级考试中考查的重点。
教学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该部分知识较抽象。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比较弱,往往不得要领。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启发学生积
极思考,逐步从常识走向科学,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酶》教学设计
安阳市实验中学
刘丽红 Jr7604060@qq.com
二零一二年三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酶”是本模块中充分体现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课。本节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结合科学史进行分析和讨论,力求在学生认识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与旧教材的呈现方式相比,本节多了几分人文,几分生动,几分探究,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酶的发现;理解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执着追求真理的意志 。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这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重要基础。
2、控制自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这是课标中要求的重要实验能力,也是各级考试中考查的重点。
教学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该部分知识较抽象。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比较弱,往往不得要领。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启发学生积
极思考,逐步从常识走向科学,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
实验7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实验7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原理,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率,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的活化能;
2.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水溶液中,(NH4)2S2O8和KI发生以下反应:
S2O82????????→??SO42????3????????????????????????????????????????
这个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用下式表示:
2??c(S2O8)2?v??kca(S2O8)cb(I?)
?t式中Δc(S2O82?)为Δt时间内S2O82?浓度的变化,a、b为反应级数,k为反应速率常数。为了测定(NH4)2S2O(过二硫酸铵)和KI反应的速率,也就是测定一定时间间隔Δt内S2O82?8
浓度的变化Δc(S2O82?),可以利用 “记时反应”来实现。在将(NH4)2S2O8溶液和KI溶液混合时,同时加入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淀粉溶液。当S2O82?离子与I?离子反应产生I3?离子时,它立即与S2O32?反应:
2S2O32?????3??→??S4O62???????????????????????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酶》教学设计
安阳市实验中学
刘丽红 Jr7604060@qq.com
二零一二年三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酶”是本模块中充分体现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课。本节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结合科学史进行分析和讨论,力求在学生认识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与旧教材的呈现方式相比,本节多了几分人文,几分生动,几分探究,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酶的发现;理解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执着追求真理的意志 。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这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重要基础。
2、控制自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这是课标中要求的重要实验能力,也是各级考试中考查的重点。
教学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该部分知识较抽象。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比较弱,往往不得要领。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启发学生积
极思考,逐步从常识走向科学,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范文整理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考试说明要求】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常见化学反应的方向。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学会判断平衡状态的建立。
【基础知识梳理】
一、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的判断
能量判据:多数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熵判据:熵增有利于自发,同一物质熵值:SSS
复合判据
【思考】请填写下列表格
ΔS>0ΔS0
ΔH<0
【例1】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和Hcl反应生成NH4cl
c.干冰的升华D.碳酸钙分解为cao和c02
【例2】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
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B.2N2o5=4No2+o2△;
H=+56.7j/ol
c.2co3=NH4Hco3+NH3△H=+74.9j/ol;D.2H2+o2=2H2o△H=-571.6j/ol。
二、化学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在条件下,既能向又能向方向进行的反应。
.化学平衡状态
⑴概念:
。
⑵特征:
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例3】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olN2和3ol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