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三的文言文通假字
“高中语文必修一~三的文言文通假字”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语文必修一~三的文言文通假字”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三的文言文通假字”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必备-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总结
不错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A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桮: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珮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
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通假字集锦
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 假借。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 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尽管 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 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 音通假”。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 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
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
例如: 《列子· 黄帝》:“状者疏而畏之。”
“童”是“同”的假借 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字。
“谓”是“畏”的假借 《诗· 召南· 行露》:“岂不夙 字。
夜?谓行多露。”
《愚公移山》:“甚矣,汝之“惠”是“慧”的通假字, 是“智慧”的意思。 不惠!”不能理解成蓝溪的水厌恶 李贺《老夫采玉歌》:“蓝溪生疏的人。句中的“厌” 之水厌生人。” 是“餍”的假借字,诗说 蓝溪的水饱餐活人,即多
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
通假字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本来是相同 或者相近的,因为语音的发展,一部分通假字在 现代汉语里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已经不同了, 一部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依然相同。一般 说来,通假字应当读被通假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识记集锦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识记集锦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童趣》
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山市》
7、裁如星点 《山市》
8、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 《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 《口技》
15、止有剩骨 《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22、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 《望岳》
25、略无阙处 《三峡》
八年级(下册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语文版)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
1.说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释]“说”通“悦”,高兴。 2.女
[例]诲女知之乎。(《论语》)
[释]“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3.知
[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释]“知”通“智”,智慧,明智。 4.不 [例]尊君在不? [释]“不”通“否”。 5.要
[例]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释]“要”通“邀”,邀请。 6.转
[例]哀转久绝。(《三峡》) [释]“转”通“啭”,鸣叫。 7.阙
[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释]“阙”通“缺”,中断。 8.反
[例]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释]“反”通“返”,返回。 9.强
[例]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释]“强”通“僵”,僵硬。
10.属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释]“属”通“嘱”,嘱咐。 11.坐
[例]满坐寂然。(《口技》) [释]“坐”通“座”,座位。 12.少
[例]意少舒。(《口技》) [释]“少”通“稍”,稍微。 13.指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释]“指”通“直”,一直。 14.惠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释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a)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 通“耶” 《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 “坐”(zu?) 通“座” 《口技》 15、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 “要”(yāo) 通“邀”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字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字、词、句梳理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寡人之于国也》 2、涂有饿殍(涂通途,道路)《寡人之于国也》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寡人之于国也》 4、輮使之然也(輮通煣) 《劝学》 5、虽有槁暴 (有通又)《劝学》 6、赢粮而景从(通“影”) 《过秦论》 7、百有余年(通“又”) 《过秦论》 8、孝公既没(通“殁”) 《过秦论》 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 《过秦论》 10、威振四海(通“震”) 《过秦论》 11、合从缔交(通“纵”) 《过秦论》 12、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过秦论》 13、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师说》 14、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师说》 二、古今异义 1、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寡人之于国也》 2、 河内凶 (黄河/ 泛指河流 谷物收成不好, 荒年/常指人或运动 暴躁, 心肠狠。 ) 《寡人之于国也》 3、 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选择连词)《寡人之于国也》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战士,士兵;逃跑/行)《寡人之于国也》 5、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寡人之于国也》 6、数罟不入洿池(细、密/数字或
中学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为了增加对通假字的了解,我对中学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进行了汇总,如下:(内容可能并不全面)
初中部分:
七年级: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闲情记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6、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7、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下册)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伤仲永》
9、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伤仲永》
10、对镜帖花黄“帖”(tiē) 通“贴”《木兰诗》
11、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tú)《孙权劝学》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口技》
15、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狼》
八年级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总复习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实词】 1、贰
①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2、鄙 (边 境 界 封 疆 藩篱 )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许,左右)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四川省什邡中学高2014级3班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第二单元 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所守或匪亲。 ( 通 ,含义: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义: 今义: 。) 2、丛菊两开他日泪 (古义: 今义: 。) 3、无边落木萧萧下 (古义: 今义: 。) 4、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 今义: 。) 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 今义: 。) 6、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 今义: 。) 7、朝来暮去颜色故。 (古义: 今义: 。) 8、
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总汇
人教版九年级文言通假字
上册:
一、《陈涉世家》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2、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 3、将军被坚执锐。 被,通“披”。 二、《唐雎不辱使命》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 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 三、《隆中对》
1、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 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已,通“以”。
下册: 一、《公输》
公输般诎。 诎,通“屈”,理屈。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四、《鱼我所欲也》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辩 ,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与,通“欤”,语气助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五、《曹刿论战》
小惠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