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和相控阵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合成孔径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合成孔径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
蔡
Beautyhappy521@163.com
二OO八年三月二十三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
1
合成孔径雷达简介..................................................................................................... 3 1.1 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 ................................................................................... 3 1.2 合成孔径雷达的分类 ................................................................................... 4 1.3 2
2.1
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特点 .......................................................................... 5 国外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合成孔径雷达点目标仿真MATLAB程序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点目标仿真
源程序:
clc
close all
C=3e8; %光速 Fc=1e9; %载波频率 lambda=C/Fc; %波长
%成像区域 Xmin=0; Xmax=50; Yc=10000; Y0=500;
%SAR基本参数
V=100; %雷达平台速度 H=0; %雷达平台高度 R0=sqrt(Yc^2+H^2);
D=4; %天线孔径长度 Lsar=lambda*R0/D; %合成孔径长度 Tsar=Lsar/V; %合成孔径时间
Ka=-2*V^2/lambda/R0;%线性调频率 Ba=abs(Ka*Tsar);
PRF=2*Ba; %脉冲重复频率 PRT=1/PRF;
ds=PRT; %脉冲重复周期
Nslow=ceil((Xmax-Xmin+Lsar)/V/ds);%脉冲数 Nslow=2^nextpow2(Nslow); %量化为2的指数
sn=linspace((Xmin-Lsar/2)/V,(Xmax+Lsar/2)/V,Nslow); %创建时间
星载双基合成孔径雷达已上天
星载双基合成孔径雷达已上天
2007年3月29成功了!人们为一张“黑白照片”而欢呼!这可不是一张简单的“黑白照片”,它是我国第一幅机载双基SAR(合成孔径雷达)非同步成像图,看到它,我校电工学院杨建宇教授为首的“雷达成像”科研团队所有成员的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此试验的成功标志我校在新体制SAR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首创
黑夜,两军对峙。浓密的树林隐藏着一支作战部队,然而这支隐蔽完美的部队在敌侦察机飞过之后不久,就遭到了轰炸。是谁给侦察机装上了“透视眼”,能让其穿透茫茫的黑夜和浓密的树叶发现了隐藏的坦克?这就是SAR技术的魅力:它能够全天时、全天候不间断工作,并且能够穿透尘埃、烟雾、树叶等障碍,提供地形地貌以及地面目标图像,是极其重要的军事侦察装备。
“正是基于此,SAR被誉为雷达研究皇冠上的明珠”,杨建宇教授告诉记者。2004年以来,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该领域获得了突破性成就,成功揽下这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这也是一个难题!”中电集团的贲德院士曾经这样描述过:双基难,双基上天更难,双基上天成像难上
SAR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点目标仿真报告(附matlab代码)
SAR图像点目标仿真报告
徐一凡
1 SAR原理简介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简称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技术。它利用脉冲压缩技术获得高的距离向分辨率,利用合成孔径原理获得高的方位向分辨率,从而获得大面积高分辨率雷达图像。
SAR回波信号经距离向脉冲压缩后,雷达的距离分辨率由雷达发射信号带宽决定:
?r?C,式中?r表示雷达的距离分辨率,Br表示雷达发射信号带宽,C表示光速。同2Br样,SAR回波信号经方位向合成孔径后,雷达的方位分辨率由雷达方位向的多谱勒带宽决定:?a?va,式中?a表示雷达的方位分辨率,Ba表示雷达方位向多谱勒带宽,va表示BaD,其中D为2方位向SAR平台速度。在小斜视角的情况下,方位分辨率近似表示为?a?方位向合成孔径的长度。
2 SAR的几何关系
雷达位置和波束在地面覆盖区域的简单几何模型如图1所示。此次仿真考虑的是正侧视的条带式仿真,也就是说倾斜角为零,SAR波束中心和SAR平台运动方向垂直的情况。
图1 雷达数据获取的几何关系
建立坐标系XYZ如图2所示,其中XOY平面为地平面;SAR平台距地平面高H,以速度V沿X轴正向匀速飞行;P点为SAR平台的位置矢量,设其
SAR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点目标仿真报告(附matlab代码)
SAR图像点目标仿真报告
徐一凡
1 SAR原理简介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简称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技术。它利用脉冲压缩技术获得高的距离向分辨率,利用合成孔径原理获得高的方位向分辨率,从而获得大面积高分辨率雷达图像。
SAR回波信号经距离向脉冲压缩后,雷达的距离分辨率由雷达发射信号带宽决定:
?r?C,式中?r表示雷达的距离分辨率,Br表示雷达发射信号带宽,C表示光速。同2Br样,SAR回波信号经方位向合成孔径后,雷达的方位分辨率由雷达方位向的多谱勒带宽决定:?a?va,式中?a表示雷达的方位分辨率,Ba表示雷达方位向多谱勒带宽,va表示BaD,其中D为2方位向SAR平台速度。在小斜视角的情况下,方位分辨率近似表示为?a?方位向合成孔径的长度。
2 SAR的几何关系
雷达位置和波束在地面覆盖区域的简单几何模型如图1所示。此次仿真考虑的是正侧视的条带式仿真,也就是说倾斜角为零,SAR波束中心和SAR平台运动方向垂直的情况。
图1 雷达数据获取的几何关系
建立坐标系XYZ如图2所示,其中XOY平面为地平面;SAR平台距地平面高H,以速度V沿X轴正向匀速飞行;P点为SAR平台的位置矢量,设其
外文翻译 - 相控阵和雷达技术的突破
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文献翻译
翻译(1)题目 翻译(2)题目
学 院
相控阵和雷达技术的突破
发射KU-波段的相控阵天线在FSS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英文译文1:
相控阵和雷达技术的突破
【摘要】 许多人认为雷达是一个成熟的领域,不会发生任何新的变化,这种看法存在很久了,没有比这个看法更错误的了。当我1950年参与到雷达领域的时候,我也有过同样的看法,例如,我认为麻省理工学院的雷达丛书已经是包罗万象了,不需要增加任何新的内容。然而我是多么的错啊,从那时起雷达技术领域中已经发生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雷达一直受益于Moore s定律和许多新的技术上的成果,例如,MMIC GaAs T/R组件和相控阵组件。现在雷达技术发展得更快了,在这篇文章里,我将给出某些最近突破的例子。 【关键词】 雷达;有源相控阵;MMIC;MEMS;T/R组件;相控阵;AESA;电扫;GaAs;GaN;SiC;CMOS;数字波束形成;自适应阵列;旁瓣对消器;超宽带天线;金属材料;电子管;真空电子器件;回旋管;磁控管;速调管;行波管;微波功率组件;MPM;功率放大组件;SBX;GBR—P 0:SEA-BASED X-波段雷达
24层楼高的S
相控阵雷达的波位编排
%本程序用于雷达球坐标系到正弦空间坐标系的转换,以及相控阵雷达的波位编排。070129, by goodtony.
0228添加波位数据保存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波束宽度,单位:度 BeamWidth = 3.6;
theta05 = round(sin(BeamWidth*pi/180)*1000)/1000; %雷达作用空域
AZ = [-15 15]; %方位角范围(雷达球坐标系),单位:度 EL = [0 30]; %俯仰角范围(雷达球坐标系),单位:度 %阵面倾角,单位:度 thetaT
=
atan(-(cos(EL(1)*pi/180)
-
cos(EL(2)*pi/180))/(sin(EL(1)*pi/180)
sin(EL(2)*pi/180))*cos(AZ(2)*pi/180))*180/pi; %左边界 az = AZ(1); el = EL(1):EL(2);
alpha1 = cos(el*pi/180)*sin(az*pi/180); beta1
sin(el*pi/180)*cos(thet
相控阵雷达的概念和产业化情况
相控阵雷达的概念和产业化情况(军民)
目 录
一、相控阵雷达的概念................................................................................................ 2 二、相控阵雷达的技术特点........................................................................................ 3
1.优点...................................................................................................................... 3 2.缺点...................................................................................................................... 4 三、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历程............................
蝙蝠和雷达
《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
农村课堂 2010-03-24 20:10:57 阅读170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
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
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一、交流资料,切入课题
师:课前教师布置了同学们查找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现在来交流。
生:蝙蝠是一种动物,它白天睡觉,夜里飞行。
生:蝙蝠长得像老鼠,它是哺乳动物。
师:真棒,看来你们对蝙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谁知道雷达是什么东西?
生:雷达好像是跟飞机有关。具体做什么用的我就不清楚了。 生: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是帮助飞机在夜间飞行的。
师:大家回答的很精彩。那么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
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师:现在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关于052C舰载相控阵雷达背后的故事
关于052C舰载相控阵雷达背后的故事
出国20年了,有个国内的故事总是忘不掉。 或者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 或者是某天看到网上新闻受到触动, 故事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里面的人物,场景会一一跳出。 但是,最近我发现,有时候我明明想到了有关故事里的某个人,却想不出他的名字了。让我会感到很难受。我觉得是我应该把这些故事写出来的时候了。不然,我哪天真老年痴呆了,把这故事烂在了肚里,总觉得于心不安,因为故事里的真人真事是普通人想不到的,其中的很多人物和事应该让人知道,并让世人评判。
我要写的这个故事是关于052C导弹驱逐舰的舰载相控阵雷达(现在被叫做“中华神盾”,该雷达也已装在了中国唯一的航母“辽宁”舰上)的论证,研发和项目争取的经历。 里面提到的人物名字都是真人真名,事也是真事,只是关于雷达的那些敏感的最终指标,尽量避免提及, 除非目前网上已经可看到了的。
一.项目启动
我在国内的工作单位是电子部14所。
14所接触052舰载相控阵雷达的论证始于1989年11月。 当时是孙宪章(原1461相控阵雷达的主持设计师)去三亚参加了一个海军装备部(简称“海装”)主持的052B舰载雷达讨论会,回来就开始了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初步论证,协助老孙论证的是蔡本耀。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