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纯粹理性批判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牛津大学公开课: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课:

目的:将形而上学上升到科学层面上。

怀疑经验的本质是进入形而上学的条件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探究本体论与认识论结合的问题;

我们能够知道的物体数量取决于我们能提出问题的数量:

1, 某一物体存在吗?

2, 如何存在?

3, 在何种程度上存在?

4, 它与其他的关系怎么样

5, 它的目的是什么

形而上学没有任何进步,康德追问纯粹知性(pure aspects of the understanding)脱离经验的纯粹理性。

抛弃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思想,提出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分析命题:主次的含义包含在谓词当中;所有的单身汉都是未婚的男人

(普遍地且为真,先于经验,独立于经验)

综合命题:将物体的属性和特性联系在一起

(真实性通过后天而确定)

休谟认为综合命题的真实性不能先天确立

康德主张我们可以先天确定任何综合命题的真实性

经验主义的追随者:洛克,贝克莱,休谟

康德与休谟的争论以及康德的反驳:

篇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

康德哲学思想初探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

摘要

本文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阅读与思考,尽量在浩瀚如烟海的哲学长河中得到著名的康德的思想的冰山一角,并以此指导我自己的人生成长。

关键词

认识 逻辑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西方哲学智慧作业

西方哲学智慧

15.1康德哲学(一)已完成

1

康德哲学批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形而上学问题。

我的答案:√

2

“上帝死了”是谁说的?

A、尼采

B、康德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我的答案:A

3

西方哲学在谁之后发生了转向?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莱布尼茨

我的答案:B

4

康德认为,美是虽然需要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但审美是无利害关系的。 我的答案:×

5

下列判断属于综合判断的是?

A、柏拉图是人。

B、乌鸦是可以飞的。

C、苹果是可以吃的。

D、苹果长在树上。

我的答案:C

6

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

我的答案:√

7

科学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

我的答案:√

8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理性”不包括以下哪种意思?

A、全人类的理性

B、理论理性

C、实践理性

D、理性情感

我的答案:D

9

人们常用“照镜子式的反映论”来形容哪位经验主义哲学家的哲学学说?

A、孟德斯鸠

B、霍布斯

C、约翰·洛克

D、让-雅克·卢梭

我的答案:C

10

下列判断属于分析判断的是?

A、他是一位教授。

B、乌鸦是黑色的。

C、苹果是一种水果。

D、茶叶是炒出来的。

我的答案:C

11

在康德看来,知识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A、逻辑

B、感性材料

C、概念

D、判断

纯粹理性批判精读课提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讲课提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俞吾金

绪 论 康德其人及其哲学思想

一、康德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二、康德哲学的分期、问题和结构

1、康德哲学的分期

2、康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3、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结构

三、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意义

1、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 2、康德哲学研究的新趋势 3、康德哲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问题意识和基本结构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意识 三、《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二版序言》与批判哲学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书名、题词和献词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言

1、形而上学的根源及其历史命运 2、传统形而上学研究中的两种观点 3、作为第三种观点的批判理论 三、《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序言

1、逻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中思维方式的革命 2、形而上学研究中的“哥白尼革命” 3、知识与信仰的关系 4、对批判理论的新阐述

第三章《导论》与《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

一、康德关于“三种知识”的理论

二、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这一新概念

三、“先天综合判断”是一切理论科学的核心原则

四、纯粹理性批判的总课题是“先天综合判

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资本论》

- 政治经济学批判

卡尔·马克思

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

一、《资本论》的写作与出版过程 1.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 ●大学所学专业:法律 ●大学的学术兴趣:哲学和历史 ●一生中40年的研究:政治经济学 ●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1)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2)理论上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需要; 3)对“市民社会”进行解剖的需要。 2.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过程 (1)搜集思想材料

●1843.10-1845.1,《巴黎笔记》7册; ●1845.2-1847,《布鲁塞尔笔记》15册; ●1850.9-1853.8,《伦敦笔记》24册。 (2)写作和出版的过程

●《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未问世,其中一部分,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恩全集第42卷) ●1847年出版《哲学的贫困》

●《57-58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的第一部手稿; ●1859.6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61-63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的第二部手稿;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书名。)

●《63-65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的第三部手稿; ● 1867.9.14出版《资本论》

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资本论》

- 政治经济学批判

卡尔·马克思

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

一、《资本论》的写作与出版过程 1.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 ●大学所学专业:法律 ●大学的学术兴趣:哲学和历史 ●一生中40年的研究:政治经济学 ●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1)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2)理论上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需要; 3)对“市民社会”进行解剖的需要。 2.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过程 (1)搜集思想材料

●1843.10-1845.1,《巴黎笔记》7册; ●1845.2-1847,《布鲁塞尔笔记》15册; ●1850.9-1853.8,《伦敦笔记》24册。 (2)写作和出版的过程

●《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未问世,其中一部分,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恩全集第42卷) ●1847年出版《哲学的贫困》

●《57-58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的第一部手稿; ●1859.6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61-63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的第二部手稿;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书名。)

●《63-65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的第三部手稿; ● 1867.9.14出版《资本论》

理性的批判和道义的批判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理性的批判和道义的批判

道义的批判和理性的批判

——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判尺度

摘要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作品中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采用了理性的尺度和道义的尺度,在不同的地方,马克思的评判尺度稍有差异,但始终坚持了在理性尺度基础上的两者相结合。马克思的作品既体现了理性思维的力量又充满了革命的激情,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永恒的魅力。 关键词 评判尺度 理性 道义 资本主义

马克思兼有革命家和理论家两重品格,他的历史评价尺度既有理论家们所属意的理性尺度,同时又具备一个革命家的道义尺度和革命激情。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尺度是理性尺度和道义尺度的完美结合,这是他高于其它思想家的地方之一。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人类文明的怪胎,思想家们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人们一方面惊诧于它的繁华似锦,同时又痛感它的冷酷无情。启蒙思想家们所竭力颂扬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不像他们希冀的那样,是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而是表现为“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同最响亮的词句相对应的到处都是最可怜的现实”。①

启蒙思想家们高扬理性的旗帜,试图建造“理性的王国”的想法遭到了现实的嘲弄;空想

理性的批判和道义的批判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理性的批判和道义的批判

道义的批判和理性的批判

——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判尺度

摘要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作品中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采用了理性的尺度和道义的尺度,在不同的地方,马克思的评判尺度稍有差异,但始终坚持了在理性尺度基础上的两者相结合。马克思的作品既体现了理性思维的力量又充满了革命的激情,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永恒的魅力。 关键词 评判尺度 理性 道义 资本主义

马克思兼有革命家和理论家两重品格,他的历史评价尺度既有理论家们所属意的理性尺度,同时又具备一个革命家的道义尺度和革命激情。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尺度是理性尺度和道义尺度的完美结合,这是他高于其它思想家的地方之一。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人类文明的怪胎,思想家们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人们一方面惊诧于它的繁华似锦,同时又痛感它的冷酷无情。启蒙思想家们所竭力颂扬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不像他们希冀的那样,是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而是表现为“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同最响亮的词句相对应的到处都是最可怜的现实”。①

启蒙思想家们高扬理性的旗帜,试图建造“理性的王国”的想法遭到了现实的嘲弄;空想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版第三册纯粹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无第八单元,但真的很好用!!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

Uint1

II. Basic Listening Practice

-------------------------------------------------------------

Keys: 1.C 2.D 3. A 4.B 5.C

III. Listening In

getting excellent marks

an article

principles

a picture

what is to be remembered.

“Association”

familiar with

“Consolidation”

new material

sixteen

“Distributed Practice”

several days

a muscle

exercise.

-----------------------------------------------------------------

Task 2: You forget my toast!

Keys: FTFFF

1.He thought he could remember two things ----a dish of ice cream and s

实践理性批判复习整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先验:

1、通常意义上理解,同“经验”相对,意为先于经验的,但为构成经验所不可或缺的。但此概念涉及对近代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在不同语境,词义有微妙的区别。

2、在康德哲学中,同“经验”相对。意为先于经验的,但为构成经验所不可或

缺的。

康德认为客观物质世界只能给人们一堆杂乱无章的感觉材料,而知识的构成全靠用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先天形式”来加工整理,因此先天形式和后天的经验是构成知识的根本要素。

那些不是与对象有关,而是与我们关于对象之认识方式有关的认识,只要它们是先天可能的,都称作‘transzendental’。‘transzendental’并不意味着某种超越出经验的东西(那将会是‘超越的’),而是某种虽然先于经验(‘先天的’),但除了使经验成为可能以外还没有得到更进一步规定的东西。

先验transzendental概念与超验transzendent 概念的统一对立。 它具体表现在:这两者都与“超越”有关:后者涉及意识的超越活动以及超越状态,前者则反思地回溯超越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后者是自然的、直向性的,前者则是哲学的、反思的。Transzendental不仅仅是指先于感性经验的,或独立于感性经验的。

3、康德本人对这个当时还特属于他自

国际税收(第二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国际税收》(第二版)2012年07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在跨国纳税人利用避税港进行避税的方式中,常用的是( )。 A.转移住所 B.税收流亡

C.虚构避税港营业 D.滥用税收协定

2.下列原则中,属于一国政府加在其管辖下的外国纳税人身上的纳税责任的是( )。 A.独立核算原则 B.正常交易原则 C.比例分配原则

D.涉外税收负担原则

3.在扣除方法下,由于居住国政府给予免除的并不是纳税人已缴非居住国政府的税额,而是已缴税额与居住国税率的乘积,因此在已缴税额中仍有(1-居住国税率)的部分未能予以免除,这种未予免除的税额往往与居住国税率(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无关

4.关于法律性双重征税与经济性双重征税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不同所得征两次税,后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

B.前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后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不同所得征两次税

C.前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后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