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教学反思

“力与运动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力与运动教学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力与运动教学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本单元属于力学知识板块,学生初次学习,但对力已有初步的感受。教材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力的测量;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此前学生已经掌握用弹簧秤测定力的大小的实验,本课的知识是学习第六课“滑动与滚动”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初中《科学》的力学单元联系紧密,为初中学生学习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惯性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本课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感知摩擦力和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第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这一活动是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来自行设计实验、检验推测。第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表面粗糙,摩擦力大;

3.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 :

1.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本单元属于力学知识板块,学生初次学习,但对力已有初步的感受。教材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力的测量;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此前学生已经掌握用弹簧秤测定力的大小的实验,本课的知识是学习第六课“滑动与滚动”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初中《科学》的力学单元联系紧密,为初中学生学习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惯性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本课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感知摩擦力和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第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这一活动是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来自行设计实验、检验推测。第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表面粗糙,摩擦力大;

3.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 :

1.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

力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第一节《力》教学反思

7.1《力》教学反思

这是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堂涉及到力学的课。通过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其达成了以下三个主要目的,一是了解并熟练运用力的基础知识,二是巩固并突出了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三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力学部分的兴趣和热情,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前的物理课,多以简单的实验室器材作单一演示为主,但在本堂课中,在多个方面体现出从不同侧面以情境来导学。如以引导学生分析力使物体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采用了学生熟悉的电吹风,使下落中的泡沫块改变了运动方向,在这个情景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力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还使学生体会到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施力的物体与受力的物体不一定要互相接触。其它诸如力的几个作用效果、力的大小等,都有目的的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典型的情景,通过这些情景的导学,一是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是学生极易接受,三是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了物理课标中的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色。

本课后面还利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探究了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器材简单,采用的方法是让一个弹簧测力计不动,用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前者,读出两测力计的示数,并观察方向、作用点的关系。同时在讲授1N的力多大时,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5课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理解洋务派、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的内涵,培养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通过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会遇到哪些困难及思考当时中国除向西方学习外还有没有别的强国之路的问题,培养切入历史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 (3)通过对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 (4)通过评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感知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陆军建立、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等史实,积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理解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 (2)学会从生产力标准和从人类文明演进高度运用历史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中国由封建王朝发展模式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社会转型中,洋务运动作了最初的努力,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由此培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追求进步的精神。

(2)学习洋务派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3)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一)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本节课我以《龟兔赛跑》导入。我问同学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同学们没等我的问题说完就开始议论纷纷了。然后我让一位学生讲故事。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上课时,他们都很认真的听课,对问题都会积极参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有一些感受:

1、让学生体验快慢,获得感性认识

课改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获得学习经历的体验。在快与慢的比较环节教学中,我尝试把学生分组带到操场开展运动快慢的小比赛,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学生分组,有人跑、有人计时、有人发令、有人记录。采取两种比赛方式,第一种,比1 分钟内跑的米数的多少;第二种比跑完60 米用的时间的多少。每个人感受自己的相对快慢。

2、学生 积极参与 探究活动

学生跑完后再回到教室,比较分析那位同学运动的快,并提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看路程的多少,相同路程看所花时间的多少。再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如果两个物体运动时间不同,所经过的路程也不同,这时,我们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有学生说:将时间化成相同,看两者的路程多少,这是可以的。有同学说:将路程化成相同

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反思2

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反思2

今天在高二(12)班上了一节高三一轮复习概念研习课,以下是对这节课的几点反思:

1、先复习曲线运动的条件及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再从学生自主看书入手,使学生认识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并清楚平抛运动的条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研究平抛运动呢?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水平、竖直两方向的运动性质。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力与运动复习(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力与运动复习(一)

考点聚焦 考点1 力

1.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

[注意] 力产生的条件:(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2)物体间必须有____________(可以不接触)。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___,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_____。

[注意] 相对于作用力,某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相对于反作用力,该物体就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

[注意]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两个方面:一是速度大小的改变,二是速度方向的改变。

考点2 力的描述

1.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用______表示。 力的大小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者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 图示 力的 示意图 性质 准确地表示力 粗略地表示力 应表示的内容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必须同时都表示出来) 方向和作用点 (可以不表示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应从祥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重点是围绕“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让学生提出假设,指导学生设计出合理易行的验证方案,开展科学验证。教学难点是对比实验中,学生对变量的选择与控制。这对刚刚接触“通过对比实验来搜集证据”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极具挑战性。方案设计不合理,影响操作的科学性;变量控制不严密,势必影响数据的真实性。以多元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案设计及变量控制的方法,使实验操作科学有效地进行是教师首先要关注的。

为解决上述难点,实现目标,教师调整了教材内容,淡化了摩擦力发生的条件和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部分,着重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教师强化了动手前的动脑环节,先让学生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并帮助学生将合理的假设进一步细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变量板书出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假设,设计验证方案,将操作的方法、步骤显性化,最后师生集中评议,提醒学生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操作的有效性,自然有了根本保障。

教学过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下)第四单元第4课

一、游戏导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了解摩擦力。

师:谁在家抓过鱼?(生纷纷举

2014中考力、力与运动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七章 力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3、力的分类:

①非接触性力即: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的力。 如:重力、磁力、静电力。

②接触性力即: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的力,两物体一旦分离力马上消失。

如:除重力、磁力、静电力三力以外的力都为接触性力,包括:压力,支持力,摩擦力,弹力,拉力等。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对相互作用力,其中一个力叫做另一个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作用力的施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习题】

1.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

A.地球对人的引力B.磁极间的作用力

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

2.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17
【bwwdw.com - 博文网】

《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今天,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六个方面做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力学知识板块,学生初次学习,但对力已有了初步感受。教材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的认识、力的测量、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同时本课是后面学习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这课非常重要。 二、说实验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课程理念,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重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会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三、说实验内容设计

本课将设计一个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