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组型分析注意事项

“染色体组型分析注意事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染色体组型分析注意事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注意事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染色体组型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06
【bwwdw.com - 博文网】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姓名:刘云超 学号:2009361017班级:生工4班组别:4组

一、实验原理

1、染色体组型: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每一细胞内特定的染色体组成叫染色体组型。

2、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分析):就是研究一个物种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及各种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如对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观测,从而描述和阐明该生物的染色体组成,为细胞遗传学、分类学和进化遗传学等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3、染色体组型分析大都采用植物根尖等分生组织中的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因为此期染色体具有较典型的特征,且易于计数;在进行核型分析时,染色体制片要求分裂相为染色体分散,互不重叠,能清楚显示着丝点位置。然后通过显微摄影,测量放大照片上的每个染色体的长度和其它形态特征,依次配对排列,编号,并对各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作出描述。

二、实验目的

观察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比和随体等形态特征;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练习显微摄影的操作过程,拍摄和印放显微照片。

三、实验材料

蚕豆、玉米、黑麦、洋葱的根尖(或木本植物的茎尖),或幼嫩花蕾,经固定,染色,压片(方法参见实验二十八),显微摄影,得染色体照片。也可以由实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06
【bwwdw.com - 博文网】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

一、染色体畸变

细胞中染色体发生数量或结构改变的一类变化称为染色体畸变。也叫做染色体异常。这些染色体异常可用光学显微镜检出。由于染色体畸变可导致因基组增减和位置的转移,造成了基因间或遗传物质的增失即不平衡,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程而给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成为染色体病形成的基础。

染色体异常分为数目和结构异常两类。数目异常包括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个别染色体整条或某个节段的增减造成染色结构改变,而致染色数量变异;染色体结构异常常涉及一条至多条染色体上较大的区段变化,影响较多的基因。

1、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类型: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的行为异常。A整倍体:染色体数目整倍的增减,常由双雄受精、双雌受精和核内复制造成。结果出现:单倍体(均流产);三倍体(人类有69,XXX/69,XXY);四倍体(人类为92,XXXX或92,XXXY)。把三倍体以上的细胞称为多倍体。B非整倍体:由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丢失所致。染色体数目比二倍体增减一条或几条,结果形成:

(1)亚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少于二倍体,结果必然导致单体性,如45,XO。这是妇产科较常见疾病,

临床上称为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或Turner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06
【bwwdw.com - 博文网】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

一、染色体畸变

细胞中染色体发生数量或结构改变的一类变化称为染色体畸变。也叫做染色体异常。这些染色体异常可用光学显微镜检出。由于染色体畸变可导致因基组增减和位置的转移,造成了基因间或遗传物质的增失即不平衡,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程而给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成为染色体病形成的基础。

染色体异常分为数目和结构异常两类。数目异常包括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个别染色体整条或某个节段的增减造成染色结构改变,而致染色数量变异;染色体结构异常常涉及一条至多条染色体上较大的区段变化,影响较多的基因。

1、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类型: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的行为异常。A整倍体:染色体数目整倍的增减,常由双雄受精、双雌受精和核内复制造成。结果出现:单倍体(均流产);三倍体(人类有69,XXX/69,XXY);四倍体(人类为92,XXXX或92,XXXY)。把三倍体以上的细胞称为多倍体。B非整倍体:由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丢失所致。染色体数目比二倍体增减一条或几条,结果形成:

(1)亚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少于二倍体,结果必然导致单体性,如45,XO。这是妇产科较常见疾病,

临床上称为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或Turner

染色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 遗传的染色体基础

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以与蛋白质相结合成染色质的形式存在于间期细胞核中,它具有贮存遗传信息、准确地自我复制、转录和调控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等功能。通过精卵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遗传物质又以染色体的形式由亲代传给子代。因此,生殖细胞是联系亲代与子代的桥梁,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复杂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细胞基础。

第一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

1882年Flemming将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chromatin)。电镜下,间期核内的染色质呈细微纤丝状,当细胞进入分裂时期,细微纤丝状的染色质经过盘绕折叠成高度凝集的染色体(chromosome)。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结构表现。

一、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单位

(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通过对多种细胞的染色质进行分析,证明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的RNA。DNA和组蛋白的含量比较稳定,非组蛋白和RNA的含量常随细胞生理状态的不同而改变。 1.DNA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就蕴含于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之中。因此,DNA就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的结构性质稳定

蚕豆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06
【bwwdw.com - 博文网】

蚕豆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刘璐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1班 20082501055

摘要:利用压片法制备蚕豆的染色体片,以此对蚕豆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蚕豆的染

色体数为12,核型公式为2n=2X=12=2m+8sm+2st,染色体核型属于2A型。 关键词:蚕豆 染色体 核型分析

蚕豆(Vicia faba Linn),属豆科,野豌豆属。由于其染色体大,制片较简单,容易观察。故蚕豆是研究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形态结构的一种好材料。一个物种的核型反映了其染色体水平的整体特征,研究和比较物种的核型有助于判断和分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揭示遗传进化的过程和机制。

本次实验对蚕豆进行了核型分析,旨在了解其遗传学特征,为该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品种选育以及栽培利用提供细胞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由老师提供的蚕豆种子,用水浸泡一天,然后将种子平铺在沙上,进行发根。

1.2 方法

采用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制片。待蚕豆根尖长至 1-1.5cm时,取种子根尖1cm左右,放入拇指烧瓶中,再加入0.1%的秋水仙素处理4h;将根尖用蒸馏水冲洗过3次以后,用卡诺氏固定液(冰醋酸:无水乙醇= 1:3)浸泡根尖,固定约20小时;将根尖用蒸馏水

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06
【bwwdw.com - 博文网】

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Human Y-chromosome DNA haplogroups),是利用Y染色体遗传变异特性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一门科学,主要用于研究人类的“非洲起源论”及以后的种群分布的遗传学证据。 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44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性染色体,XY组合的为男性,XX组合的为女性。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所以研究Y染色体,可以发现人群在父系关系上的迁徙和发展。人类Y染色体谱系树是根据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不同把全部现代智人分为不同类型,用从A到T的字母作为索引,使用数字和小写字母来进一步细分。谱系树中的父节点代表的对应基因突变是所有子节点共有的,但反之不然。 Y染色体亚当,在遗传学上是理论上人类父系的最近共同祖先,生活在6-9万年前。 目录 [隐藏]

? ? ? ? ? ? ? ? ? ? ?

1 树形图

2 单倍型类群A 和 B

3 有M168 (CT)变异的单倍型类群 4 单倍型类群 F (G, H & IJK) 5 单倍型类群 K (M9) 6 单倍型类群 NO (M214) 7 单倍型类群 P (M45) 8 单倍型类群在欧洲的时间

注意事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06
【bwwdw.com - 博文网】

资源二室四平地区二类调查注意事项

1、外业前,各组组长负责检查各项资料及工作程序准备是否齐全。各单位要与

相临单位进行接图,防止外业出现错、漏。

2、应充分收集利用局方掌握的与本次调查相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对调查单位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3、样地除落入大片耕地外,其它都应现地落实。改设样地的GPS坐标值一般应为“00”点。样地地类是按中心点小班地类确定,当样地落在小班边缘时要注意地类的确定。

4、样地应进行有林地成数计算,计算过程可记录在样地最后一页(即样地位置图的背面),精确到0.1。

5、当一个乡镇内含有多个国营林场时,要注意区分。

6、各级被调查单位驻址、非林地小班的四旁树、新修建的主要道路和水渠等,调查时不要漏。部分道路和渠在卫片上分辨不清的,要现地落实,并及时修改线图。

7、林带不要含跨公路、铁路、水渠等扣面积的非林地线性小班。

8、明确小班因子借用条件。林带小班借用因子后,林带宽度仍需实测。借用的小班号在备注栏注明。

9、做样圆时,严格用皮尺实测样木距离,禁止目测。

10、能使用PDA调绘的,要注意原始数据(包括小班、样圆、样带、角规、踩点

数据)的备份,注意严格按程序要求的步骤操作,避免因操作失误引起错误。

细胞核与染色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填空题

1.真核细胞除了 和 外,都含有细胞核。 2.染色体的四级结构分别是: 、 、 、 。 3.1831年布朗在 中发现了细胞核和核仁。

4.着丝粒DNA具有 性,并为 所染色。 5. 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分子伴侣,时值1978年。

6.核质蛋白协助组蛋白与DNA形成正常的核小体,机理主要是降低 ,从而阻止了错误的装配。

7.亮氨酸拉链的形成是靠 。

8.就目前所知,中度重复序列中,除了 外,都没有蛋白质产物。 9.保证染色体进行稳定复制和遗传的三个功能序列分别是: 、 、 。

10.组蛋白带 电荷,富含 氨基酸。 11.成熟的鸟类红细胞中, 被H5所取代。

12.精细胞的细胞核中没有组蛋白,但由

染色体带纹及命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06
【bwwdw.com - 博文网】

染色体带纹及命名

人类染色体是以几届国际会议的结果予以命名的(1960的Denver会议,1963年的伦敦会议,1966年的芝加哥会议,1975年巴黎会议,1977年stockholm会议,1994年Memphis会议)。1995年细胞遗传学标准委员会修改了自1985到1991年所发表的文件,把他们编撰成一个册子,名为《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常简称ISCN1995。

显带是一类分带技术,是一种方法学。是把染色体标本经过特殊处理后染色,使染色体有深、浅或明、暗的区别带。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常出现在文献中的带型。

1、G带:也叫G显带,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显带方法。用胰酶,缓冲液处理中期染色体标本均可显带。G带的特性是显带方法简单恒定,带型稳定,保存时间长。 染色体标本用热、碱、蛋白酶等预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可以显示出与Q带相似的带纹。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Q带亮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深带,而Q带暗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浅带。这种显带技术称为G显带,所显示的带纹称为G带。G显带克服了Q显带的缺点,G带标本可长期保存,而且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进行染色体分析的常规带型。

2、Q带:用喹吖因染料染

遗传学-染色体变异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学习要点

着重了解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的概念、类别、细胞学特征及主要遗传效应。

一、缺失

有中间缺失和末端缺失两种类型。末端缺失染色体很不稳定,故少见。中间缺失染色体比较稳定,因此常见的是中间缺失。体细胞内某对染色体中一条有缺失、另一条正常的个体,称为缺失杂合体或杂缺失体;具有相同缺失区段的一对染色体的个体,称为缺失纯合体或纯缺失体。

杂缺失体在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会形成缺失环,缺失环在粗线期最明显。

杂缺失体的一种主要遗传学效应是可造成假显性现象。

二、重复

有顺接重复和反接重复两大类。重复杂合体在粗线期形成特征性的重复环。重复环是由重复染色体形成,这点是不同干缺失环的。

重复最典型的遗传效应是表现基因剂量效应和位置效应(以果蝇X染色体16区A段的重复导致棒眼表现型的变化为例)。

三、倒位

有臂内倒位和臂间倒位两种。臂内倒位的倒位区段不含着丝粒区域,臂间倒位的倒位区段内含着丝粒区域。

倒位杂合体在粗线期出现倒位环的联会图象。臂内倒位杂合体除在粗线期观察到倒位环外,在后期I还可观察到后期桥和染色体断片。倒位环不同于缺失环和重复环,前者是由两条染色体形成,而后两者是由单一染色体形成。

倒位杂合体表现部分不育性;降低倒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