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育民法总论第二版pdf
“朱庆育民法总论第二版pdf”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朱庆育民法总论第二版pdf”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朱庆育民法总论第二版pdf”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朱庆育老师-民法总论教案大纲
民法总论教案大纲 中国政法大学民法学研究所 朱庆育
民法总论教案大纲
备课人:朱庆育
授课时间:2007年3月—7月 授课对象:中国政法大学2006级本科生 课时数:54
导 言
一、前提观念 二、教学目的 三、教学思路 四、讲授体例
第1章 民法与民法典(1—2节)
第一编 基础理论 第2章 私法自治(3—5节)
第3章 私法规范与法律方法(6—9节)
第4章 自然人(10—14节)
民 第二编 人 第5章 自然人的团体构造:法人(15—19节) 法 第6章 自然人的其他团体构造(20—21节) 总 第7章 权利的一般原理(22—26节) 论 第三编 权利 第8章 权利的救济(27—28节) 第9章 权利的时间属性 (29—30节) 第10章 法律行为的规范构造(31—38节)
第四编 法律行为
民法总论二
民法总论(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张某因工厂锅炉爆炸而死,该死亡在民法上是( B ) A、民事法律行为 B、民事法律事件 C、生活事实 D、偶发事实
2、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是( D ) A、评价功能 B、约束功能 C、指导功能 D、补充功能
3、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D) A、抵消权是一种形成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债权请求权是不具有排他性的 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4、下列关于法人机关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 C ) A、法人机关无独立人格 B、财团法人没有自己的意思机关 C、法人的分支机构为法人机关的一种 D、监督机关不是法人的必设机关
5、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已经存在但未清偿的债务,对外( C ) A、承担有限责任 B、承担按份责任 C、承担连带责任 D、不承担任何责任
6、甲乙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约定:若甲的儿子2010年考上大学,则甲将房子租给乙。此约定属于( D ) A、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D、附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
7、意思表示不包括下列哪个要素( D )
A、表示行为 B、效果意思 C
民法总论二
民法总论(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张某因工厂锅炉爆炸而死,该死亡在民法上是( ) A、民事法律行为 B、民事法律事件 C、生活事实 D、偶发事实
2、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是( ) A、评价功能 B、约束功能 C、指导功能 D、补充功能
3、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抵消权是一种形成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债权请求权是不具有排他性的 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4、下列关于法人机关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 ) A、法人机关无独立人格 B、财团法人没有自己的意思机关 C、法人的分支机构为法人机关的一种 D、监督机关不是法人的必设机关
5、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已经存在但未清偿的债务,对外( ) A、承担有限责任 B、承担按份责任 C、承担连带责任 D、不承担任何责任
6、甲乙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约定:若甲的儿子2010年考上大学,则甲将房子租给乙。此约定属于( ) A、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D、附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
7、意思表示不包括下列哪个要素( )
A、表示行为 B、效果意思 C、目的意思
民法总论二
民法总论(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张某因工厂锅炉爆炸而死,该死亡在民法上是( ) A、民事法律行为 B、民事法律事件 C、生活事实 D、偶发事实
2、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是( ) A、评价功能 B、约束功能 C、指导功能 D、补充功能
3、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抵消权是一种形成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债权请求权是不具有排他性的 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4、下列关于法人机关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 ) A、法人机关无独立人格 B、财团法人没有自己的意思机关 C、法人的分支机构为法人机关的一种 D、监督机关不是法人的必设机关
5、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已经存在但未清偿的债务,对外( ) A、承担有限责任 B、承担按份责任 C、承担连带责任 D、不承担任何责任
6、甲乙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约定:若甲的儿子2010年考上大学,则甲将房子租给乙。此约定属于( ) A、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D、附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
7、意思表示不包括下列哪个要素( )
A、表示行为 B、效果意思 C、目的意思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知识点整理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大纲知识点整理
潘晓 2009年8月
第一章 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传播学的兴起
一、 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二、 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
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
传播学诞生的背景:①(社会基础)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②(社会需求)报业加上各种新兴媒介逐步形成了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拓展。人们能够科学而全面地研究影响日益扩大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有政治、经济、社会、学科四方面的背景: 1. 政治:①政治家对传播媒介宣传重视和利用,进而重视对传播的研究,这推动了
传播研究在美国的开展。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起了重大作用,战后学者又进行了总结分析。③二战中格外重视宣传工作,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入,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经济: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
节中的
软件测试技术 习题答案 朱少民 第二版
目录
第章软件测试概述
....................................................................................................................1 第章软件测试方法与过程
.........................................................................................................4 第章黑盒测试
............................................................................................................................7 第章白盒测试方法
..................................................................................................................13 第章软件测试管理及自动化测试基础
软件测试技术 习题答案 朱少民 第二版
目录
第章软件测试概述
....................................................................................................................1 第章软件测试方法与过程
.........................................................................................................4 第章黑盒测试
............................................................................................................................7 第章白盒测试方法
..................................................................................................................13 第章软件测试管理及自动化测试基础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课后答案燕庆明
《信号与系统》
(第二版)
课后习题解析
燕庆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xaqZ 目 录
第1章习题解析 ........................................................................................................... 2 第2章习题解析 ........................................................................................................... 5 第3章习题解析 ......................................................................................................... 15 第4章习题解析 ......................................................................................................... 22 第5章习题解析 .......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民法总论》期末试
出题:本学期《民法总论》任课教师 考试时间:2004年4月17日 共5页 第1页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民法总论》期末试题(A卷)
说明: 1.本试卷共5种题型,满分100分。 2.答题书写应当工整清楚,否则酌情扣分。 3.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统一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4.请将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5.请监考老师将试题和试卷分别装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民商法合一体制中,私法是指( )。 A.民法 B.商法 C.社会法 D.经济法 2.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A.医疗事故赔偿 B.夫妻关系
C.工商管理关系 D.买卖关系
3.附停止条件的法律行为在所附条件未成就时,行为人享有的权利具有( )性质。 A、物权 B、既得权 C、主权利
民法总论习题
一、判断题
1、民法的调整方式包括事前调整和事后调整。其中\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的方式属于事前调整。( )
2、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由民法调整,但亲属间形成的财产共有和分配等横向财产关系则不属民法调整。( ) 3、我国《民法通则》在民事立法中具有普通法的性质,故其应属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我国尚待修订和完善的民法典。
4、某国驻华使馆的官员驾车外出,与中国公民发生民事侵权纠纷,在其同意适用我国民法时,法院可依我国民法作为审判依据。( ) 5、“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是两种立法体例的具体表现,并不是否认民商法是私法的理由。 6、就民法原理而言,民法的渊源除法律外还应包括判例和法理,其具有弥补制定法局限的功能。
7、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所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8、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关系,当事人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且在经济利益上也是等价有偿的。
9、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10、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法律赋予的,而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取得的。
11、甲到非禁渔区钓鱼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12、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只能相应地由一个自然事实或人的行为引起。
13、不以主观意思表示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