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鱼我所欲也》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鱼我所欲也》”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鱼我所欲也》”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鱼我所欲也》”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鱼我所欲也考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鱼我所欲也考点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东西,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难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躲避灾难,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愿意接受。
对于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那么,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
九年级语文下册19《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
19 鱼我所欲也
学 科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媒体 知识 能力 过程 方法 情感 态度 语文 课 题 19、鱼我所欲也 课 型 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一、导语设计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近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
(2018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
(2018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一)
(附答案)
《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
(一)《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 )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 )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 )也。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也?由是( )则生而( )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 )有是心(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 )。 ..
一箪食,一豆( )
九年级语文下册 19《鱼我所欲也》教学案(新版)新
19、鱼我所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 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理论证等方法。 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走进作者: 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
九年级语文第19课《鱼,我所欲也》教学案
19课《鱼 我所欲也》教学案
一、文学资讯: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出生在马鞍山下的凫村,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元代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邹国亚圣公”。他和孔子的思想主张合称为“孔孟之道”。 后受业於子思门人,是孔子的四传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孔孟之道在汉代以后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孟子本人也被尊称为次于孔子的“亚圣”。
二、字词天地
(一)、掌握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
羹(gēng) 蹴(cù)屑(xiè)苟(gǒu) (二)、词语解释 (一)解释下列词语
苟得:苟且取得。患:灾难。如使:假如,假使。勿丧:不丢掉。蹴:用脚践踏。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何加:有什么好处。奉:侍奉。已:停止,放弃。本心:天性,天良。
(二)区分下面各组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是语气词)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与”是“给予”的意思)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而”表示并列关系,可以翻译成
“并且”)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而”表示转折关系,是“却,可是”的意
《鱼我所欲也》学案
《鱼我所欲也》学案(3课时)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3、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了解作者孟子的道德主张 2、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3、对照注释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课前预习
1、 熟读课文2遍以上,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并完成下面题目: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音:
苟( )得 所恶( ) 不辟( ) 勿丧( )耳 一箪( )食 .....
一豆羹( ) 蹴( )尔 乞( )人 不屑( ) 得我与( ) .....
乡( )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 )宫室之美为( )之 ...
(2)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用“ / ”隔开):
①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②
苏教版语文九下鱼我所欲也教案(2)
19《鱼我所欲也》教学案
设计人:范书颖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资料助读
孟子“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 4、本性也需要“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苟得 辟 一箪食 一豆羹 蹴尔 不屑 乡为身死
一、 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
(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概括本文主旨
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
九年级语文下册 19鱼我所欲也教学案【精选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鱼我所欲也》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2.教材分析
这是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课。学习本单元,要加强诵读,熟读背诵名篇名句,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逐步培养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心领悟课文内容,理解诸子散文的思想内涵,深层体味作品的意蕴。孟子散文是学习的重点。 3.中招考点
本文在2008年与主之相关的《吕氏春秋》节选对比形式考查过。考查内容为实词理解、句子翻译、文意理解和迁移运用。因此,学习本文要把文言词语积累、文句翻译、主旨理解和写法特点作为重点。 4.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因而对本文文句的理解问题不大。但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学生了解起来可能有些难度。因此,要把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作为难点来突破。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听读、自由读、指名朗读或齐读,能读准节奏、停顿,读得通顺流畅、抑扬顿挫。 2.通过默读课文、查找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能准确翻译课文。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组活动,通过听读、自由读、指名朗读或齐读,能读准节奏、停顿,读得通顺流畅、抑扬顿挫。
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
江苏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鱼我所欲也》教案 苏教版
鱼我所欲也
本文是《孟子》的精粹,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本篇课文通过两种人生观的对比,有力地阐述了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做人要“舍生取义”的道理。全文明畅犀利,析理精深,论证严密,文笔精练,气势恢宏,让我们共同去领略——
1.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以至背诵。
2.学习并积累重点词语。
3.体会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上主张行“仁政”。
二、作品信息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一部书,是由孟轲及其门人共同编写的。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全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开篇提出论点,以设喻引出本文的主旨:舍生取义。 本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1—4句):运用比喻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确定论点——舍生取义。 第二层(5—8句):用假设论证,从反面强调为了“义”可以不要“生”,为了“义”也可以不“避患
江苏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鱼我所欲也》教案 苏教版
鱼我所欲也
本文是《孟子》的精粹,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本篇课文通过两种人生观的对比,有力地阐述了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做人要“舍生取义”的道理。全文明畅犀利,析理精深,论证严密,文笔精练,气势恢宏,让我们共同去领略——
1.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以至背诵。
2.学习并积累重点词语。
3.体会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上主张行“仁政”。
二、作品信息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一部书,是由孟轲及其门人共同编写的。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全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开篇提出论点,以设喻引出本文的主旨:舍生取义。 本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1—4句):运用比喻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确定论点——舍生取义。 第二层(5—8句):用假设论证,从反面强调为了“义”可以不要“生”,为了“义”也可以不“避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