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的诗学思想
“司空图的诗学思想”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司空图的诗学思想”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司空图的诗学思想”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
《二十四诗品》的美学思想
司空图凭借一部《二十四诗品》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本著作单从文学角度来解读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十四诗品》不能简单的划分为一部诗歌理论著作,它所涵盖的古典美学思想同样是值得我们去解读的。
二十四诗品的美学思想是多个层次的。包括以阴阳为基础的精细而凝练的诗歌风格理论阐释;以老庄思想为哲学基础的冲淡美学的情趣追求;以自我修养为背景的思想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当我们领悟到其真谛,那么便可用下面一句话概括:得其意象,可与窥天地,可与论古今;掇其词华,可以润枯肠,医俗气。
《二十四诗品》的开篇《雄浑》、《冲淡》二品代表《周易》中的阴阳二气,正是借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庄子思想,即万物皆是对立与统一的,是周而复始的规律化运动。阴与阳的融合催化出了多姿多彩的诗歌风格,而这种精神是贯穿于整个诗歌世界的。《雄浑》中大用即是无用之用,腓乃变化之意,言浩大之用改变于外,真实之体充满于内,阐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虚,浑则是指两种相对立的自然状态,和阴阳理论的转化是不谋而合的。如老子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雄浑》代表的是一种阳刚之美,是古代对广阔、包容、无限的一种褒扬,这种美感是对最接近自然本体的一种
司空图
篇一:语文唐诗鉴赏《司空图诗鉴赏》
司空图诗鉴赏
生平简介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所撰《诗品》一书 ,对后代严羽 、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有《司空表圣文集》(即 《一鸣集》)。又有《司 空表圣诗集》,系后人所辑。
退居漫题七首
(其一、其三)
司空图
其一
花缺伤难缀,
莺喧奈细听。
惜春春已晚,
珍重草青青。
其三
燕语曾来客,
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已过,
看着又新春。
司空图诗鉴赏
这两首五绝是司空图《 退居漫题七首 》中的第一、三两首 。诗题既名曰“退居”,当然是指归隐后 的作品。司空图曾亲身经历黄巢农民起义的骚乱,目睹农民军占领长安,深感唐王朝国势衰危,于是跑到家乡中条山王官谷 ,过起“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那种表面闲散而内心并不平静的林泉生活。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春光迟暮的感叹,但忧虑和孤独中并不使人感到消沉。
先看第一首。前两句对仗极其工稳 。抒写伤春,不是笼统点明惆怅的情怀 , 也不是泛泛描绘春意阑珊,而是先从表现春光已晚的典型景色着笔 : 一是花,二是莺。落红满地,花瓣残缺,这固然是春光消失的象征。然而诗人偏偏把“花缺”的客观图景,和有感于“
闺怨诗学案
诗歌鉴赏系列之闺怨诗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闺怨诗中女性形象;
2、理解闺怨诗的思想内容,体会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诗中塑造的形象、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一、闺怨诗简介:
闺怨诗以女性为描写对象,主要抒写宫女失宠后的怨情、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等。闺怨诗就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这与诗的主角是女性有关。浓重的感伤情调、细腻的心理描写、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使得闺怨诗充满了深婉悠长、含蓄无尽的韵味,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朵摇曳多姿的奇葩。 二、闺怨诗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手法: 1、主要类型:
(1)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妃嫔的怨情。如:《行宫》(元稹)《宫词》 (朱庆馀)
(2)闺怨诗: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如:《望江南》(温庭筠)
(3)征妇怨诗:征妇可以说是历朝历代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对久
咏史怀古诗学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学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 启东市汇龙中学 沈菊如 学习目标:1、了解咏史怀古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把握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感情和主题。 预习设计:诵读经典,完成表格,回顾咏史怀古诗的主要特点。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
卡夫卡小说《城堡》的诗学意义
无论怎样来看,卡夫卡都可以称得上是现代主义的大师,他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精神特征的人,也是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所以,要想绕过卡夫卡是不可能的。 一:卡夫卡的形象:地窖中的穴鸟
再20世纪小说家中,卡夫卡的生平经历是最平淡无奇的。1883年生于布拉格,此后一生中没离开过故乡,在公司当职员,文学创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1924年去世。死后,由于朋友布罗德违背了它的遗属,所有作品得以出版。 卡夫卡的写作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写作,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直接面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写出人的本真的苦难。卡夫卡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地洞》,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只小动物,处在地洞中,对周围充满了恐惧。可以说,这个地洞的处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人的处境,卡夫卡当然也不例外。
卡夫卡还有一篇重要的独白: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绝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扇门后。……… 然后我将回到我的桌旁,紧接着马上写作。
这段话出自卡夫卡给他的未婚妻的一封信,可以看出他的心理表白。 二《城堡》迷宫
下面进入对《城堡》的分析。由于城堡没有结尾,具有未完成性和开放性,所以不可能有一个更
贬谪诗学案及答案
贬谪诗导学案
课内探究
登柳州①城楼寄漳汀②封连③四州刺史④
城上高楼接⑤大荒⑥,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⑦乱飐⑧芙蓉⑨水,密雨斜侵薜荔⑩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⑾文身⑿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你觉得柳宗元诗中具体写了哪些愁?并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首联:写登楼所见远景,荒芜辽远的原野,海天相接茫茫的一片,而愁思也如海天一般无边无际。苍凉之景和和被贬之后百感交集的万般愁思情景交融。这两句情景兼到,总领全诗,为全诗奠定凄凉怨叹的基调。
颔联:写所见之近景, “芙蓉、薜荔”象征着诗人和诸友的高洁品质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惊风、密雨隐喻朝廷上那些猖狂肆虐地打击进步力量的腐朽势力。风雨肆虐,芙蓉遭风飐,薜荔被雨侵。\惊\乱\密\、\斜\写出了风雨肆虐之狂,这联明写景,暗写政治上遭受敌对势力无情迫害打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颈联:写景抒情,向远处看,只见山岭绵绵,林树重重,遮住了诗人远望的视线,那曲曲折折的柳江,恰似我的曲结的愁肠。由上联感叹世事艰难,不由想到了政治抱负无望和同遭难的战友们。
尾联直接抒情,共同的遭遇,相同的命运,都被贬到了荒远的地区,却各处一方,音信不通,不能互致问候。“滞”表明自己和朋友的处境,也是他最终的命运,最
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巨著《诗学》是西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理论著作。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今至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他的说法是十分贴切的。《诗学》虽篇幅短小,但理论精辟,气度非凡,是部值得我们仔细研读的文艺理论著作。
关于《诗学》首先值得我们研析的便是“摹仿说”。亚里士多德把“摹仿”当做是区别诗和自然科学论著的特征,强调摹仿是人的本能,摒弃了柏拉图的“理式”,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肯定了摹仿的艺术真实性,看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在第一章中,他提到,“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演奏的音乐,这一切总的来说都是摹仿。”也就肯定了摹仿是艺术的起源与本质,艺术要表现美,就离不开摹仿。“有人用色彩和形态摹仿??而有一些人则借助声音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舞蹈者通过糅合在舞姿中的节奏表现人的性格、情感、行动。”肯定了摹仿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同时也要也内容相结合,一切艺术,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艺术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另外,在第二章一开头他提到既然摹仿是表现行动中的人,这些人必然不是好人便是卑俗低劣者,他们描述的人
清代四大诗学观
清代四大诗学观 王士祯的“神韵”说 沈德潜的“格调”说 袁枚的“性灵”说 翁方刚的“肌理”说 王士祯的“神韵”说
《带经堂集》、《渔洋精华录》、《渔洋诗话》;《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
神韵,南齐谢赫《古画品录》“神韵气力”,唐张彦远《论画六法》有“须神韵而后全”,人物画,“精神”、“气韵”;
胡应麟《诗薮》“神韵”“兴象风神”,陆时雍《诗镜》“生韵流动”,王夫之论诗,重势,所谓“夭矫连蜷,烟云缭绕”;又云:“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
王士祯早年曾选“唐诗绝句五七言”名《神韵集》。《渔洋诗话》:律诗有神韵天然,不可凑泊者,如高季迪“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曹能始“春光白下无多日,夜月黄河第几弯。”“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清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远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总其妙在神韵矣。
司空图:含蓄、纤浓、自然、清奇;味在酸咸之外(雄浑,劲健)
严羽:以禅喻诗,兴趣,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唐贤三昧集》录王维等四十二人“尤隽永
描写放风筝的古诗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描写放风筝的古诗
咏风筝的诗歌最早出现在唐代,元稹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借物讽人,意味深远。
北宋著名宰相寇准曾作《纸鸢》诗:“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南宋诗人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十分生动有趣:“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明代著名诗人兼画家徐渭写了《风鸢图诗》25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是:“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描绘了当时江南地区放风筝时的热闹情景。另一首“我亦曾经放纸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读后发人深思。
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更是描写放风筝的脍炙人口之作。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使一个天真、生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任过潍县县令,他在《怀潍县》诗中吟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
精品文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的人的事业,毋宁说是有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 照
了
商
务
译
本
, 才
发
现
把
事
情
——
亚
里
士
一想
得
太
过
简
单
。
多
德
《
诗
学
》
阅读西方经典,自然逃不开译本问题。罗念生先生译本中亚氏此语,初看时感触良多。只是参 “诗是天资聪颖者或疯迷者的艺术,因为前者适应性强,后者能忘却自我”——陈中梅译本显然同罗念生译本迥异。一方认为艺术中“天才”与“迷狂”两个因素不分优劣,亦无矛盾;另一方则表达“天才”高于“迷狂”,正好与柏拉图“神智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会饮篇》)的观点相峙。 译本之争其实是西方的版本之争。根据陈中梅的注解,意大利学者卡斯泰尔维特罗当年把抄本中的字母稍一改动,便将“陈本”之意转作了“罗本”之意。这种改动其实也表达了西方不少学者共同的理解:“亚里斯多德不是灵感至上论者,他崇尚理性,尊重科学,在论及文学和艺术时一般不多谈灵感
的
作
用
。
”
至于我的理解,凭着阅读感受,仍旧倾向于“罗本”之意。原因还是用老一套办法:从亚氏的哲学核心推导而来。亚氏多言“中庸”、“适度”,至于失去常态的“迷狂”,显然与此相悖。《诗学》中强调“适当”的篇幅长度、“适宜”的人物性格,也是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