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13)
细目七 经期延长
要点: 1.经期延长的定义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了7天以上,甚或2周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又称“经事延长”。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萎缩不全者、盆腔炎症、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经期延长。宫内节育器和输卵管结扎后引起的经期延长也按本病治疗。 2.病因病机 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常见的分型有气虚、虚热和血瘀。 (1)气虚: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中气不足,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期延长。 (2)虚热:素体阴虚,或病久伤阴,产多乳众,或忧思积念,阴血亏耗,阴虚内热,热扰冲任,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期延长。 (3)血瘀:素体抑郁,或大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经期交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邪与血相搏成瘀,瘀阻冲任,经血妄行。 气虚 → 冲任不固↘ 病因病机 虚热 → 热扰冲任→ 经血失约 → 经期延长 血瘀 → 瘀阻冲任↗ 3.辨证论治:各型主要证候、治法及代表方剂 以经期延长而月经周期正常为辨证要点。治疗以固冲调经为大法,气虚者重在补气升提,阴虚血热者重在养阴清热,瘀血阻滞者以通为止,不可概投固涩之剂,犯虚虚实实之戒。 证侯类型
证型
医师定期考核中医妇科学题库
00001
06000000 01 10 37 68 01
<<妇人大全良方>>医著的作者是
A.陈自明
B.薛立斋
C.朱端章
D.杨子健
E.吴谦
00001
A
00002
06000000 01 10 46 44 01
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产科专著是
A.<<经效产宝>>
B.<<济阴纲目>>
C.<<妇人大全良方>>
D.<<胎产书>>
E.<<证治准绳.女科>>
00002
D
00003
06000000 01 10 37 58 01
肝血不足,肝阳偏亢,导致的妇科病证是
A.月经后期、月经过少
B.妊娠腹痛、胎动不安
C.月经过多、崩漏
D.子宫脱垂、胎漏
E.妊娠眩晕、妊娠痫证
00003
E
00004
06000000 01 10 23 23 03
下列各项,与气虚血失统摄有关的病证是
A.月经过少
B.滑胎
C.经行吐
D.月经过多
E.经间期出血
00004
D
00005
06000000 01 10 24 20 03
月经将至,或正直月经期,常见脉象是
A.脉细数
B.脉细弦
C.脉多显滑象
D.脉滑数有力
E.脉沉细
00005
C
00006
06000000 01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腰痛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腰痛
细目一:概述和病因病机
一、腰痛的主症特点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
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二、腰痛的常见病因
内因:体虚年衰,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外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
三、腰痛的病机要点及转化
腰痛的病位:病位在腰,为肾之府。
基本病机,外感腰痛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总离不开湿邪为
患;内伤腰痛多因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滋润、濡养、温煦,内伤不外乎肾虚。病理性质,
外感属实,内伤属虚或虚实夹杂。
细目二:辨证论治
一、腰痛的辨证要点
辨致病原因:腰痛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内伤与外伤。
外感者,多起病较急,腰痛明显,常伴有感受寒湿之邪的症状;
内伤者,多起病隐袭,腰部酸痛,病程缠绵,常伴有脏腑虚损症状,多见于肾虚;外伤者,起病急,疼痛部位明显,瘀血症状明显,常有外伤史。
二、腰痛的基本治则
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
201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考前押题选择题1
吉考科技3297f6e258f5f61fb73666a7
201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考前押题选择题1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图片部分显示不全.吉考科技承诺:文档下载后保证所有图片均可见!
1. 经行或经后两乳作胀,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是
A.疏肝解郁
B.滋肾养肝
C.养血柔肝
D.滋阴清热
E.缓急止痛
答案:B
解析:暂无解析
2. 毓麟珠的组成药物不包括
A.人参、白术、茯苓
B.白芍、川芎、当归
C.熟地黄、杜仲、川椒
D.丹参、香附、紫河车
E.菟丝子、鹿角霜、炙甘草
答案:D
解析:暂无解析
3. 治疗脏躁的首选方剂是
A.甘麦大枣汤
吉考科技3297f6e258f5f61fb73666a7
B.百合知母汤
C.百合固金汤
D.酸枣仁汤
E.归脾汤
答案:A
解析:暂无解析
4. 患者分娩后恶露量少,少腹阵痛拒按,甚至心下急满,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紫黯,唇舌均紫,脉涩。诊断为
A.产后血晕,血虚气脱证
B.产后血晕,瘀阻气闭证
C.产后痉证,阴血亏虚证
D.产后痉证,感染邪毒证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暂无解析
5. 关于新产后的生理特点不正确的是
A.有恶露排出,2个月左右干净
B.可见恶寒、怕风、微热自汗等
C.产后即有乳汁分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乳岩
乳岩
【考试重点】 乳岩的含义及特点 1.乳岩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乳岩是指乳房部的恶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癌。 (2)特点: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晚期溃烂,凹如泛莲。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3)高发人群: ①无生育史或无哺乳史的妇女 ②月经过早来潮或绝经期愈晚的妇女 ③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 ④男性乳腺癌较少发生。 2.乳岩的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一般在40~60岁,绝经期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 乳癌可分为一般类型乳腺癌及特殊类型乳腺癌。 一般类型乳腺癌 常为乳房内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不易推动,常与皮肤粘连,出现病灶中心酒窝征,个别可伴乳头溢液。后期随着癌肿逐渐增大,产生不同程度疼痛,皮肤可呈橘皮样水肿、变色;病变周围可出现散在的小肿块,状如堆栗;乳头内缩或抬高,偶可见到皮肤溃疡。晚期乳房肿块溃烂。
乳腺纤维癌(乳核)
乳腺癌(乳岩)
乳腺增生病(乳癖)
好发年龄
20~30岁
40~60岁
30~45岁
肿块特点
大多为单个,也可有多个,圆形或扇圆形,边缘清楚,表面光滑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中医外科学)(精)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中医外科学) [A2型题]
1. 患者,男,31岁。颈项部皮肤增厚,干燥,瘙痒较剧,情绪波动时,瘙痒随之加剧,部分皮肤因反复搔抓形成苔藓样变化。其诊断是
A 接触性皮炎 B 牛皮癣 C 白疕 D 慢性湿疮 E 紫白癜风
考题解析:根据本题表述的部位、症状和局部皮肤的病理变化,符合牛皮癣的诊断,故正确答案为B 。而A 应有接触致病史;C 局部皮肤有白色鳞屑;D 发病部位多在肢体屈侧,且多有对称性,有复发史;E 多发胸背、颈侧、肩胛,且无苔癣样改变。
2. 患者,女,21岁。因喉炎而服用磺胺药物,继见皮肤红斑及血疱,口腔、阴部黏膜糜烂,伴有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薄、脉细数。诊断为固定性红斑型药疹,内治应首选
A 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 B 萆薢渗湿汤合黄连解毒汤 C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D 清营汤 E 普济消毒饮
考题解析:根据本题表述的症状,病变部位应考虑血热证,故内治应首选C 。A 适用病变部位在上,风热毒邪致病的病证;B 适用于湿热毒邪所致病证;D 适用于火毒之邪所致病证;E 适用于风热毒邪所致的疮疡病证,均非题干病证所宜。
3. 患者,女,44岁。右足第3及第4趾缝间潮湿,糜烂,覆以白皮,渗液较多,伴有剧烈
中医妇科学考试题
中医妇科学试题 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天癸 妊娠恶阻 脏躁 崩漏 胎动不安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___是女子青春期发育成熟的主要标志。
2.《达生篇》中提出的六字真言是 ___、___ 。 3.冲任为病往往是通过__ 来体现调理冲任的。
4. 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__。 5.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主要是__、__、___ 6. 月经过多是指__、__。 7. 崩漏的病机是__、__
8. 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__。 9.月经不调主要是指___、___的改变。 10. 痛经的治疗原则是___。
11.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__与__并举。 12.缺乳的病机为___、___。 三.简答(每题5分,共10分)
简述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要注意哪三审? 崩漏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崩漏常用的方法。 四.病例分析(共15分)
仲某,女,20岁,学生。行经腹痛5年。患者4岁月经初潮,周期正常,但每于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平素性情抑郁,经前1周即出现胸胁乳房胀痛。刻诊正值行经第一天,量不多,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伴急躁易怒乳房胀痛,舌紫暗,脉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背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一、基础理论
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心。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肺。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阳中求阴。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热者寒之。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23.“木”的特性是:曲直。24.“水”的特性是:润下。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金。28.水的“所胜”之行是:火。29.金的子行为:水。30.火的母行为:木。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32.木的“母”之“所
中医妇科学考试题
中医妇科学试题 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天癸 妊娠恶阻 脏躁 崩漏 胎动不安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___是女子青春期发育成熟的主要标志。
2.《达生篇》中提出的六字真言是 ___、___ 。 3.冲任为病往往是通过__ 来体现调理冲任的。
4. 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__。 5.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主要是__、__、___ 6. 月经过多是指__、__。 7. 崩漏的病机是__、__
8. 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__。 9.月经不调主要是指___、___的改变。 10. 痛经的治疗原则是___。
11.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__与__并举。 12.缺乳的病机为___、___。 三.简答(每题5分,共10分)
简述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要注意哪三审? 崩漏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崩漏常用的方法。 四.病例分析(共15分)
仲某,女,20岁,学生。行经腹痛5年。患者4岁月经初潮,周期正常,但每于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平素性情抑郁,经前1周即出现胸胁乳房胀痛。刻诊正值行经第一天,量不多,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伴急躁易怒乳房胀痛,舌紫暗,脉弦。
中医妇科学(OK)
中医妇科学
A1型题
第一单元绪论
1.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著是( A )
A.《金匮要略》 B.《诸病源候论》C.《证治准绳》D.《千金要方》 E.《黄帝内经》 2.把妇人卷列于他卷之首的医著是( B ) A.《圣济总录》 B.《千金要方》 C.《坤元是宝》 D.《外台秘要》 E.《景岳全书》 3.妇产科独立分科始于( C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隋代 E.明代 4.妇科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首方剂是( D )
A.温经汤 B.四物汤 C.胶艾汤 D.四乌贼骨一蔗茹丸 E.当归芍药散 5.世界医事制度上妇产科最早独立的朝代是( C )
A.汉代 B.隋唐五代 C.宋代 D.秦汉时代 E.金元时代 6.首先提出了女子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的是( A ) A.《素问·上古天真论》 B.《素问·腹中论》 C.《经效产宝 D.《灵枢·经水》 E7.首先提出“月经”之名的古籍是( C )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脉经》 D.《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