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专业
“古文字学专业”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古文字学专业”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古文字学专业”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古文字学
第一章 绪论
一、古文字和古文字学 (一)古文字的范围
古文字,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的文字。我们学过古代汉语,文字,突破了有声语言时空上的局限,成为可视的语言,把人们交流的思想、生产生活的经验记录下来,并流传下去,世代享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步伐。文字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大多产生在文明起源比较早、程度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圣书字、黄河流域的甲骨文等。它们都是古代文字的范围。
楔形文字 圣书字
这些文字都曾经作为当时当地语言的记录符号,文明的载体而被使用过,但后来或因某些历史原因或因文字变革而消失,丧失了交际功能而成为死文字。只有中国的汉字却一直活跃在汉族人的生活中,传承着悠久的中华文明。安子介:“撼山易,撼汉字难。”世界上研究古文字不可能绕开汉字这唯一活的古文字。所以我们在这里讲古文字就专指中国的古汉字。那么,我们把研究中国古汉字的学科成为“古文字学”也就顺理成章了。有学者将之称为“古汉字学”或“汉语古文字学”,如果从以上的理由看也就没必要了。
我们明确了“文字”指汉字,那“古”又是何意?段玉裁:“古今者,不定之名也。三代为古,则汉为今;汉魏晋为古,则唐宋为今。”
1
我们需要对古
古文字学
第一章 绪论
一、古文字和古文字学 (一)古文字的范围
古文字,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的文字。我们学过古代汉语,文字,突破了有声语言时空上的局限,成为可视的语言,把人们交流的思想、生产生活的经验记录下来,并流传下去,世代享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步伐。文字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大多产生在文明起源比较早、程度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圣书字、黄河流域的甲骨文等。它们都是古代文字的范围。
楔形文字 圣书字
这些文字都曾经作为当时当地语言的记录符号,文明的载体而被使用过,但后来或因某些历史原因或因文字变革而消失,丧失了交际功能而成为死文字。只有中国的汉字却一直活跃在汉族人的生活中,传承着悠久的中华文明。安子介:“撼山易,撼汉字难。”世界上研究古文字不可能绕开汉字这唯一活的古文字。所以我们在这里讲古文字就专指中国的古汉字。那么,我们把研究中国古汉字的学科成为“古文字学”也就顺理成章了。有学者将之称为“古汉字学”或“汉语古文字学”,如果从以上的理由看也就没必要了。
我们明确了“文字”指汉字,那“古”又是何意?段玉裁:“古今者,不定之名也。三代为古,则汉为今;汉魏晋为古,则唐宋为今。”
1
我们需要对古
古文字学入门
甲骨文
甲骨篇的文发现 懿王(荣84511—009年字)儒
正
龙镇骨、催眠静、惊厥抗用作 验表明实:20龙骨混悬% 液20l/mg给小鼠灌k,服显 著增能加戊比妥巴的钠眠 率催;对回灵所苏惊厥亦 有对抗致用作
有.的字骨龙
甲骨堂四 雪 堂罗玉 振观堂国维 彦堂王董作宾鼎堂 沫郭若
河· 南阳安·小
四堂评 价 兰先唐对生堂四评价的是殷墟:辞研卜 究“自堂雪罗(振)玉夫导先,观堂 (路王国维)以继史考彦,堂(董作)宾区 时代其鼎堂,郭沫若)(发辞其,例固已 极时一盛之”。
甲骨文整治、钻的、凿占 卜刻、
辞
龟甲
腹背甲龟
牛胛肩骨
钻凿
甲文卜辞骨体 例叙 事 命辞 辞占 占 验
20
1/6628/
2016/62/8
20616//8220
6/16/28
占
验占辞 命 辞
事叙
占 验占 辞
命辞
叙事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专业及学科点介绍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专业创建于1979年,于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了历史文献学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国家唯一的敦煌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兰州大学与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取得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效果,同年,历史文献学被甘肃省教委批准为1999至2001年度省级重点学科. 1999年12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被批准入选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当时西部地区唯一的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设立,确立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的中心地位,极大地促进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建设。2002年经人事部评审批准,建立了兰州大学历史学(敦煌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又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培育)行列,在学科点的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成为了具有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培养体系完整的学科。 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严格的学术训练、专业研究,使研究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能够掌握历史文献学与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既能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
第一节古文字学基础知识(DOC)
第一节
汉字的産生及其发展简况
? 汉字的産生
? 汉字结构方式的发展 ? 汉字的形体演变
幻灯片5
仓颉造字的传说
? 《吕氏春秋》:仓颉作书; ? 《韩非子·五蠧篇》:“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说文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 《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幻灯片6
文字的起源
? 文字産生以前的记事方法: ? 结绳 ? 契刻 ? 图画
幻灯片7
实物记事之——结绳
? 《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
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幻灯片8
中国古代结绳记事
幻灯片9
? 秘鲁印第安人就曾经有过结绳的历史,如单结表示数量十,双结表示百,还有用以表
示人口、土地界域、甚至于刑法及部族兵卒等的内容。
? 我国云南的独龙族人外出时也曾以在绳子上打结来计算日子,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也曾
长期使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
幻灯片10
古秘鲁结绳记事
幻灯片11
契刻
? 所谓契刻,就是用尖硬工具在陶器、竹木等物上刻画记号,用
古文字学课程思考练习题及训练项目
古文字学课程 思考练习题及训练项目
1、 比较万、叶、旧、华、垂、若、荐、苟等字所含艹头。
2、 比较委、秉、兼、香、秋、秀、秃、秦、穆、穗等字所含禾旁。 3、 比较孟、孝、李、孛、孙、乳、孕、字、好等字所含的“子”。 4、 试析席、庶、麻、庞、庚、庆、广等字广头的来源。
5、 比较荣、巢、桑、若、栗、来、朱、乐、朿、束等字所含的“木”。 6、 比较古、司、可、中、甘、名、舌、旨(从匕从口)、同、听(耳口)、尚、
周等字所含的“口”。
7、 比较以下女部字:好、如、奴、妇、妥、妹、妻、姜、威、媚。 8、 比较以下彳部字:后、卫、役、彻、往、得、德、御。 9、 比较以下诸字所含或隐含的手(扌、寸、又、丮):尤、尹、失、丞、承、
执、报、投(豆殳)、折、奉。
10、比较以下羊部字:美、羔、羞、群、养、羌。
11、比较以下力(耒)部字:男、嘉、争、耕、耤、加、静、功、劳、勒、勋、朸、扐、筋。
12、比较以下戈部字:戒、伐、戍、何、贼、戎、戟、战。
13、比较以下亻部字:俘、保、仔、伐、企、依、偁、何、作、侵。
14、比较以下从买诸字:卖、儥、读、赎、椟 、黩、渎、嬻、窦、续、藚。 15、试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字的初始含
古文字学课程思考练习题及训练项目
古文字学课程 思考练习题及训练项目
1、 比较万、叶、旧、华、垂、若、荐、苟等字所含艹头。
2、 比较委、秉、兼、香、秋、秀、秃、秦、穆、穗等字所含禾旁。 3、 比较孟、孝、李、孛、孙、乳、孕、字、好等字所含的“子”。 4、 试析席、庶、麻、庞、庚、庆、广等字广头的来源。
5、 比较荣、巢、桑、若、栗、来、朱、乐、朿、束等字所含的“木”。 6、 比较古、司、可、中、甘、名、舌、旨(从匕从口)、同、听(耳口)、尚、
周等字所含的“口”。
7、 比较以下女部字:好、如、奴、妇、妥、妹、妻、姜、威、媚。 8、 比较以下彳部字:后、卫、役、彻、往、得、德、御。 9、 比较以下诸字所含或隐含的手(扌、寸、又、丮):尤、尹、失、丞、承、
执、报、投(豆殳)、折、奉。
10、比较以下羊部字:美、羔、羞、群、养、羌。
11、比较以下力(耒)部字:男、嘉、争、耕、耤、加、静、功、劳、勒、勋、朸、扐、筋。
12、比较以下戈部字:戒、伐、戍、何、贼、戎、戟、战。
13、比较以下亻部字:俘、保、仔、伐、企、依、偁、何、作、侵。
14、比较以下从买诸字:卖、儥、读、赎、椟 、黩、渎、嬻、窦、续、藚。 15、试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字的初始含
古文字中
红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古文字中“攵(攴)”、“殳”、“支”、“又”、“寸”的混用及原因
摘要
由于汉字简化字的推行,汉字中的很多字体已经脱离了原本的意义。在书法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汉字中的一些构件,它们之间的混用相当普遍,又因为那些部件的差别是细微的,而这种差别对于一个字的整体来说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就比如“攵(攴)”、“殳”、“支”、“又”、“寸”,这几个部件的混用时有发生,然而,这样的混用却被历来的文字学家忽略了,所以,这篇论文将以小篆及小篆之前的文字作为研究对象,将古文字中带有以上部件的文字列举出来,以证明“攵(攴)”、“殳”、“支”、“又”、“寸”之间混用现象的存在,进而探寻它们之间产生混用的原因,从而得到一些关于汉字演变的认识。
关键词:古文字;部件混用;原因
前言
我国的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字的形体在从古到今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历史的变迁、书写习惯、书写材料等因素,都会对文字的字形产生影响,文字形体的改变,首先是从文字部件的改变开始的,那些带有“攵(攴)”或“殳”或“支”或“又”或“寸”的汉字,它们之间的混用就难以避免。
从早期的图画文字,到甲骨文到金文到与大篆同时代的文字,再到归为统一的小篆,字体在演化和变异
《古文字研究》目录(1-24)
1、《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於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 唐 蘭:《殷虛文字二記》
張政烺:《釋它示——論卜辭中沒有蠶神》 胡厚宣:《說》
張 頷:《侯馬盟書叢考續》 高 明:《侯馬載書盟主考》
朱德熙:《戰國匋文和璽印文字中的“者”字》 裘錫圭:《說“弜”》
馬國權:《兩周銅器銘文數詞量詞初探》 陳世輝:《略論〈說文解字〉中的省聲》 李學勤:《岐山董家村訓匜考釋》 張振林:《中山靖王鳥篆壺銘之韻讀》 姚孝遂:《契文考釋辨證舉例》
徐錫臺:《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見人名、官名、方國、地名淺釋》 徐錫臺:《探討周原甲骨文中有關周初的曆法問題》 張政烺:《中山王
壺及鼎銘考釋》(與姚文合於一處)
壺釋文》
張政烺:《中山國胤嗣
趙 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 孫稚雛:《中山王
鼎、壺的年代史實及其意義》
於豪亮:《為什麼隨縣出土曾侯墓?》
林 沄:《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
姚孝遂:《商代的俘虜》 李家浩:《釋“弁”》 [日]島邦男:《禘祀》
[日]前川捷三:《介紹著錄明義士舊藏甲骨的新刊二書》 肖 楠:《甲骨學論著目錄(1949—1979)》
2、《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北京
《古文字研究》目录(1-24)
1、《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於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 唐 蘭:《殷虛文字二記》
張政烺:《釋它示——論卜辭中沒有蠶神》 胡厚宣:《說》
張 頷:《侯馬盟書叢考續》 高 明:《侯馬載書盟主考》
朱德熙:《戰國匋文和璽印文字中的“者”字》 裘錫圭:《說“弜”》
馬國權:《兩周銅器銘文數詞量詞初探》 陳世輝:《略論〈說文解字〉中的省聲》 李學勤:《岐山董家村訓匜考釋》 張振林:《中山靖王鳥篆壺銘之韻讀》 姚孝遂:《契文考釋辨證舉例》
徐錫臺:《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見人名、官名、方國、地名淺釋》 徐錫臺:《探討周原甲骨文中有關周初的曆法問題》 張政烺:《中山王
壺及鼎銘考釋》(與姚文合於一處)
壺釋文》
張政烺:《中山國胤嗣
趙 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 孫稚雛:《中山王
鼎、壺的年代史實及其意義》
於豪亮:《為什麼隨縣出土曾侯墓?》
林 沄:《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
姚孝遂:《商代的俘虜》 李家浩:《釋“弁”》 [日]島邦男:《禘祀》
[日]前川捷三:《介紹著錄明義士舊藏甲骨的新刊二書》 肖 楠:《甲骨學論著目錄(1949—1979)》
2、《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