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导论期中考试
“计量经济学导论期中考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计量经济学导论期中考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计量经济学导论期中考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计量经济学期中考试题2014
《计量经济学》期中考试题
(经济学专业) 2014.5.5
一. [10分]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模型为什么要包含扰动项?
二. [8分]请你谈谈多变量线性模型OLS法的假设条件。
三. [8分] 简述检验的步骤以及显著性检验中F检验与t检验的关系。
四. [12分]试证明多变量线性模型中回归参数的无偏性和线性性。
五. [18分]根据美国46个州1992年的数据,Baltagi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logC=4.3-1.34logP+0.17logYSe:(0.91)(0.32)(0.2)R2=0.27其中,C为香烟消费(包/人年);P为每包香烟的实际价格;Y为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试问:
(1)[6分]求该模型的决定系数和各参数的t值;
(2)[6分]香烟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多少?它是否统计上显著?若是,是否显
著异于-1?
(3)[6分] 香烟需求的收入弹性是多少?它是否统计上显著?若不显著,原
因是什么?
六、[24分]家庭消费(y)与收入(x)的5对(x,y)观测值如下:
表1:家庭消费(y)与收入(x)的观测值
序号 Y X 试计算或回答:
(1) [6分]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家庭消费(y)对收入(x)的回归直线;
1 14 10
计量经济学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1.已知回归模型E????N??,式中E为某类公司一名新员工的起始薪金(元),N为所受教育水平(年)。随机扰动项?的分布未知,其他所有假设都满足。
(1)从直观及经济角度解释?和?。
?满足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吗?简单陈述理由。 ?和?(2)OLS估计量?(3)对参数的假设检验还能进行吗?简单陈述理由。 答案:
(1)???N为接受过N年教育的员工的总体平均起始薪金。当N为零时,平均薪金为?,因此?表示没有接受过教育员工的平均起始薪金。?是每单位N变化所引起的E的变化,即表示每多接受一年学校教育所对应的薪金增加值。
?(点估计)满足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因为这些性质的?和仍?(2)OLS估计量?的成立无需随机扰动项?的正态分布假设。正态分布假设用于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3)如果?t的分布未知,则所有的假设检验都是无效的。因为t检验与F检验是建立在?的正态分布假设之上的。
2.在第1题中,如果被解释变量新员工起始薪金的计量单位由元改为100元,估计的截距项与斜率项有无变化?如果解释变量所受教育水平的度量单位由年改为月,估计的截距项与斜率项有无变化? 答案:
首先考察被解释变量度量单位变化的情形。以E*表示以百元为度量单位的薪金,则
《经济学基础》期中考试试卷
经济学基础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 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 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D、都不存在资源稀缺问题
2、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
A、企业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 B、信息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 C、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D、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3、其它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 )。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下降 4、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A、是一回事 B、都是由于同一种原因引起的
C、需求的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
D、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变动引起的
5、在下列四种商品中,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 )。
A、化妆品 B、面粉 C、药品 D、食盐
6、若电影票的价格是100元,对电影需求的价格弹
计量经济学
班级: 金融1班
学号: 6013205281
姓名: 谢 明 亮
计量经济学
练习1
1992年亚洲各国人均寿命(Y)、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见教材Pg56-57,练习题2.1数据)
(1) 通过散点图和相关系数,分别分析各国人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数量关系。
(2) 对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分别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并用规范的形式写出估计检验结果。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各国人均寿命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近似于线性关系.
用规范的形式将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写为
Yt = 56.64794+0.128360X1
(1.960820) (0.027242) t = (28.88992) (4.711834)
R2
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一、判断题(20分)
1. 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释变量是结果。() 2.多元回归模型统计显著是指模型中每个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 3.在存在异方差情况下,常用的OLS法总是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差。() 4.总体回归线是当解释变量取给定值时因变量的条件均值的轨迹。( ) 5.线性回归是指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 ) 6.判定系数R的大小不受到回归模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的影响。( ) 7.多重共线性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 )
8.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是有偏的并且也是无效的。 ( ) 9.在异方差的情况下, OLS估计量误差放大的原因是从属回归的R2变大。( )
10.任何两个计量经济模型的R2都是可以比较的。 ( ) 二. 简答题(10)
1.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步骤。(4分)
2.举例说明如何引进加法模式和乘法模式建立虚拟变量模型。 (6分) 三.下面是我国1990-2003年GDP对M1之间回归的结果。(5分)
ln(GDP)?1.37? 0.7M6ln(se (0.15)
计量经济学
班级: 金融1班
学号: 6013205281
姓名: 谢 明 亮
计量经济学
练习1
1992年亚洲各国人均寿命(Y)、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见教材Pg56-57,练习题2.1数据)
(1) 通过散点图和相关系数,分别分析各国人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数量关系。
(2) 对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分别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并用规范的形式写出估计检验结果。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各国人均寿命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近似于线性关系.
用规范的形式将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写为
Yt = 56.64794+0.128360X1
(1.960820) (0.027242) t = (28.88992) (4.711834)
R2
计量经济学
计
参考答案
量 经 济 学 课 程二〇〇八年九月
组
计量经济学练习册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截面数据:截面数据是许多不同的观察对象在同一时间点上的取值的统计数据集合,可理解为对一个随机变量重复抽样获得的数据。
2、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同一观察对象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取值的统计序列,可理解为随时间变化而生成的数据。
3、虚变量数据:虚拟变量数据是人为设定的虚拟变量的取值。是表征政策、条件等影响研究对象的定性因素的人工变量,其取值一般只取“0”或“1”。
4、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决定同时可能也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的变量,是具有某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外生变量是不由模型系统决定但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的变量,是确定性的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 1、C
三、填空题
1、因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2、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面板数据
3、时间序列模型、单方程模型、联立方程组模型
四、简答题
1、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计量经济学对经济理论、 统计学、数学的应用方面,分别如下:
1)计量经济学对经济理论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量经济模型的选择和确定 (2)对经济模型的修改和
计量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计量经济学》考试题
第一题 判断题 10×2=20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10题,判断对错;如果错误,说明理由) P66
1, OLS法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方法。 对
2, 计算OLS估计值无需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对
3, 若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假设条件(1)——(4),但扰动项不服从正态分布,则尽管OLS
估计量不再是BLUE,但仍为无偏估计量。 错 只要满足(1)——(4),OLS估计量就是BLUE
4,最小二乘斜率系数的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t分布,要求??的抽样分布是正态分布。 对
5,R=TSS/ESS 错 R=RSS/ESS
6,若回归模型中无截距项,则Σ对
7,若原假设未被拒绝,则它为真。 错 只能说不能拒绝原假设 8,在双变量回归模型中,б错 Var(??)=бP149
1, 尽管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仍然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 对
2, 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妨碍。 对
3, 如果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则一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错 即使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也不能排除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 4,
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重点考点
什么是异方差?产生的原因?后果?检验方法?答: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而是互不相同,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性。原因:对于采用截面数据作样本的计量经济学问题,由于不同样本点上解释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差异较大,所以往往存在异方差性。后果:参数估计量非有效,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模型的预测失效。检验方法图示检验法,帕克检验与戈里瑟检验,G-Q检验,怀特检验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答: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是研究经济现象中的具体数量规律(或者说,计量经济学是利用数学方法,根据统计测定的经济数据,对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即计量经济学方法或理论计量经济学;二是应用,即应用计量经济学;无论是理论计量经济学还是应用计量经济学,都包括理论、方法和数据三种要素。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随机关系;二是因果关系。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程中必须包含随机干扰项?代表未知的影响因素,代表残缺数据;代表众多细小影响因素;代表数据观测误差;代表模型设定的误差,变量的内在随机性。
什么
计量经济学
计
参考答案
量 经 济 学 课 程二〇〇八年九月
组
计量经济学练习册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截面数据:截面数据是许多不同的观察对象在同一时间点上的取值的统计数据集合,可理解为对一个随机变量重复抽样获得的数据。
2、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同一观察对象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取值的统计序列,可理解为随时间变化而生成的数据。
3、虚变量数据:虚拟变量数据是人为设定的虚拟变量的取值。是表征政策、条件等影响研究对象的定性因素的人工变量,其取值一般只取“0”或“1”。
4、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决定同时可能也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的变量,是具有某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外生变量是不由模型系统决定但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的变量,是确定性的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 1、C
三、填空题
1、因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2、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面板数据
3、时间序列模型、单方程模型、联立方程组模型
四、简答题
1、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计量经济学对经济理论、 统计学、数学的应用方面,分别如下:
1)计量经济学对经济理论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量经济模型的选择和确定 (2)对经济模型的修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