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定义公式

“初中物理定义公式”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中物理定义公式”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定义公式”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物理定义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

1. 参照物: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标准

物体叫参照物。 2. 机械运动(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 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或者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且速度始终不变的运动。 6. 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 7.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8.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发声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9. 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和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系) 10. 音色:声音的品质。(音色也叫音质音品,是由发声物体的材料形状等因素决定的) 11. 对噪音的控制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①在源头处减弱噪音;②在噪音传输路径上隔声、

消声、吸声;③在人耳处隔离声音。

第二章 质量与密度

12.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3. 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第三章 运动和力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力: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²/2=V平t= Vt/2t

3.有用推论Vt²-Vo²=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间位置速度Vs/2=√[(Vo²+Vt²)/2]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²{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

初中物理公式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物理公式表:

一、速度: v = s / t t= s / v s = v t 。

二、密度:ρ = m/V , V = m/ ρ , m = ρ·V 三、重力与质量关系:G = mg (g = 10N/kg) 四、浮力的求法:

(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 = G排

------在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时,F浮 = G排 = m排 ·g

· g ·V排 (2)利用弹簧秤在空气中与浸在液体中称的示数差:F浮 = G -F1 ; (3)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漂浮或悬浮时: F浮 = G

------在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时,F浮 = ρ

五、压强:p = F/S ; 液体压强:p =ρg h 六、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1、功的计算公式是:;

在计算竖直方向的力所做的功时W = G·h 。

2、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 = W/t、 还可以推出P = F·v 。

3、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η = W有用/ W 总 ;W额外 = W 总 - W有用 = W 总 -η·W 总

在滑轮组中:η = W有用/ W 总= Gh/Fs , 七、热量与热值: Q =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部分)★★★

1、密度公式: 物理量 单位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103kg/m3 1m3=106cm3 …1L就是1dm3 1mL就是1cm3

2、速度公式:

ρ——密度 kg/m g/cm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物理量 单位 33

v——速度 m/s km/h s——路程 m km t——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物理量 单位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重力 N G = m g

m——质量 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4、合力公式: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5、杠杆的平衡条件: 物理量 单位 6、滑轮组: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

初中物理电路公式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物理电路公式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2.有关电路的公式

初中物理电路公式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密度×(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U÷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

初中物理必记公式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合肥方圆教育 电话:63481083)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m/s) { EMBED Equation.3 |

s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s 时间t t

2.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3.密度ρ (kg/m3) m:质量 V:体积

4.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F1>F2) 5.(1)浮力F浮 (N) F浮=G物—G/ G/: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 (2)F浮=F向上-F向下 (压力差)

(3)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4)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6. 压强 (Pa) F:压力 S:受力面积 (1)固体实心直柱体压强(Pa) :固体的密度 h:固体的高度

(2)液体压强(Pa) ρ: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汇编(中考备考宝典)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汇编

直线、线段、射线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两点决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4.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5.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垂线段最短) 平行线的判断

1.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简: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角的关系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