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整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整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整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详细知识点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一节 分子和离子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元素组成 C,H,O C,H,O(P,N) C,H,O,N(S,Fe) C,H,O,N,P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第二节 无机物
|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由于水分字间的氢键)
|无机盐类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碳化合物 |碳是所有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 糖类 |根据糖类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将糖类分成单糖、二糖和多糖。 单糖:葡萄糖、果糖
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乳糖水解→葡萄糖+半乳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肝糖元、肌糖元
|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淀粉(植物)和糖元(动物) |葡萄糖是细胞内最主要的单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植物特有: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特有:乳糖、糖元
动植物共有:葡糖糖、核糖、脱氧核糖 脂类 |脂类包括油脂、磷脂、植物蜡、胆固醇等。 |油脂由两种基本结构单元即甘油和脂肪酸组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柱、台、锥、球的结构特征
二、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的表面积、体积
1、 面积公式
2、 体积公式
球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S=4πR2 V=4/3πR3
习题:
1.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 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
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 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
B. 以直角梯形的一腰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
C. 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
D. 圆锥侧面展开图为扇形,这个扇形所在圆的半径等于圆锥的底面圆的半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棱柱的底面边长相等,则它的各个侧面的面积相等
B. 九棱柱有9 条侧棱,9 个侧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
C. 六角螺帽、三棱镜都是棱柱 D. 三棱柱的侧面为三角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行于圆锥某一母线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B. 平行于圆台某一母线的截面是等腰梯形
C. 过圆锥顶点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D. 过圆台上底面中心的截面是等腰梯形
5.如果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是矩形
有理数第一章有理数经典题型(分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1.负数代表相反意义的量 例:(1)下列有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天凌晨的气温是—50C,中午比凌晨上升100C,所以中午的气温是+100C B. 如果生产成本增加12%,记作+12%,那么—12%表示生产成本降低12% C. 如果+5.2米表示比海平面高5.2米,那么—6米表示比海平面低—6米 D. 如果收入增加10元记作+10元,那么—8表示支出减少8元
(2)某粮店出售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50±0.1)kg、(50±0.2)kg、(50±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 差 . 知识点2.有理数的定义
例: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3.3333,0,-7,3.5,,12π,+29,1.362109…,-1.15,-0.1010010001? 3非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有理数第一章有理数经典题型(分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1.负数代表相反意义的量 例:(1)下列有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天凌晨的气温是—50C,中午比凌晨上升100C,所以中午的气温是+100C B. 如果生产成本增加12%,记作+12%,那么—12%表示生产成本降低12% C. 如果+5.2米表示比海平面高5.2米,那么—6米表示比海平面低—6米 D. 如果收入增加10元记作+10元,那么—8表示支出减少8元
(2)某粮店出售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50±0.1)kg、(50±0.2)kg、(50±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 差 . 知识点2.有理数的定义
例: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3.3333,0,-7,3.5,,12π,+29,1.362109…,-1.15,-0.1010010001? 3非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章 走进细胞
必备基础知识 一、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⑴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⑵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⑶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⑴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对于植物无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⑵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⑶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 观察细胞
⑴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①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⑵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
(①取一洁净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上一滴清水;②用镊子夹取材料放入水滴中并展开;③盖上盖玻片即成。) ⑶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结果:不同细胞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第一章 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知识点
学前教育原理2012年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识记:
一、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其特征。(P3)
答:1、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1)学前家庭教育
2)学前公共教育
2、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1)学前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 2)学前家庭教育是伴随终身的
3)学前家庭教育实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 4)学前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3、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1)群体性 2)专业性 3)计划性
托幼机构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也是学前公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价值、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概念。(P13、P15) 答:1)价值:它表示的是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
2)教育价值:指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与社会或个人等教育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
的关系。
3)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4)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节知识点整理
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仅供参考,以教材为蓝本)
第一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2)体液的组成: 细胞内液 血浆
体液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内环境)
淋巴
(3)内环境:
①概念:相对于人体生活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练习:写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组织细胞:组织液 (2)血细胞:血浆
(3)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②主要组成之间的关系:(如上图)
2、稳态
(1)概念: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调节机制
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二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人体的神经调节 1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1.复习重点
1.周期表的结构。理解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2.依据“位—构—性”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元素推断和确定几种元素形成化合物形式。 2.难点聚焦
二、周期表 结构 1.位、构、性三者关系 结构决定位置,结构决定性质,位置体现性质。 确定 决定 2.几个量的关系 反映 反映 周期数=电子层数 推测 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 位置 性质 |最高正价|+|负价|=8 推断 3.周期表中部分规律总结
⑴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He除外)。
⑵在周期表中,第ⅡA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第1~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1.复习重点
1.周期表的结构。理解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2.依据“位—构—性”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元素推断和确定几种元素形成化合物形式。 2.难点聚焦
二、周期表 结构 1.位、构、性三者关系 结构决定位置,结构决定性质,位置体现性质。 确定 决定 2.几个量的关系 反映 反映 周期数=电子层数 推测 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 位置 性质 |最高正价|+|负价|=8 推断 3.周期表中部分规律总结
⑴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He除外)。
⑵在周期表中,第ⅡA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第1~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挺好的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
(2) 元素的互异性,
(3) 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 列举法:{a,b,c……}
R| x-3 2)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2} ,{x| x-3>2}
3)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