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精品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精品专题课后练习【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8分)设宇航员在某行星上从高32 m处自由释放一重物,已知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2
=4m/s,则重物下落的总时间是多少? 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答案】4s;8m
【考点】高中物理知识点》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
解得:t=4s.同理下落2s时,根据
=8m.
2. 某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单向的直线运动.从出发时开始计时,得出质点的位置坐标方程为x=6+t.
2
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v=3t ,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从坐标原点出发
B.质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C.质点在t=2s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
D.质点在t=1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
【答案】CD
【考点】高中物理知识点》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当t=0时x=6,说明质点不是从坐标原点出发,A错;由v=3t 可知速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02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力学知识.力学所要解决的中心课题是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这一章学习有关力的知识,下一章学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了这两章的知识准备,到第三章就可以学习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了.
一、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我们在初中学过,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人推车,人对车施加了力.马拉犁,马对犁施加了力.机车牵引列车,机车对列车施加了力.绳子吊起货物,绳子对货物施加了力.磁铁吸引铁块,磁铁对铁块施加了力.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我们有时为了方便,只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没有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是存在的.
力有大小和方向 我们还学过,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为牛,符号是N.
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树上的苹果受到的重力是向下的.水里的船舶受到的浮力是向上的.马对车的拉力是向前的,地对犁的阻力是向后的.要把一个力完全表达出来,除了说明力的大小外,还要指明力的方向.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2013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章末练习
2013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章末测试卷(带详细解析答案)
2012-09-08 09:46:50| 分类: 相互作用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向下的 B.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C.不存在只是受力而不对外施力的物体
D.如果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解析:选C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A错.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B错.根据力的相互性,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对,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一本书在桌面上静止,书对桌面有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
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解析:选C.根据弹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可知选项C对,A、B错;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
斜面的压力FN=mgcosθ,θ为斜面的倾角,故D错.
3、如图3-7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力为G,平衡时球在A位置.用力F将小球
向下拉长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
图3-7
(全国通用版)2018 - 2019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2弹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 弹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形变的概念,能区分弹性形变和非弹性形变.2.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两个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并会判断弹力的方向.3.掌握胡克定律并能用此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
2.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4.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二、几种弹力及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
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绳中的弹力常常叫做张力.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
kx.
2.劲度系数: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牛顿每米,符号是N/m.是表示弹簧“软” “硬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5力的分解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
3.5 力的分解
(10分钟,10分) 1.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下列情况中,不能使力的分解结果唯一的有( )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BC 【解析】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力的分解通常有下面几种组合: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确定两分力的大小,有唯一解;②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这种情况必须先看两分力大小与合力是否满足|F1-F2|≤F≤F1+F2,若不满足这个关系则无解,满足这个关系时有两解;③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这种情况可能无解、两解或一解;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情况有唯一解.所以不能使力的分解结果唯一的选项有BC. 2.已知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大小为10 N的力作用于O点,该力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与y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现将它分解到x、y轴方向上,则( ) A.Fx=5 N,Fy=5 N B.Fx=53 N,Fy=5 N C.Fx=5 N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三周周考试卷1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静止时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小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
4.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 )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放到水里 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A
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力是产生形变的原因
③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2.关于重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3.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f为空气阻力)(
)
4.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 C.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D.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5.下图为农村小水库大坝的几种设计方案图(俯视图),若从安全牢固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的一种方案是(
)
6.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习题(含答案)
练习3.1-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课堂测验
一、多项选择题(共10题,题分合计10分) 1.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可能变化
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
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 2.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
D.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
3.一个重10N的石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10N的压力,对压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这压力就是重力
B.这压力的平衡力是重力 C.这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D.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重力的作用 B.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
D.水面上的物体虽受浮力作用,但重力将不变 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不相等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将物体放到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
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6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三章 相互作用
6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刻度尺零刻度线应在________(填“上”或“下”).
(2)他通过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在安装刻度尺时,刻度尺零刻度线应在上;
(2)根据胡克定律F=k(x-x0),当F=0时,x=x0;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4.0 ΔF8-0cm,劲度系数:k==-2 N/m=50 N/m.
Δx(20-4)×10
答案:(1)上 (2)4.0 50
2.(2015·四川卷)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
l1=_______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
是l2、l3、l4、l5.已知
高一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点,长为2
L m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点正下方的Q点,OP长为 1.2
d m
=
,重为8N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A.10N B.8N C.6N D.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详解】
设挂钩所在处为N点,延长PN交墙于M点,如图所示:
同一条绳子拉力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为α,则根据几何关系可知NQ=MN,即PM等于绳长;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1.2
sin0.6
2
PO
PM
α===,则α=37°,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T cosα=mg,解得:T=5N,故D 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2.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当A、B相对静止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A受3个力作用
B.物体B受4个力作用
C.物体C受水平面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