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文言文字词解释

“小学常见文言文字词解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常见文言文字词解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常见文言文字词解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文言文常见字词及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文言文常见字词及其解释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高中《史记》文言文字词梳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之文言文课本复习学案 编制:高三语文备课组

太史公自序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使复典.之( ) 2.绍.

重黎之后( ) 3.司马氏去周适.晋( ) 4. 浮.于沅、湘,北涉汶、泗( ) 5.讲.业齐鲁之都( ) 6.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 7.且夫孝始于事.亲( ) 8.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 9.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 10.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 11.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 ) 12.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 13.惠王将伐蜀,遂拔.( ) 14. 遂拔,因而..

守之( ) 15、以为天下仪表.. ( ) 16. 余所谓述故事..( )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其指数千( ) 2.失之豪厘(

文言文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解释

同《学奕》

弈:下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谓,说。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其:他,指后一个人。

然:这样。

同《刻舟求剑》

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

自--从。

遽--急忙,立即,匆忙。

.契--用刀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坠--掉下。

若--像。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求--寻找。

之--代词,代“剑”。

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

从其所契者,其:他。

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词,不译。

止:动词,停止。

行:前进。

亦:也。

同《揠苗助长》

闵:同“悯”,担心,忧虑。

长:生长,成长。

揠: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家人:他家里的人。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走。

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北京雅思博教育个性化辅导新疆管理中心

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l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

文言文词语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1、《论语》十则(七年级上册)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 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口技(七年级下册)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 擅长2、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4、少顷 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6、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 “坐”同“座”8、妇抚儿乳 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 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

文言文词语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1、《论语》十则(七年级上册)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 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口技(七年级下册)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 擅长2、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4、少顷 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6、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 “坐”同“座”8、妇抚儿乳 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 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

文言文词语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1、《论语》十则(七年级上册)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 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口技(七年级下册)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 擅长2、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4、少顷 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6、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 “坐”同“座”8、妇抚儿乳 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 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

文言文 词语解释大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对文言文词语的用法有很详尽的解释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得广厦千万间)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被坚执锐)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实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3
【bwwdw.com - 博文网】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实词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 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把不能让人骑乘驮运的实告诉他)。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 正:审理,追查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判

决处死,请审理他。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律当(判决)诛”

①控制、抑止,“按兵不动”。②考查,研求,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编者按”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 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之)奏,敕([chì] 帝王的诏书、命令; 告诫)报许之。误:报告 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报任安书”。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 正: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