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自考真题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唐诗研究自考真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唐诗研究自考真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1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唐诗研究
2011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唐诗研究
课程代码:0042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滁州西涧》的作者是__________。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__________》。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温庭筠的《__________》。
4.白居易把自己的诗分为“杂律诗”、“讽谕诗”、“感伤诗”、“__________”四种。 5.通常所说的“儒释道”的“释”,指的是__________。 6.《全唐诗》共900卷,收录唐诗近__________万首。 7.《戏为六绝句》是__________的一组论诗诗。 8.《唐音统签》的编者是__________。 9.《万首唐人绝句》的编者是__________。 10.《瀛奎律髓》的编者是宋末元初的__________。 11.《昌黎先生集》是__________的作品集。
12.《读杜心解》的作者是浦起龙,《杜诗详注》的作者是__________。
13.在巴、楚的贬谪生涯中,刘禹锡受到了民间俚歌俗调的影响,创作了《__________》、《竹枝词》等富有民歌情调的作品。
14.
唐诗研究自考笔记串讲
第一章唐诗对时代的反映及其所表现的生活美与精神美 一、唐诗对时代反映的广度与深度
唐诗反映了唐人丰富的精神生活。唐代是一个健康的、富有活力的时代。唐诗具体地,细致地反映了唐代各种类型人物精神生活的各个侧面。唐代文人处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之下,加以大部分来自庶族地主阶层,成员具有广泛性和流动性,形成了一个与前代很不相同的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有许多新的特征。唐代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唐人的言行较少伪饰和拘束。唐诗反映了唐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唐诗反遇时代生活所以特别深广,与诗人们积极地干预当时社会生活有关。唐诗反映社会生活面之广与反映时代主旋律是统一在一起的。 二、唐诗所表现的生活美与精神美。生活本身就容易激起人们的诗情,而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诗人又往往更多地带着一种诗的眼光看洗涤,因而即使是在平常的,习见的生活中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美。《春江花月夜》和《春中田园作》所表现的对于生活的感受,还包含着自然所给予人们的美感。日常的送行和离别题材也被进一步诗化了。对于生活的歌颂,爱情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唐诗对日常习见的种种生活内容的描写,无疑已经是富有诗意甚至带有浪漫色彩了。唐代士大末的生活就往往比人们的日常生活来得放任,有许多浪漫事迹。唐诗在
自考《唐诗研究》读书笔记
一、唐诗的演进阶段
唐诗繁荣的原因:
(1) 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
一般说,唐代以诗赋取士的制度始于唐玄宗时代 (2) 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 (3) 较为开放的思想体系 (4) 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音乐、绘画与诗歌的关系
(1)“声诗”,就是配合音乐的诗歌,而名目繁多的外来乐曲传入后需要配上歌词才能演唱于朝会庙堂或阁楼酒肆,这自然会刺激是人创作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注意诗歌的音律节奏,以使用入乐演唱的需要 (2)还出现了许多直接以音乐为描摹对象的诗篇
(3)绘画艺术的发展,则有助于创造深化诗的意境(中国绘画自唐代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由描摹人物转为描摹山水,重写意不重写真,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4)绘画艺术的发达,还带来了题画诗的兴盛。
贞观前后的诗坛 南北朝诗风对比
南朝诗歌讲究声辞。注重清丽之美,缘情而咏却失诸绮糜纤弱; 北朝诗歌讲究真挚,注重气质之美,刚劲简朴却失诸理胜其词
贞观时期的诗人
(1) 尽管贞观时期的诗人创作了有别于前朝的“新声”,但由于他们在早期的
诗歌创作深受旧诗风的浸染,难以将“掇彼清音,兼兹累句,各去其短,合其所长”的理论主张全面而本质地地转化为具体的创作实践
(2) 贞观时期的诗人主要生活在宫廷,对广袤
安徽自考莎士比亚研究试卷与真题
安徽自考莎士比亚研究试卷与真题
莎士比亚研究真题 一、填空题:
1为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奠定了批判基调的诗歌作品是:《鲁克丽丝受辱记》。 2莎氏喜剧的基本主题:爱情与友谊。
3标志着莎氏喜剧艺术到顶峰状态的作品是:《第十二夜》。 4在喜剧《皆大欢喜》中作为消极人生观的代表人物是:杰奎斯。 5喜剧《第十二夜》中的女主人公薇奥拉的基本性格特征:温柔坚毅。
6莎氏悲剧中的正面英雄人物(如哈姆雷特、奥赛罗等),他们共有的性格特点是:主导方面是肯定的,但也有一定的弱点。
7悲剧《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实际上是:麦克白灵魂深处罪恶动机的具体体现。 8在莎氏悲剧中,被马克思称之为“巧妙的描绘了货币本质的”作品是:《雅典的泰门》。 9在莎评中首先对莎氏人物塑造和激情描绘做出评价的是:德莱顿。
10莎氏一生重大的转折是:奔赴伦敦。莎氏和骚桑顿伯爵的友谊在其创作中占据重要作用。 11莎氏在骚桑顿家写的喜剧是《爱的徒劳》。莎氏开始从事喜剧创作的剧团是海军大臣剧团。 12莎氏一生共创作了14行诗154首、长诗2部、37部喜剧(另有2部和别人合著)。 13莎氏出生日为1564年4月23日,忌日为1616年4月23日。 14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和西班牙争夺世
语文教学研究自考29782历年真题
2005.04
2005.0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用现代大教育的视野和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语文学科的全部教育因素,语文学科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的设置始于__________________年。
3.在语文能力要素中,听话能力一般可分解为:(1)辨音识义能力;(2)记忆整合能力;(3)_____________ 能力;(4)评判话语能力。
4.累计认识____________个现代常用汉字,被明确规定为7-9年级汉字教学的目标。 5.南朝梁太子萧统所编选的《_______________》,开我国古代文选型语文教材之先河。 6.语文教材的主要功能有:凭借功能、_______________功能、教育功能和 功能。 7.辩论是训练说话能力的有效方式,辩论要努力做到“四善”:进则善攻、退则善守、 __________________、终则善结。
8.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六字”基本要求是精要、好懂、_________________.
9.修改文章的要求是:(1)深化主题;(
浙江省历年自考真题鲁迅研究
浙江省2014年4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是鲁迅以下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A.《祝福》 C.《兔和猫》
2.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华盖集续编》? ...A.《无花的蔷薇之二》 C.《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B.《死地》
D.《纪念刘和珍君》 B.《示众》 D.《鸭的喜剧》
3.鲁迅在______的演讲里,有过一个重要的概括:“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的戏剧的看客。” A.《娜拉走后怎样》 C.《社戏》
B.《伤逝》 D.《死地》
4.鲁迅在杂文______中称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A.《我之节
语文教学研究自考29782历年真题
2005.04
2005.0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用现代大教育的视野和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语文学科的全部教育因素,语文学科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的设置始于__________________年。
3.在语文能力要素中,听话能力一般可分解为:(1)辨音识义能力;(2)记忆整合能力;(3)_____________ 能力;(4)评判话语能力。
4.累计认识____________个现代常用汉字,被明确规定为7-9年级汉字教学的目标。 5.南朝梁太子萧统所编选的《_______________》,开我国古代文选型语文教材之先河。 6.语文教材的主要功能有:凭借功能、_______________功能、教育功能和 功能。 7.辩论是训练说话能力的有效方式,辩论要努力做到“四善”:进则善攻、退则善守、 __________________、终则善结。
8.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六字”基本要求是精要、好懂、_________________.
9.修改文章的要求是:(1)深化主题;(
唐诗研究
第一章 唐诗对时代的反映及其所表现的生活美与精神美 一、唐诗对时代反映的广度与深度 “李杜操持事略奇,三才万象共端倪。”―― 李商隐 1、唐诗反映了唐人丰富的精神生活 1)、唐人精神生活空前丰富的原因 ①经济繁荣,文化高涨 ②民族融合,文化多异
③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多种思想杂糅 2)、唐诗反映了唐人的总体风貌 ①重视事功《从军行》“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②富有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③表现胸怀开阔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表现唐人热情豪迈的“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 3)、唐诗具体地、细致地反映了唐代各种类型人物精神生活的各个侧面
①李白式的――对权贵的蔑视和傲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杜甫式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忧念《春望》《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③王维、孟浩然式的――希企隐逸,爱好自然《山居球暝》《春晓》 ④岑参、高适式的――负气横行,向往边塞《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其他:写游子恋母的心情的:“慈母手中??”写中举后的
自考思修历年真题
综合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 C )
A. 全部内容 B. 所有要求 C. 本质体现 D. 存在基础
2. 信念是人的 ( C ) A. 认识、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B. 认识、态度和情感的统一 C. 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D. 态度、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 ) A. 实现共产主义
【自考真题】全国2018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考试真题 (3)
全国2018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考试真题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肉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背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超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学与历史相比更注重 A.事实 B.认知 C.理智 D.虚构
2、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
A.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B.作品、作家、生产者、读者 C.作品、作家、现实、历史 D.作品、作家、消费者、受众 3、“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一观点出自 A.《周易?系辞》 B.《庄子?齐物论》 C.《荀子?乐论》 D.《礼记?乐记》
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题材 B.主题 C.美 D.真
5、将典型性格视为十分独特的“这一个”的德国古典美学家是 A.康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