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苏轼《晁错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责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

晁错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晁错》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分析语言行动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学习重难点】

梳理文中重点实虚词:以 及 乃 数 因 为 故 然 便 治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人物简介:

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他被景帝错杀。晁错的经济思想,散见于《汉书》的《食货志》、《袁盎晁错传》等篇。

二、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2.由此与错有卻 3.诸侯皆喧哗 4.吴楚罢不 5.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三、一词多义 1.以

①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②以《书》称说 ③以其辩得幸太子 ④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⑤吾当先斩以闻 ⑥错以此愈贵 ⑦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2.及

①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②

晁错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晁错》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分析语言行动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学习重难点】

梳理文中重点实虚词:以 及 乃 数 因 为 故 然 便 治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人物简介:

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他被景帝错杀。晁错的经济思想,散见于《汉书》的《食货志》、《袁盎晁错传》等篇。

二、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2.由此与错有卻 3.诸侯皆喧哗 4.吴楚罢不 5.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三、一词多义 1.以

①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②以《书》称说 ③以其辩得幸太子 ④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⑤吾当先斩以闻 ⑥错以此愈贵 ⑦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2.及

①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②

晁错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晁错》知识点

一、重要字词的音、义 天下无治《尚书》者 (研究 动词) .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征召 动词)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受学 动词)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晋升官职 动词) .太子善错计策 (称赞 动词) .公言善,吾亦恨之 (好 形容词) .

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喜欢 动词) .力未有以伤 (中伤 动词)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罪 名词) .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奏章 名词) .丞相谢 (谢罪 动词)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小辈 名词)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痛恨 动词) .吾去公归矣 (离开 动词) .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晋见 动词) .内杜忠臣之口 (堵塞 动词) .

公言善,吾亦恨之 (遗憾 形容词)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处所 名词) .二、一词多义 1.间

(1)错常数请间言事 单独 (2)得间

《晁错》导学案(学生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晁错》导学案 编制:陈玫瑰 审核:陈涛

[教师寄语]: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不能把刑罚加于无罪之人,不能让邪恶枉曲的势力压倒正义之士。)

[学习目标]:

1. 培养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3. 培养分析综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4. 培养鉴赏评价能力,鉴赏《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前预习延伸]:

1.晁错生平:

晁错(约公元前200—前154), 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景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汉文帝时,曾任太子家令。汉景帝即位后,更受信任,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等职。由于他极力主张加强中央政权,推行“削藩”政策,遭到了诸侯王和朝廷亲贵的反对,因而在景帝三年,吴王刘濞等举兵发动叛乱,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时,景帝畏于七国连兵,遂将他处死。

2.给下面的字注音

轵( ) 便()宜 窦()婴 郤( ) 噤( )口 猝()然

[课内学习探究]:

(一) 自主学习 * 全文对译 :

(二)自主

论幽默苏轼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从幽默看苏轼

摘要:苏轼的诗词幽默诙谐,被人们津津乐道。用幽默诙谐表现耐人寻味的哲理,传递感人至深的感情。我们从幽默的特点对其文章进行分析,并阐述议论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幽默诙谐。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幽默溶入了东坡的生命和血液之中.成为他整个人生的一部分。

关键词:东坡 风趣幽默 旷达 幽默特点 外儒内道 正文

一、苏轼的幽默性格分析 1.1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朝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不但在诗、词、歌赋各方面显出他卓越的天才,同时也是绘画和书法的高手。苏轼生性方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甚雅好游山林。

首先,苏轼以自己的幽默诙谐和睿智机趣来消解人生中的悲剧性。他能运用幽默诙谐面对重重困难,有时甚至是厄运突至的环境。如《志林》记载:“真宗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且休落拓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命其子一官就养。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

感悟西汉风云人物之忠臣晁错青林文章网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励志文章 http://www.qlwzw.com dm9编辑

感悟西汉风云人物之忠臣晁错

汉作为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一个强盛王朝,涌现出诸多的将相、名臣、才子、佳人......就让这篇《西汉风云人物之忠臣晁错》带我们走近西汉一代忠臣晁错的风雨人生路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

西汉文帝时期的智囊人物,颍川(今河南禹县)人

汉文帝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太子门大夫、太子家令,(就是当太子汉景帝的老师),贤文学,权倾一时。

代表作:《论贵粟疏》(一部分收入史记晁错传中;另一部分收入《汉书食货志》)《言兵事书》

人物结局:晁错终因‘削藩’建议引发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为平息叛乱,错斩晁错于西安东市。

晁错生平:晁错年轻时学习法家学说,最早学刑名之学(相当于现在的政治法律学)。此时的晁错也仅仅因为文采出众而担任专职负责判决书起草的太常掌故。而后因汉文帝要找精通《尚书》的学者,却无奈于秦朝时焚书坑儒的野蛮之举,使得此类人才竟稀缺得像当今的大熊猫一样。当时懂得《尚书》的人只有一个叫济南伏生的人(年已过九旬)。汉文帝就命太常寺挑选人才,去济南伏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 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

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

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

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

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

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

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

“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

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

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

错,绐载行市。 谒者仆射

论苏轼的婉约词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论苏轼的婉约词

王艳芳

内容摘要:苏轼一直因为他的豪放词而为人熟知,但是他的婉约词也占了更大的一部分,而且也有很高的成就。本文从苏轼婉约词的成因、内容题材和艺术创新等方面来对苏轼的婉约词进行讨论,并论述苏轼婉约词的贡献。

关键词:苏轼;婉约词;艺术创新;贡献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文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杰出的成就。一般我们都把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们被看成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学者引用北宋胡寅的一段话来形容苏轼对词体革新的特殊贡献:“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①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苏轼确是豪放词的创立者,

但是他的婉约词也有极高的成就。

苏轼作诗在前,他流传下来的诗远较词多,有2700多首诗,他的词只有300多首。但是苏轼对词的发展有极大贡献,他创立了豪放词,革新了婉约词。他以诗为词,扩大了诗的题材,以词的形式记游咏物,怀古伤今,歌颂祖国的壮丽山川,抒发个人的豪情与伤感,他打破了“诗言志,词言情”的传统。虽然一般都把苏轼当成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在现存的三百多首苏词中,绝大数仍属婉约词。因此在苏词研究中,他的婉约词是不可忽视的。

成大事者拘小节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成大事者也拘小节》自由辩论稿

1.小节不慎贻误人生。有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古往今来,因小节导致失节的事并不鲜见。有个寓言故事就揭示了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偷拿了邻居家一根针被告官,法官在量刑时却定了与一位偷牛贼同样的罪。小偷很不服气,问法官为什么偷了区区一根针却判得与偷牛一样重。没等法官回答,偷牛贼抢着说:“我当初就是从拿别人一根针开始的。”近年来,一些人因贪污受贿而落马,追根溯源,也大都是从吃别人一顿饭、收别人一些土特产开始的。总认为这些东西是人之常情,礼尚往来,但事实上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继而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潭。那些腐败分子在反省时总是后悔当初不该轻易地吃了喝了收了,可惜悔之晚矣。

2.小节可以理解为阻碍一个人成功的小困难和小障碍,小节不慎可以影响事业。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业,就不能屈服于小困难和小障碍。笔者曾认识一位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专业水平、业务知识都相当不错的人,尽管那时不太时兴用“人才”之类的词来表扬一个人,但该仁兄隔三差五地总会因某一些方面成绩显著而受到领导的表扬。可很遗憾的是,这位仁兄有才却无品,平日里鹤立鸡群般地自我感觉好极了,大家伙看他的确都有几把刷子也就认了,可他却变本加大厉地动不动便叫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