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校本教案
“一年级上册校本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一年级上册校本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校本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上册校本教案
长沙县中南小学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
总序第 二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个教案 个性教案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们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和成长, 进入了二年级的学习 阶段,对于校本课程来说,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 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知识非常感兴趣, 生活在农村的他们动手能力很强, 校本课所提供的内容范本都是 和身体有关的知识,这样他们通过观察、查找资料,等于给了他 们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 教师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学生培养成 为一个具有人文素养、 具有社会意识、具有综合素质技能的现代 公民。 二、教材分析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要求和学校、 教师、 学生、 等实际情况, 对科普知识教学知识结构、 教法结构、 评价结构进行针对性变异, 以生活拓展开展百科知识教学的各项活动。依据学生的年龄特 点,合理利用教学用书,教学内容以“我们的身体多奇妙”为主 题, 引导低年级的学生增加对人体知识的初步接触,了解科学对 于很多奇妙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人体结构, 了解一些简单的关于人体的奇妙的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 动手能力。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 所闻所感所获。 5、鼓励孩子学习中的闪
一年级上册校本教案 - 图文
长沙县中南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
二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总序第 个教案 个性教案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们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和成长,进入了二年级的学习阶段,对于校本课程来说,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生活在农村的他们动手能力很强,校本课所提供的内容范本都是和身体有关的知识,这样他们通过观察、查找资料,等于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教师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素养、具有社会意识、具有综合素质技能的现代公民。 二、教材分析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要求和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对科普知识教学知识结构、教法结构、评价结构进行针对性变异,以生活拓展开展百科知识教学的各项活动。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利用教学用书,教学内容以“我们的身体多奇妙”为主题,引导低年级的学生增加对人体知识的初步接触,了解科学对于很多奇妙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体结构,了解一些简单的关于人体的奇妙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闻所感所获。 5、鼓励孩子学习中的闪光点,及时评价、鼓励新的创新火花的迸发。 6、通过
一年级校本教案
校本教案
一年级下册
教师:陶枝勇
课题 说说习惯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习惯;2、学生怎样做才能养成习惯;
3、学生自觉于实践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
教学设计: 一、习惯小故事
五岁的儿子告诉妈妈:“阿姨给我糖果吃了。” “那你对她说 ‘谢谢’没有啊!” “我忘记说了。” “那还不赶快去说。”
“怎么样,说了吗?”儿子回来后,妈妈问他。 “说了,但是没有用了。” “为什么没有用呀?” “阿姨说‘不用谢’!” 二、你来评对错
小朋友们,你知道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对人说谢谢或道歉的话吗?良好的习惯我们应从小养成,所以,从小开始,我们就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养成好的习惯,那就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三、习惯小常识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题 尊敬国旗,会唱国歌 2 课时
教学目标 1、什么是国旗和国歌;2、升国旗时应该怎么做;
3、小学生在举行升
一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 本 课 程
教 案
学校:红枫二小 年级:一 年 级
课题:《小学生守则》(一)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熟记小学生守则,从而使学生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行为准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在平时生活及学习中,我们都必须有一定的行为标准,那么,我们以什么为标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学生守则》。
二、新授
老师指导学生读《小学生守则》,并逐条进行讲解。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题:《小学生守则》(二)
教学目标:
2014一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一年级下校本教案
刘 桃
课题
说说习惯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习惯;2、学生怎样做才能养成习惯;
3、学生自觉于实践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习惯;2、学生怎样做才能养成习惯; 教学难点 学生自觉于实践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 教学方法 讲解法、参与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校本教材、小故事 教学设计: 一、习惯小故事
五岁的儿子告诉妈妈:“阿姨给我糖果吃了。” “那你对她说 ‘谢谢’没有啊!” “我忘记说了。” “那还不赶快去说。”
“怎么样,说了吗?”儿子回来后,妈妈问他。 “说了,但是没有用了。” “为什么没有用呀?” “阿姨说‘不用谢’!” 二、你来评对错
小朋友们,你知道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对人说谢谢或道歉的话吗?良好的习惯我们应从小养成,所以,从小开始,我们就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养成好的习惯,那就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三、习惯小常识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
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 四、你该怎么做 小学生好习惯儿歌
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 早晨起,不懒睡,背
2014一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一年级下校本教案
刘 桃
课题
说说习惯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习惯;2、学生怎样做才能养成习惯;
3、学生自觉于实践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习惯;2、学生怎样做才能养成习惯; 教学难点 学生自觉于实践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 教学方法 讲解法、参与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校本教材、小故事 教学设计: 一、习惯小故事
五岁的儿子告诉妈妈:“阿姨给我糖果吃了。” “那你对她说 ‘谢谢’没有啊!” “我忘记说了。” “那还不赶快去说。”
“怎么样,说了吗?”儿子回来后,妈妈问他。 “说了,但是没有用了。” “为什么没有用呀?” “阿姨说‘不用谢’!” 二、你来评对错
小朋友们,你知道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对人说谢谢或道歉的话吗?良好的习惯我们应从小养成,所以,从小开始,我们就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养成好的习惯,那就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三、习惯小常识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
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 四、你该怎么做 小学生好习惯儿歌
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 早晨起,不懒睡,背
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六课时 加法(14)
主备人 赵娟
教学内容:课本第25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适合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体会用 “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投影仪、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孕伏新知 1.课前活动。
师生先一起做拍手游戏。 2.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提问:几何几组成4,几和几组成5有多种填法,可按顺序说全。 3.看图说图意,列算式计算
有2个 ,3个 , 和 一共有5个,算式2+3=5.
二、出示目标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三、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引出算式。 书上有3只松鼠,又跑来2只。
老师引发思考:根据这一情景,你能提出什么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松鼠,你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吗?怎样列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3+2=5 四、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探究多种算法。 师:3+2等于几?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小组内的同学
小学一年级下册剪纸校本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剪纸校本教案
第一课 剪纸欣赏
教学目标:欣赏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剪纸标本。 教学过程:
一、 用课件展示多个民间剪纸图样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剪纸类等。 二、 出示一些简单的剪纸样本,让学生感受剪纸的艺术美。 三、 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一些剪纸艺术。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 对折剪纸——苹果
教学目标:
1、发现生活中美的形象与图案。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有趣的对称图案苹果。 3、欣赏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对自己的创作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对称剪纸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图案的疏密关系。
教学准备:学具:剪刀、彩纸等。
教具:优秀的剪纸作品和范作、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揭示课题 1、欣赏作品
欣赏三张水果剪纸 欣赏三张对称剪纸
学生观察、发现:两种剪纸有什么不一样? 你欣赏到的后三张图案有什么特点?(对称) 2、揭示课题 对称剪纸
3、这些都是民间剪纸作品,美不美? 二、欣赏与发现,尝试剪窗花 1、对称剪纸
出示几张对折剪纸的图案 2、学生活动:
研究——设计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怎样表现外形?(抓住特征) 怎样设计制作花纹?
3、小结—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世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
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音乐课,大家认真听一听,外面是不是还在下雨?(是),同学们早上家长送你们来的时候,那时候是下的大雨还是小雨啊?(大雨)。下大雨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声音啊?(哗哗哗哗)下小雨的时候呢?(学生用很小的声音哗哗哗哗),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二)学唱《大雨和小雨》 1.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2.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3.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4.学习四二拍子的指挥,掌握四二拍子的重拍在第一拍。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
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会唱《大雨和小雨》。 学生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二课时《布谷》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世界
教学内容:
1、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唱歌《大雨和小雨》 3、唱歌《布谷》 4、知识声音的强弱 5、唱歌《大鼓和小鼓》 6、欣赏《青蛙音乐会》 教学时间: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重难点:从音乐活动中寻找生活中声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进行音乐礼式 二、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一)、导课:
师:现在,老师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请听好: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每位同学开动脑筋仔细、认真地想一想。猜到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生:是耳朵!)
师:不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耳朵。耳朵的主要作用就是听辨声音的。那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请一听一好!
1
(二)、听辨声音
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听一听” 卡片(卡片上有一个卡通儿童在思考) 师:现在,老师播放第一组声音,这一组共有两种声音,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这两种分别是什么声音 师:下面我们来听第1种声音。
(1)教师播放CD:钟表的嘀嗒声、报时声。
师:对,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