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作者:孙俊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07期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更要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研究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积累一些学习的经验。 【教材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概念以及2,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约分和通分的重要基础。因此,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与3的倍数的特征相比较,规律明显,教学轻松。而本
《3的倍数的特征》优秀教案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陕西勉县阜川镇中心小学 刘晓兵
【教材分析】
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提供了一张百数表,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特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的不同,2、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要观察各个数位数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从而发现个位和十位都没有什么规律,而要找到各个数位上的和有什么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造出更大的数来验证规律。但根据评价要求,在日常的练习与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找到和发现着重点,从而归纳概括了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
《3的倍数的特征》优秀教案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陕西勉县阜川镇中心小学 刘晓兵
【教材分析】
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提供了一张百数表,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特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的不同,2、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要观察各个数位数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从而发现个位和十位都没有什么规律,而要找到各个数位上的和有什么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造出更大的数来验证规律。但根据评价要求,在日常的练习与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找到和发现着重点,从而归纳概括了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
小学数学《2、5的倍数特征》试讲稿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了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数一数”的游戏,请看大屏幕,老师在大屏幕出示了百数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积极计算。
师:你能找到表中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吗?比比谁找的又多又快
师: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没有难度,所有同学已经积极找到了。看来之前的知识同学们掌握的不错。
师:2的倍数有哪些数?2、4、6、8、12、18、20……同学们数出好多了,那5的倍数有哪些呢?
师:10、15、20、25……
师:嗯,同学们真棒,都正确数出这么多,回过头想想,这些数据有什么特征?
师:那老师想问同学们,如果老师随意给出一个数字,你能确定它们到底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师:老师告诉大家,虽然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但是它们都是有一定特征的。
师:今天我们就先通过100以内的数来研究2和5的倍数特征。
二、新授
活动一:2、5的倍数特征
师:同学们,现在拿起你的笔,在书本百数表中找一找,圈一圈,画出2和5的倍数,开
《3的倍数特征》练习题及答案
第3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基础作业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请在下面各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78,19,54,87,95,46
2. 在2□4中填入一个数字,使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 3. 50至少加上( )才是3的倍数。 4. 请你来判断。
(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 (2)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 (3)由7,3,2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 (4)60同时是2,5,3的倍数。( ) 5. 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苹果涂上红色。
6. 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把它们分别填入下面的圈里。 6 378 15 586 632 2144 2898
综合提升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7. 摆一摆。
请你排成符合下面要求的三位数,你能想出几种排法?试一试。 (1)是3的倍数。 ( )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 )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 )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 ) 8. 数橘子。
一筐橘子,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都正好数完,这筐橘子至少有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2因数与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优质课教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一、教材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2、3、5倍数的特征是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学习约分、通分的必要前提。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其宗旨也就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虽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采用了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形成技能,升华至应用于生活。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二人组、四人组或全班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在学习中,创设情境,激发疑问,给学生造成思维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概括能力。
3.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数学
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特征》练习题及答案
第3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基础作业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请在下面各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78,19,54,87,95,46
2. 在2□4中填入一个数字,使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 3. 50至少加上( )才是3的倍数。 4. 请你来判断。
(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 (2)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 (3)由7,3,2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 (4)60同时是2,5,3的倍数。( ) 5. 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苹果涂上红色。
6. 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把它们分别填入下面的圈里。 6 378 15 586 632 2144 2898
综合提升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7. 摆一摆。
请你排成符合下面要求的三位数,你能想出几种排法?试一试。 (1)是3的倍数。 ( )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 )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 )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 ) 8. 数橘子。
一筐橘子,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都正好数完,这筐橘子至少有多少
2.3.5的倍数特征练习课教学设计 - 图文
课题 课时 2、5、3倍数的特征的练习课 第五课时 班级 五(3) 编写者 梁娴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3、5倍数的特征之后的一节练习课。2、3、5倍数的特征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学习了四则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练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前两节对2、5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和研究,学生基本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这里以书本上的练习三的练习对这部分知识做专项的训练,以期达到每个孩子都能在记忆、理解、掌握2、5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情况下,灵活运用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数学中属“数论”范畴,理论性较强。本节课主
《 2、 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 2、 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夏浩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101-103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学习和了解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意识、合情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今年元旦联欢会上学校安排五年级表演几个节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从图中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
生:参加交谊舞的每组2人,参加圆圈舞的每组有5人,参加叠罗汉的每组有3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根据大家发现的信息:如果你是导演,你想安排多少人参加交谊舞? 生:8,16,22……
师:老师也来做导演,我安排107人跳交谊舞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你们安排的人数可以我安排的就不行呢?
生:我们安排的人数都是2的倍数,而老师安排的107人不是2的倍数。 师:那么你们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数是不是2的倍数呢? 生:拿这个数除以2,看有没有
2.3.5的倍数特征练习课教学设计 - 图文
课题 课时 2、5、3倍数的特征的练习课 第五课时 班级 五(3) 编写者 梁娴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3、5倍数的特征之后的一节练习课。2、3、5倍数的特征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学习了四则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练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前两节对2、5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和研究,学生基本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这里以书本上的练习三的练习对这部分知识做专项的训练,以期达到每个孩子都能在记忆、理解、掌握2、5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情况下,灵活运用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数学中属“数论”范畴,理论性较强。本节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