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名词解释考研

“中建史名词解释考研”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建史名词解释考研”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建史名词解释考研”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建史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2.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3.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4.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5.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

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

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

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 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

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小式建筑

中建史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枓:「栱、昂、方木间互相连接的斗形构件」

2.栱:铺作中自斗口內水平伸出的短方木,端部作卷杀处理 3.昂:斜置的方木,和华栱一样起传挑的作用」 4.方:「断面呈长方形的木枋子」 「山墙」指在建筑的两侧,和纵轴线平行的墙。

「檐墙」指在建筑的前后,和纵轴线垂直的墙。重要的建筑只使用后檐墙,前檐墙用于一般民宅。 叉手:支托于脊檩下两侧之斜撑 托脚:支托于各金檩斜下方只斜撑 平棋:小方格的天花。 卷杀:木构件外轮廓端部采用转折的弧形艺术处理手法。

生起:立面上,檐柱自中央明见向两侧逐渐升高。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 的两侧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各榑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生起。 古镜:宫式建筑多采用薄如镜面的石础,称为古 式,明清时期—古镜;宋—覆盆 金箱斗底槽:内外两圈柱,内外柱同高 铺首: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 里坊制:春秋到隋唐,为加强对城内居民的控制,封闭式的城市居民管理制度,里坊,内有街巷,四周用高墙围起,设里正、里卒把守,早启晚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朴素建筑观:原始社会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建筑理论,即注重建筑的功能,主要是防御侵害。 祭祀建筑居中,,居住建筑围绕其四周,有利于防御。原始社会末期,技术经济生活水平的提 高,从无意间到有意的装饰环境,主要采用卵石、贝壳、植物、花卉,反映主人的身份、地 位、兴趣、爱好。原始建筑出现装饰受到功能、技术、形象三个因素影响。

古埃及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 仿 照上埃及住宅,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

地下为墓室。上下有台阶或斜坡甬

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古爱琴

美加伦室:最早见于古爱琴文化的王宫建筑中, 很可能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的型 制一般为一巨型房间, 房间中心是一壁炉。 围着壁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面, 墙壁饰有壁画。

入口处为门廊,通常有两根柱子。这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希腊 古典建筑:指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以石制梁柱为基本构建的建筑形式, 在文艺复兴 及古典主义时期进一步发展, 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成为历史悠久的建筑体系。 严格的讲

古代文学史考研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文学专业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一、先秦

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文库。

神话的历史化:

《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站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诗经的三种成书过程:1.王官采诗说: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左传》。《孔丛子·巡狩

古代史名词解释(考研真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A

阿拉伯图案:纹饰是阿拉伯图案艺术的灵魂,其代表性的纹样主要有:植物花卉纹、抽象的几何纹样、阿拉伯

文字纹样等三大类

B

巴西利卡:用做法庭、商业贸易场所会议厅大厅,平面长方形。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成三个空间或被四排柱子分成

五个空间。中央较宽的中厅侧廊窄,中厅高出其他部分。

玻璃摩塞克:拜占庭建筑中用半透明的小块彩色玻璃镶嵌而成的装饰画。

邦克楼:专门用作宣礼或确定斋戒月起讫日期观察新月,是清真寺建筑的装饰艺术和标志之一。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

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C

窣堵波:瘗(yì)埋佛陀或圣徒骸骨的半球形的建筑物。

草庵风茶室:由神僧倡导而来,受禅宗影响,以淡雅为目的,追求自然天成,多与野趣庭院结合,内外避免对称,小

而求变。

D

都铎风格:中世纪向文艺复兴的过度时期的风格,因为当时正是英国都铎王朝,得名“都铎风格”(Tudor Style)。 倒柱: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国王王宫里的柱子,他们柱头和柱础都是一个大圆盘,而且上粗下细,比例匀称,挺拔俊秀。 罗马叠柱式:为了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物的矛盾。最

名词解释 园林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南京林业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外园林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6×4=24分)请结合实例说明 1、苑囿 2、无心画 3、筑山庭 4、曲水流觞 5、勒诺特式 6、迷园

一、名词解释(10×3=30分) 1.台榭 2.苑囿 3.一池三山 4.曲水流觞 5.花石纲 6.枯山庭 7.禊祓 8.台地园 9.兼六园 10.勒诺特式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2分) 1.园、圃、囿 2.艮岳 3.《园冶》

4.“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5.清漪园

四.名词解释题(25 分,每小题2.5 分,计10 题) 4.“尺幅窗,无心画” 5 .高台榭、美宫室 10.曲水流觞

四.名词解释(25分,每题2.5分,共10题) 1.花石纲

二、名词解释(共27分,每题3分) (学术型) 1、筑山庭 2、雁塔晨钟

3、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专业学位) 1、茶庭 2、三山五园

四、名词解释:(4*2.5=10分) 3、茶庭

四.名词解释(25 分,每题2.5 分,共10 题) 1.花石纲

四.名词解释题(25 分,每小题2.5 分,计10 题) 4.“尺幅窗,无心画” 5 .高台榭、美宫室 10.曲水流觞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 2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2、三公宰相制:具体内容是改丞相为大司徒、太慰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又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从宰相制度上讲,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

3、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4、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5、中央设计局: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肌理等 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2空间大小的确定。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

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

国关史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范围内的国际关系史

现代国关史:

名词解释:

一、一战的结束

1、《和平法令》:①

定性:指1917年11月8日,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由列宁起草的外交法令。

背景:十月革命后,苏俄初期对外政策的最主要任务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发展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因此,苏俄通过了其政府自建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外交政策法令。主要内容有:(1)主张和平与谈判,揭露和谴责帝国主义战争;(2)宣布苏俄政府废除秘密外交,公布帝俄政府与临时政府所批准或缔结的全部秘密条约;(3)呼吁英法德觉悟工人帮助苏维埃政权将和平与解放事业进行到底。

评价:

①《和平法令》是一个纲领性外交文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公布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反对并推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各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掀开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②它有力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外交的掠夺本质,促进了欧洲人民反战情绪的增长,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欢迎,引起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恐慌。

③同时,和平法令亦是苏维埃国家以国内立法的方式提出的和平民主的国际法原则,使国际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布列斯特和约》:②

定性:全称为《

考研矿压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1、 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并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

力称为矿山压力。 2、 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

3、 矿上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各种力学现象,统称 为矿

山压力显现。

4、 岩石的碎胀系数:岩石破碎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岩石体积 与 岩石破碎前处于整体状态下的岩

石体积 之比。

5、 (老顶)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

来压。

6、 冲击地压:聚集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在井巷中发生爆炸性事故,产

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震动和煤岩体破坏,支架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部分巷道跨落破坏等的动力现象。 7、 增载系数:来压时的工作阻力与平时工作阻力之比。

8、 支承压力:在岩体中开掘巷道,在煤层内进行采煤时,巷道两侧或回采工作面周围煤壁上形成

的高于厚岩应力的垂直集中应力。

9、 岩体的变形能(岩体的弹性变形能、弹性应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