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解决问题
“第7课时解决问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第7课时解决问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第7课时解决问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第7课时 解决问题(2)【教案】
数学
1 第7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1例6,完成P21“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2.借助画图等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比多少”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熟悉的活动情境中,建立解决“比多少”问题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圆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感知模型
1.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在桌面上先摆出6个圆片。在圆片的下面摆一行三角形,要和圆片同样多。
(1)学生先摆,然后反馈摆了多少个三角形,怎么摆的。
(2)学生交流后,课件呈现摆的过程和比较后的结果。
2.画一画。
师:用摆一摆的方法可以比较多少,用画一画也可以比较吗?请在作业纸上画圆形,在第一行画8个,再在它的下面画一行正方形,要比圆形少3个。
(1)学生活动。(指名1至2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
(2)交流反馈。
【学情预设】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就已经学习了大量的“比多少”的问题,摆和画都不会有
第8课时 问题解决(2)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8课时 问题解决(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2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继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同学们平时乘坐过出租车吗? 可能大多数学生都乘坐过出租车。 教师:你乘坐出租车时,是怎样付费的呢?
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出租车的起步价也不同。这里按起步价是8元来组织教学。
可能有的学生说短距离时每次8元,有的说坐得越远钱就越多。 教师:王叔叔乘坐出租车去看展览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帮他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师揭示课题,板书题目。课件出示例2。
二、新课教学
教师:在这个问题中,那些词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分析。
估计学生在理解“起步价是8元,2km以后按每千米1.8元计费”这句话时,比较困
第8课时 问题解决(2)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8课时 问题解决(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2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继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同学们平时乘坐过出租车吗? 可能大多数学生都乘坐过出租车。 教师:你乘坐出租车时,是怎样付费的呢?
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出租车的起步价也不同。这里按起步价是8元来组织教学。
可能有的学生说短距离时每次8元,有的说坐得越远钱就越多。 教师:王叔叔乘坐出租车去看展览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帮他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师揭示课题,板书题目。课件出示例2。
二、新课教学
教师:在这个问题中,那些词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分析。
估计学生在理解“起步价是8元,2km以后按每千米1.8元计费”这句话时,比较困
用除法解决问题练习课,二年级下册,第21课时 - 图文
第21课时 用除法解决问题练习课
学习内容
课本第43~44页练习九第5~9题,思考题。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用口诀求商,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习题解析 第5题,变式练习。走迷宫,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
第6题,解决问题。选择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通过自己提问题,培养孩子发散思维能力。
第7题,计算练习。渗透集合、对应思想。
第8题,变式练习。填运算符号。
第9题,解决问题。连续两问的问题。即复习已学知识,又为学习混合运算作铺垫。
思考题,变式练习,运用乘法口诀填写除法算式。 辅导精要
第5题,读题,“算出的商”、“下一步算式的除数”下划线,批注“被除数÷除数=商”。找到“入口”和“出口”。
读小精灵的话,与“算出的商是下一步算式的除数”联系起来理解。让孩子边计算,边找算式。
完成后,让孩子计算余下的算式。
第6题,整体读题,让孩子充分理解价目表的含义,如碰碰车每辆坐3人,每次一共8元。
读问题:我们有18人,要坐几辆碰碰车?“碰碰车”与价目表的“每辆坐3人”连线。理解题意:把18人平均分。
答案:18÷3=6(辆)。答:略。 读问题: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下划线,理解其意思。主要地有两个
用除法解决问题练习课,二年级下册,第21课时 - 图文
第21课时 用除法解决问题练习课
学习内容
课本第43~44页练习九第5~9题,思考题。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用口诀求商,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习题解析 第5题,变式练习。走迷宫,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
第6题,解决问题。选择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通过自己提问题,培养孩子发散思维能力。
第7题,计算练习。渗透集合、对应思想。
第8题,变式练习。填运算符号。
第9题,解决问题。连续两问的问题。即复习已学知识,又为学习混合运算作铺垫。
思考题,变式练习,运用乘法口诀填写除法算式。 辅导精要
第5题,读题,“算出的商”、“下一步算式的除数”下划线,批注“被除数÷除数=商”。找到“入口”和“出口”。
读小精灵的话,与“算出的商是下一步算式的除数”联系起来理解。让孩子边计算,边找算式。
完成后,让孩子计算余下的算式。
第6题,整体读题,让孩子充分理解价目表的含义,如碰碰车每辆坐3人,每次一共8元。
读问题:我们有18人,要坐几辆碰碰车?“碰碰车”与价目表的“每辆坐3人”连线。理解题意:把18人平均分。
答案:18÷3=6(辆)。答:略。 读问题: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下划线,理解其意思。主要地有两个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5单元 面积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第5单元 面积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 所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 解决问题(1)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
2019年4月28日第10课时解决问题(1)
一、填空。
1. 估算124÷3时,可以先把124看作(),再除以3,
得数是()。
2. 340个苹果要平均装在4个竹筐里,每个竹筐大约装()个。
3. 估算236÷8时,可以先把236看作(),根据()
÷()=(),所以得数是()。
4. 估算150÷4时,可以先把150看作是()进行计算。
二、估一估,算一算。
182÷6≈ 790÷3≈ 805÷2≈ 258÷8≈
216÷7≈ 321÷5≈ 183÷3≈ 203÷3≈
三、下面各题的商比较接近哪一个数?用线连一连。
四、李爷爷家的果园共收获了242个鸭梨。
1. 如果每袋装4个,大约可以装多少袋?
2. 如果每袋装6个,大约可以装多少袋?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
五、工厂里的叔叔在装油,每5千克装一桶,158千克油大约需要多
少个桶?
六、有一匹363米长的布料,做一套成人衣服需要4米,这匹布大约
可以做多少套成人衣服?
2019年4月28日
《孝经》第7课时教案
《孝经》第七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孝经》P48《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教学目标】
学习《孝经》中文句的朗读,明白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的道理;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明白文句的浅显道理,熟读成诵。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诸侯章第三》
1.吟诵《孝经》诸侯章第三
2.指名用自己的话文句的意思。
3.指明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学习新知
幻灯片出示: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带拼音)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组内正音。
2.指名朗读,师正音。
3.强调难读字词读音:德行
4.各种方式朗读。
(1)全班齐读,读准字音。
(2)听录音范读,划分节奏。
(3)全班齐读,读出节奏、韵味。
(三)整体认知
1.结合注释,说说你对文句的理解。
(1)卿大夫:卿是王朝和诸侯国中的高级官员,又称「上大夫」,地位比大夫略高。
(2)法服:按照礼法制定的服装。古代服装的式样、着色、花纹、质料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规定。
(3)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论。
(4)德行: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
2.师简单解释文句意思:不是
部编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78+22)×15 -560 15×[42÷(3+11)] 36×(4×54÷8)
2.四(1)班的31人参加假日小队活动,为了环保出行,如何租车最省油?
可坐4人,耗油30升 可坐9人,耗油50升 3.(易错题)某市电影院推出两种买票方案。
(1)杨老师和李老师带领实验小学四年级38名学生去看电影,选哪种方案划算?
(2)如果是38个大人和2个儿童去看电影,选哪种方案划算?
4.育红小学要组织春游,共有1 5名教师和200名学生。下面有两种可以租用的车型。 大车:限乘40人,每辆每天租金800元。 小车:限乘25人,每辆每天租金500元。 怎样租车最省钱呢?需要多少钱?
第5课时解决问题
1.加→乘→减 加→除→乘
(78+22)×15 - 560 15×[42÷(3+11)] =100×15 - 560 =15×[42÷14] =1500-560 =15×3 =940 =45 乘→除→乘
36×(4×54÷8) =36×(216÷8) =36×27 = 972
解析在一
第5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第5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课时) 集备内容 主备老师:刘慧利 主讲老师:任森 刘慧利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使学生学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 3.渗透转化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4.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 教学难点: 渗透转化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找出下列关键句中的数量关系: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 足球的个数比篮球多35个 鸽子的只数相当于麻雀的5倍多9只 语文书的4倍少10本正好是数学书的本数 个性设计
2.应用等式的性质说说解方程的过程: 4x = 56 x+15 = 30 x÷9 = 23 x - 98 = 100 3.5 x – 6 = 9你觉得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办法解方程? 二、新授教学 1.学习例8: 师出示题目,说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生自由说再指名校对)你有什么解题方法? 你们想自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