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的临床意义”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的临床意义”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的临床意义”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乙肝标志物(两对半)定性测定始于80年代中期,对乙肝的疾病诊断、病程监测、疗效观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定性检测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要求。由于受检测抗原抗体定性结果不是“阳性”就是“阴性”,无法动态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变化,所以,为临床所能提供的信息有限。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两对半\定量测定成为可行,大大弥补了酶标(ELISA)定性检测的不足。同时,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可与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测定相互补充,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 一、两对半定量检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HbsAg灵敏度可达0.1ng/ml,而酶标(ELISA)检测HBsAg的灵敏度达到2ng/ml酶标才会呈阳性。
1、急性乙肝早期:定量能及早检出HBsAg,确证HBV感染,几乎能与preS1同时检测,在病程观察中大大缩短了\窗口期\时间,而酶标检测在乙肝早期检测往往HBsAg呈阴性。 2、慢性乙肝:一些患者由于机体常缺乏对HBV包膜蛋白的免疫应答,HBsAg表达较低,酶标检测可出现HBsAg和HbsAb均阴性的情况,而定量检测则可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为正确判断病情提供依据。
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5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年4月第6卷第8期ChinJModDrugAppl,Apr2012,Vol.6,No.8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表达一致率为56.45%(35/62),明二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0.05)。
OPN表达与结直肠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表1MK、
因素浸润深度
T1+T2T3+T4淋巴结转移
无有Dukes分期A+BC+D
25372240
1534
11.627
1237
0.002
1135
N3527
MK阳性数
2425
7.397
0.009
1531
13.367
0.001
χ2值10.103
P值0.003
2224
7.417
0.008
OPN阳性数
χ2值9.411
P值0.006
3
讨论
MK特异性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通过促肿瘤血管新分期有关。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
MK与O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达密切相关(P<0.05)。MK表达阳性率高的结直肠癌组织
OPN表达阳性率也增高,切片中,并且表达的部位基本一致,OPN在结直肠癌的形成、表明二者具有协同性。MK,生长、
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RudlandPS,Platt-HigginsA,EI-TananiM,etal.
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5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年4月第6卷第8期ChinJModDrugAppl,Apr2012,Vol.6,No.8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表达一致率为56.45%(35/62),明二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0.05)。
OPN表达与结直肠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表1MK、
因素浸润深度
T1+T2T3+T4淋巴结转移
无有Dukes分期A+BC+D
25372240
1534
11.627
1237
0.002
1135
N3527
MK阳性数
2425
7.397
0.009
1531
13.367
0.001
χ2值10.103
P值0.003
2224
7.417
0.008
OPN阳性数
χ2值9.411
P值0.006
3
讨论
MK特异性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通过促肿瘤血管新分期有关。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
MK与O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达密切相关(P<0.05)。MK表达阳性率高的结直肠癌组织
OPN表达阳性率也增高,切片中,并且表达的部位基本一致,OPN在结直肠癌的形成、表明二者具有协同性。MK,生长、
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RudlandPS,Platt-HigginsA,EI-TananiM,etal.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是全球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是影响HBV感染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者就HBV基因型研究概况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性进行扼要的综述。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2 1 0 0f
6
1j P bi Hel n l i l dcn ou Numb r 1 Fe 01 L u l a hadC i c i eV lme J] c t n a Me i 6 e . b2 0,
.6 5.
冰专稿:#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郁国强
摘要:乙型肝炎是全球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乙型肝炎病毒 ( V)因型是影响 H V感 HB基 B
染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者就 H V基因型研究概况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性进行扼要的综述。 B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疾病预后中图分类号:R 5 262 1 . 文献标识码:A
Via e o y ea dt eci ia i nfc n eo e a i sB iu Y G oqa g( p r n r l n t p n h l c l g i a c fh p tt vr s U u—i g n s i i n Dea t tf me o
i e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是全球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是影响HBV感染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者就HBV基因型研究概况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性进行扼要的综述。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2 1 0 0f
6
1j P bi Hel n l i l dcn ou Numb r 1 Fe 01 L u l a hadC i c i eV lme J] c t n a Me i 6 e . b2 0,
.6 5.
冰专稿:#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郁国强
摘要:乙型肝炎是全球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乙型肝炎病毒 ( V)因型是影响 H V感 HB基 B
染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者就 H V基因型研究概况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性进行扼要的综述。 B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疾病预后中图分类号:R 5 262 1 . 文献标识码:A
Via e o y ea dt eci ia i nfc n eo e a i sB iu Y G oqa g( p r n r l n t p n h l c l g i a c fh p tt vr s U u—i g n s i i n Dea t tf me o
i e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黄丽庆 黄启强 谭惠璇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5年第36期
【摘要】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高低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300例乙型肝炎患者及10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乙肝组(轻、中、重组)和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水平并进行比较。治疗后按病情发展程度分为改善组和恶化组,采用相同方法对其免疫球蛋白、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乙肝组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乙肝组的IgM、IgG、IgA分别为(2.15±0.25)、(11.88±1.34)、(3.31±0.24)g/L;中度乙肝组的IgM、IgG、IgA分别为(2.75±0.55)、(13.45±3.25)、(3.75±0.77)g/L;重度乙肝组的IgM、IgG、IgA分别为(3.25±0.33)、(15.03±4.11)、(4.86±0.56)g/L。数据显示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黄丽庆 黄启强 谭惠璇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5年第36期
【摘要】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高低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300例乙型肝炎患者及10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乙肝组(轻、中、重组)和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水平并进行比较。治疗后按病情发展程度分为改善组和恶化组,采用相同方法对其免疫球蛋白、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乙肝组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乙肝组的IgM、IgG、IgA分别为(2.15±0.25)、(11.88±1.34)、(3.31±0.24)g/L;中度乙肝组的IgM、IgG、IgA分别为(2.75±0.55)、(13.45±3.25)、(3.75±0.77)g/L;重度乙肝组的IgM、IgG、IgA分别为(3.25±0.33)、(15.03±4.11)、(4.86±0.56)g/L。数据显示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科 赵湘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1971 年 Combes 等首先描述了第一例 病人。该患者具有持续 HBsAg 抗原血症, 其后发生了膜性肾病并在肾活检切片上 发现了 HBsAg 。作者认为可能通过形成 免疫复合物而参与了肾炎的发病,从而 引起了对本病的重视。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命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发病机理★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病理改变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表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治疗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命名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有称为“乙型肝炎相关肾炎”者,这种命名未能强
调HBV对肾炎的致病作用,有与肝脏病变导致的肾病相混淆之嫌;
★也有称为“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或“乙型肝炎相关抗原性肾炎”者,这些名称过分强 调了HBV作为抗原引起免疫复合物的致病作用,而 HBV导致肾炎未必仅此机理; 所以,上述命名均欠妥。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有关本病专题座谈 会上,大家认为目前将此病称为“乙型 肝 炎 病 毒 相 关 肾 炎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科 赵湘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1971 年 Combes 等首先描述了第一例 病人。该患者具有持续 HBsAg 抗原血症, 其后发生了膜性肾病并在肾活检切片上 发现了 HBsAg 。作者认为可能通过形成 免疫复合物而参与了肾炎的发病,从而 引起了对本病的重视。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命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发病机理★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病理改变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表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治疗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命名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有称为“乙型肝炎相关肾炎”者,这种命名未能强
调HBV对肾炎的致病作用,有与肝脏病变导致的肾病相混淆之嫌;
★也有称为“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或“乙型肝炎相关抗原性肾炎”者,这些名称过分强 调了HBV作为抗原引起免疫复合物的致病作用,而 HBV导致肾炎未必仅此机理; 所以,上述命名均欠妥。
乙肝相关性肾炎诊治
★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有关本病专题座谈 会上,大家认为目前将此病称为“乙型 肝 炎 病 毒 相 关 肾 炎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阻断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及其阻断
华西感染性疾病中心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为无症状慢性携带者(AsC, 主要为无症状慢性携带者( 传染源 主要为无症状慢性携带者 , 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 即HBsAg持续存在 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的 持续存在 个月以上、 症状和体征、血清转氨酶正常的慢性HBV感染 症状和体征、血清转氨酶正常的慢性 感染 乙肝患者,其中因 其中因AsC数量大、分布广、 数量大、 者)和乙肝患者 其中因 数量大 分布广、 活动如常人,为重要传染源 为重要传染源。 活动如常人 为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有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 胃肠道外传播、性接触传播等。我国40%~ 胃肠道外传播、性接触传播等。我国 ~ 50%AsC来自母婴传播。 来自母婴传播。 来自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相关统计学研究
据估计美国每年约有1.9~2.2万婴儿生于母亲HBsAg阳 据估计美国每年约有1.9~2.2万婴儿生于母亲HBsAg阳 1.9 HBsAg 性者。 性者。 研究表明,HBsAg、HBeAg双阳性产妇分娩的新生儿 研究表明 、 双阳性产妇分娩的新生儿 HBV感染率为 感染率为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