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说课稿
“二氧化硫说课稿”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二氧化硫说课稿”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二氧化硫说课稿”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二氧化硫》说课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氧化硫》说课稿
作者:王艳辉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5期
摘 要:文章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二氧化硫》这节课进行了说明。将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结构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自主探究 化学性质 漂白剂 说课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236-01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简介
本节内容是普通中学化学(必修)课本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漂白性质以及二氧化硫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与上节《硫》和下节《硫酸》形成一个以硫的化合价为主线的讲解思路。易形成知识网络,使整章的知识结构化,并为讲解《环境保护》一节埋下伏笔。另外,本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学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而且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
《二氧化硫》说课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氧化硫》说课稿
作者:王艳辉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5期
摘 要:文章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二氧化硫》这节课进行了说明。将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结构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自主探究 化学性质 漂白剂 说课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236-01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简介
本节内容是普通中学化学(必修)课本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漂白性质以及二氧化硫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与上节《硫》和下节《硫酸》形成一个以硫的化合价为主线的讲解思路。易形成知识网络,使整章的知识结构化,并为讲解《环境保护》一节埋下伏笔。另外,本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学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而且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
二氧化硫的说课稿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各位评委晚上好:
我是XX班的XX。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1专题四第一单元,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以硫酸型酸雨为背景,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还重点介绍了硫酸型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本节内容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部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的硫酸的制备以及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将本节课教学重点定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办法。
本课时以当今社会热点问题“酸雨”为背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等的学习,为SO2性质的学习起做了铺垫。同时,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活跃,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是操作尚不够严谨,对SO2 性质的探究实验可能停留在观察阶段,缺乏深层次的分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SO2)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简述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二、引用标准
HJ 482—200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三、实验原理
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577nm 处测量吸光度。 四、实验步骤 1 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16支10ml 具塞比色管,分A、B 两组,每组7支,分别对应编号。 A 组按表 1 配制校准 系列:
表 1 二氧化硫校准系列 管 号 0 1 2 3 4 5 6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ml) 0.00 0.50 1.00 2.00 5.00 8.00 10.00 甲醛缓冲吸收液(ml) 10.00 9.50 9.00 8.00 5.00 2.00 0.00 二氧化硫含量(μg/10 ml) 0.00 0.50 1.00 2.00 5.00 8.00 10.00 在 A 组各管中分别加入 0.5ml 氨磺酸钠溶液和 0.5ml 氢氧化钠溶
液,混匀。
在 B 组各管中分别加入 1.00ml PRA 溶液。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SO2)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简述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二、引用标准
HJ 482—200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三、实验原理
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577nm 处测量吸光度。 四、实验步骤 1 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16支10ml 具塞比色管,分A、B 两组,每组7支,分别对应编号。 A 组按表 1 配制校准 系列:
表 1 二氧化硫校准系列 管 号 0 1 2 3 4 5 6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ml) 0.00 0.50 1.00 2.00 5.00 8.00 10.00 甲醛缓冲吸收液(ml) 10.00 9.50 9.00 8.00 5.00 2.00 0.00 二氧化硫含量(μg/10 ml) 0.00 0.50 1.00 2.00 5.00 8.00 10.00 在 A 组各管中分别加入 0.5ml 氨磺酸钠溶液和 0.5ml 氢氧化钠溶
液,混匀。
在 B 组各管中分别加入 1.00ml PRA 溶液。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的危害、减排及利用
一、 造成大气污染的三要素是污染源、大气状态、污染受体。大气污染的主要过程是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进入大气环境的污染物与大气相互作用,扩散、转化和消除,最后根据对受体的影响确定大气污染程度。大气污染物有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之分。直接从排放源进入大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为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主要有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物、重金属等。一次污染物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最后生成新一代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它的污染具有低浓度、大范围、长期作用的特点,危害性是慢性的和叠加累进性的。如果遇到水蒸气,形成硫酸雾,就可以长期滞留在大气中,而很难降解掉或吸附掉,毒性会比二氧化硫大10倍以上。对水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建筑物和材料以及人体健康均有很大危害。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有很多城市发生过二氧化硫危害的严重事件,使很多人中毒或死亡。在中国的一些城镇,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较为普遍而又严重。
二氧化硫具有酸性,可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微小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颗粒。当这些颗粒被吸入时,它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下面我将从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环节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4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卤素元素、碱金属、铁铜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也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同时本节课的还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社会生活中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及其防治、环境保护等知识体现了学科内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的学生,该时段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储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思维比较活跃,能够胜任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但是学生们构建知识的能力还较差,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定型,所以还需要老师的引导,通过实验探究最大限度的体
二氧化硫填料塔设计201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1500m3 /hSO2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设计者姓名:万骏
指导教师:
专业
说明书 共 23 页 图纸 1 张
设计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完成时间 年 月于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到25℃后送入填料塔中,用20℃清水洗涤除去其中的SO2。入塔的炉气流量为650m3/h,其中进塔SO2的摩尔分数为0.05,要求SO2的吸收率为95%。吸收塔为常压操作,因该过程液气比很大,吸收温度基本不变,可近似取为清水的温度。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量的1.5倍。
2.工艺操作条件:
(1) 操作平均压力 常压 (2) 操作温度 t=20℃ (3) 每年生产时间:7200h。
(4) 所用填料为DN38聚丙烯阶梯环形填料。
3.设计任务
完成填料吸收塔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吸收系统工艺流程图和吸收塔工艺条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实验八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分析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原理:
SO2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的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吸光度。
该方法适用范围0.003-1.07mg/l 三、仪器
1、多孔玻板吸收管:10ml(用于短时间采样)
2、空气采样器:短时间采样的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3、分光光度计(可见光波长380—780nm) 4、具塞比色管:10ml。
5、恒温水浴器:广口冷藏瓶内放置圆形比色管架,插一支长约150mm,0~40℃温度计,其误差范围不大于0.5℃。 四、试剂
1、氢氧化钠溶液,C(NaOH)=1.5mol/L
称取氢氧化钠6g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2、环己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CDTA-2Na):0.050mol/L
称取1.82g反式1,2-环己二胺四乙酸CDTA,加入6.5ml氢氧化钠溶液(1.5mol/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 3、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技术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技术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技术
1. 生产原理 1.1 生产原理概述
主要是用柠檬酸和纯碱配制的柠檬酸纳溶液吸收高浓度SO2制得合格的富液经解吸、冷却、压缩制成合格的液体SO2成品。 1.2 主要化学反应过程
吸收过程可用一系列溶解和离解平衡表示 SO2(气)==SO2(液) SO2(气)+H2O==H++HSO3 Cit3-+H+==HCit2- HCit2-+H+== H2Cit- H2Cit-+H+== H3Cit 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3SO2(气)+3H2O+Na3Cit==3NaHSO3+H3Cit
从总反应式看,正反应实际是一个SO2吸收的过程,逆反式实际就是一个离解的过程,自解吸塔中分解出SO2和水蒸汽的混合物。 2. 工艺流程概述
自制酸车间过滤器出来的420℃左右的SO2炉气,经省煤器降温至180℃以下后进入SO3吸收塔进行吸收净化,经98.0%~98.8%的浓硫酸吸收SO3气体并降温后,纯净的45℃以下的SO2气体进入SO2筛板一吸塔,经配制好低于40℃的柠檬酸钠溶液逆流吸收后(吸收掉70~80%的SO2气体),剩余20~30%的SO2气体进入二吸填料塔,经
1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