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200题
“法制史200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法制史200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法制史200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中国传统法制的主要特点 ? 法自君出,言出法随 ? 儒学独尊,德主刑辅 ? 家法国法,交互为用 ? 诸法合体,民刑不分 ? 政刑合一,刑隶于政
第一章 夏商法律制度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 中国法的起源
? 血缘政治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加强
? 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威随着国家的形成而强化 ? 由原始习俗到法律 ? 刑起于兵,兵刑同制
夏代法律制度 ? 天讨天罚 ? 《禹刑》
? 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 罪名:昏、墨、贼 ? 监狱:圜土
商代法律制度
? 神权政治与法制
? 刑种:醢、脯、焚、剖心、刳、剔、炮烙、族刑 ? 罪名:舍弃穑事、不从誓言、不吉不迪 ? 神明裁判
思考题
? 解释“五刑”,“禹刑”
? 简答:中国国家与法形成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 西周时期法律制度 约前11世纪——前771年 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 “亲亲”,“尊尊” 西周的法律形式
? 周公制礼,吕侯作刑 ? 周王的誓、诰、命 周礼
? 礼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
? 包括典章制度:职官制度、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军事制度、法律制度等 ? 包括礼节仪式:吉、凶、军、宾、嘉
丧服制度
? 斩衰:婆、承重
中国法制史训练题
第一章 中国法制史 [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1.西周时将一惯犯罪称为( B)。 A.非膏 B.惟终 C.督 D.非终
2.买卖兵OS,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称为( )。 A.傅 B.别 C.质 D.剂
3.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B )。 A.\五刑\.\五听\ C.\五行\.\九刑\ 4.《法律答问》是一部( )。 A.法律条款 B.民间法律 c.官方法律解释 D.判例 5.荀子说\刑名从( B)\。 A.夏 B,商 C.周 D.齐
6.秦朝强制男性犯人服修城墙、女性犯人服舂米的劳役,这种刑罚称为(C )。
A.司寇,作如司寇 B.鬼薪,白粲
C.城旦舂 D.迁
7.秦朝法律中包含有关审判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治狱程式等方面的规定和文书程式的是( )。 A.《秦律杂挑》 B.《封诊式》 c.《法律答问》 D.《秦律十八种》
8.秦朝法律中对轻微罪适用的强制缴纳一定财物的刑罚是(A )。 A.赀刑 B.赎刑 C.夏作 D.罚作
法制史2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名词解释 1.“五刑”
指存在于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墨、劓、剕、宫、大辟这五种常用刑。 这五种刑罚由轻至重,构成中国早期法律中完备的刑罚体系。
简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特点
A.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国家和法的最终形成。
B. 国家形成之初,较大程度上保留氏族血缘关系;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方式。 C. 由于血缘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存在,法律和伦理道德被当做调节社会的基本手段。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名词解释 1.“五听”
西周判案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司法心理问题) 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2. 七出三不去——西周时期解除婚姻的原则(针对女子) A.“七出”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口多言去、盗窃去。 B.“三不去”
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而后富贵,不去。
3.“六礼”——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 刑罚世轻世重
是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即根据时世变化确定用刑的宽与严、轻与重。 邢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西周的法律影响 A. 礼法思想
B. 婚姻制度
简答题
西周时期是的同姓不婚原则
外国法制史历年真题
外国法制史(00263)历年真题 1999年上半年北京市外国法制史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讲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提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按汉穆拉比法典,国王的权利来源于 ( )
A、神 B、贵族 C、法律 D、民众大会 2、古印度最早形成的法律是( )
A、婆罗门教法 B、佛教法 C、印度教法 D、耄那教法 3、中世纪初期“蛮族法典”中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是( )
A、尤列克法典 B、撒利克法典 C、伊尼法典 D、狄奥多理法典 4、西欧罗马复兴初期的中心是( )
A、巴黎 B、波伦亚 C、热那亚 D、罗马 5、按教会法,罗马教皇的产生方式是( )
A、世袭 B、皇帝任命 C、前任教皇指定 D、枢机主教选举
6、按法国中世纪婚姻法中规定的尊敬请求制度,子女在经过________尊敬请求后,父母仍不同意,亦可同意。(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7、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的整体形式是( )
A、总
(完整)法制史 - 图文
奴 。 西周 。 德 礼 法 奴。封。 春秋 战国 。 法 秦 朝 。 律 中国古代立法 1、立法思想: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A.有德之人享有天下。德:敬天、敬祖、保民 B.先教化,后刑罚 C.汉代“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源于此 2、德教的具体内容:礼治,礼有两层含义 ①抽象精神原则: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强调等级关系。(忠孝义) ②五礼:吉礼(祭),凶礼(丧),军礼,宾礼(待客),嘉礼(婚) 礼,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属于事实上的法律 3、礼与刑关系:刑不上大夫:有特权 1、成文法公布 ①郑子产首铸刑书并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新兴地主阶级一次重大胜利,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旧传统,明确了“法律公开”原则。 ②晋赵鞅二铸刑鼎并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2、《法经》魏李悝(KUI)中国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盗、贼、网、捕、杂、具 网捕:属于诉讼法,具:是总则 1、商鞅变法 ①改法为律,强调法的普遍性 ②运用法律手段推选富国强兵 ③颁布《分户令》、《军爵律》 ④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特权 ⑤贯彻法家“以法治国”、“明法重刑” 2、法家主张:纯粹法家,排除礼 轻罪重刑,不赦不宥,鼓励告
法制史考研笔记
主要法律渊源
夏商两代的立法,属于早期习惯法的确认与改造阶段,以源于夏商部落两个部族的传统习俗与伦理规范所构成的早期习惯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其中包含礼与刑两个方面的法律内容。
司法制度特色
夏商两代处于中国早期法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司法制度受其影响,具有两个重要的时代特色。
1.夏商两代的司法体制及其职能,尚未从行政、军事体制及其职能中分离出来,它们基本是合而为一的。
2.夏商两代属于中国早期的神权法时代,司法制度具有鲜明的天讨、天罚、神判的特色。
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
西周时期的法制思想,是在继承夏商两代法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西周统治者继承了夏商时期的天命思想与神权观念,继续宣称自己?受天明命?。
2.西周统治者继续打出?恭行天之罚?的旗臶。这说明西周直接继承了夏商两代?天命?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
西周统治者将天命与民意德礼与刑法紧紧联系在一起,确立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指导思想,形成了明德慎罚、刑兹无赦及刑罚世轻世
重的法制原则,表明他们已由夏商时期的崇尚天命神权和专任刑罚手段,逐步发展为注重德礼教化、慎用刑罚镇压以及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灵活调整刑事政策和决定法律适用。这种崇尚礼治德化、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重点问题
解析 陈永忠
一、问答题
(一)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
答案要点:采取的是法家的指导思想: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依法律论罪处刑。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3、“重其轻者”——在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刑
(二)简述《法经》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1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总结春秋以来各诸候国立法经验,著《法经》2法经内容;改刑为法,先列罪名,后定刑制,全文以刑为主,夹着诉讼法和其它法律内容。包括的正律,杂律,具律三大部份其中的正律包括盗律,赋律,囚律,捕律。杂律规定的是除盗赋罪名以外的罪名。具律是关于刑罚的适用,如加减刑罚等。3法经的阶级本质;1)锋芒主要指向农民和其它劳动人民。立法思想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2)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如规定了窥宫,盗玺等。3)维护封建等级,例如丞相受金,左右伏诛,就是说如果丞相受贿,要把他左右的臣属斩首问罪,这个因为刑不上丞相的缘故。4法经历史意义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商鞅携法经入秦制定秦律,汉朝九章律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厩
(完整)法制史 - 图文
奴 。 西周 。 德 礼 法 奴。封。 春秋 战国 。 法 秦 朝 。 律 中国古代立法 1、立法思想: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A.有德之人享有天下。德:敬天、敬祖、保民 B.先教化,后刑罚 C.汉代“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源于此 2、德教的具体内容:礼治,礼有两层含义 ①抽象精神原则: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强调等级关系。(忠孝义) ②五礼:吉礼(祭),凶礼(丧),军礼,宾礼(待客),嘉礼(婚) 礼,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属于事实上的法律 3、礼与刑关系:刑不上大夫:有特权 1、成文法公布 ①郑子产首铸刑书并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新兴地主阶级一次重大胜利,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旧传统,明确了“法律公开”原则。 ②晋赵鞅二铸刑鼎并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2、《法经》魏李悝(KUI)中国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盗、贼、网、捕、杂、具 网捕:属于诉讼法,具:是总则 1、商鞅变法 ①改法为律,强调法的普遍性 ②运用法律手段推选富国强兵 ③颁布《分户令》、《军爵律》 ④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特权 ⑤贯彻法家“以法治国”、“明法重刑” 2、法家主张:纯粹法家,排除礼 轻罪重刑,不赦不宥,鼓励告
中国法制史
期末作业考核
《中国法制史》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秦代的刑罚种类有哪些?
答:生命刑,身体刑,劳役刑,财产刑,身份刑,流放刑,耻辱刑。 2、简述《法经》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答: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任李悝为相,制定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法典。内容包括盗、贼、囚、捕、杂、具。标志立法走向成熟,有利于司法统一,有利于立法系统化,将实体与程序分开,等等。 3、简述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答: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立法要宽简;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强调执法严明。 4、简述宋代的主要法律形式。
答:宋代法律形式与唐代相比,除律令格式外,突出发展了编敕与编例。使得宋代法律形式愈益多样化,出现了律、令、格、式、敕、例并行的局面。“编敕”,是对皇帝临时发布的敕令加以汇编,使之成为带有普遍性的法律。“编例”,是皇帝与中央司法机关发布的单行条例,或对审判的典型判例加以汇编。前者称为“条例”或称“指挥”,后者称为“断例”。 5、会审公廨。
答:会审公廨,设于租界内的由中外官员共同办案的审判机关,1864年最先设立于上海的英、美、法租界。1868年在清政府与英法等国订立的《上海洋径诉设官会审章程》中得到确认。根据这一章程,会审公序管理各国租界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重点问题
解析 陈永忠
一、问答题
(一)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
答案要点:采取的是法家的指导思想: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依法律论罪处刑。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3、“重其轻者”——在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刑
(二)简述《法经》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1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总结春秋以来各诸候国立法经验,著《法经》2法经内容;改刑为法,先列罪名,后定刑制,全文以刑为主,夹着诉讼法和其它法律内容。包括的正律,杂律,具律三大部份其中的正律包括盗律,赋律,囚律,捕律。杂律规定的是除盗赋罪名以外的罪名。具律是关于刑罚的适用,如加减刑罚等。3法经的阶级本质;1)锋芒主要指向农民和其它劳动人民。立法思想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2)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如规定了窥宫,盗玺等。3)维护封建等级,例如丞相受金,左右伏诛,就是说如果丞相受贿,要把他左右的臣属斩首问罪,这个因为刑不上丞相的缘故。4法经历史意义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商鞅携法经入秦制定秦律,汉朝九章律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