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闭合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仪闭合水准测量实验报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水准仪闭合水准测量实验报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水准仪闭合水准测量实验报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闭合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
水准路线一般布置成为闭合、附合、支线的形式。本实验通过对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按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施测,使同学们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
一、实验性质
综合性实验,实验时数安排为2 3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⑴练习水准路线的选点、布置。
⑵掌握普通水准测量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检核以及集体配合、协调作业的施测过程。
⑶掌握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检核及数据处理方法。 ⑷学会独立完成一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实际作业过程。 三、仪器和工具
⑴水准仪1台、脚架1个、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木桩4~5个、斧头1把、记录板1块、测伞1把。
⑵自备:铅笔、计算器。 四、方法步骤
⑴领取仪器后,根据教师给定的已知高程点,在测区选点。选择4~5个待测高程点,钉木桩并标明点号,形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⑵在距已知高程点(起点)与第一个转点大致等距离处架设水准仪,在起点与第一个待测点上竖立尺。
⑶仪器整平后便可进行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用双仪器高法(或双尺面法)进行测站检核。
⑷第一站施测完毕,检核无误后,水准仪搬至第二站,第一个待测点上的水准尺尺底位置不变,尺面转向仪器;另一把水准尺竖立在第二个待测点上,进行观测,依此类推。
⑸当两点间距离较长或两点间的高差较大时,在两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绪言
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1
图2 水准测量转点示意图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高程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熟悉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的测量,并将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三、水准测量实习过程
3.1 小组成员及作业步骤 小组成员:
作业步骤:精密水准观测组由5人组成,具体分工是: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扶持两人,量距一人。
3.2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学实验报告(1)
课程名称:四等水准测量实验课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和具体施测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检核方法。 3、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为DS3水准仪1台,双面尺1对,尺垫2个,记录纸若干。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沿线确定待定点的地面标志。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点之间设站,按以下顺序观测: 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这种观测顺序简称“后一前一前一后”,也可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 的观测顺序。
3、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随即计算:①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乘以100,单位为m);②前后视距差;③前后视距累积差;④基、辅分划读数差(即同一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十常数k一红面读数);⑤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⑥高差中数。检查各项限差要求。
4、依次设站同法施测其他各站。
5、全路线施测完毕后计算:①路
水准测量 - 图文
第一节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主选单] [上一节] [下一节] 【主要内容】 一、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二、连续中间水准测量 【本节作业】 简述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一、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利用水准仪(level)提供的水平视线(horizontal sight),读取竖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leveling staff)上的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计算待定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前进方向为A点到B点,则称A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书a为后视读
数:称B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读数b为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
如果后视读数大于前视读数,则高差为正,表示B点比A点高,如果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则高差为负,表示B点比A点低。
如果A、B两点相距不远,且高差不大,则安置一次水准仪,就可以测得hAB B点高程计算公式为: 1、高差法: HB=HA+hAB
2、视线高程法:HI=HA+a
四等水准测量报告.doc
测量实习报告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 平差程序设计报告
课 程 号:024003
学 号:07270222
班 级:07级测绘工程2班 姓 名:蔡地 成 绩:
2010年 1 月 5 日
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验名称: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计算
二、实验目的:接合课上所学知识和以前的数字测图知识,设计程序来实现四等水准测量测
站计算(可进行几个测站的各要素计算,并输出到文件)。 三、设计思路
输入后尺前尺8个数据,并按照要求设置尺长常数。然后需要算出后视距、前视距、
后距差、每站高差及总高差。误差提示用msgbox函数显示。因为输入的数据按习惯是mm单位的,但结果是m来显示的,所以要注记单位。按钮的设计要满足数据计算的需要,比如计算是算本测站的,下一站的数据要累积上一站的数据,清除是在数据输入错误的时候清除用的,打开输出文件可以直接打开保存数据的文本,退出即可退出程序。 四、设计过程
1、设计界面
然后修改各文本框及标签的属性等,根据数据要求设置。然后调整字体颜色等,增加可视化效果。便于检验,附初始值。
测量实习报告
2、编写代码并调试过程
点计算按钮后,结果如下图
点击下一站后,测站数变为2,其它清空
视距差和总高差是需要累积的,所以不要清空。若点清
水准仪的校核
第二章 水准测量
教学目的: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
2.掌握水准仪、水准尺的结构及用法。
3.学会高差测量及高程计算的方法,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方法。 4.学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重点:1、水准测量原理
2、路线校核
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难点:1、路线校核
2、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讲授新课:
第二章 水准测量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一、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借助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配合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来推求未知点的高程。
如右图所示,已知A点高程为HA,要测出B点高程HB,在A、B两点间安置一架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
仪,并在A、B两点各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平视线分别读出A点尺子上的读数α及B点尺子上的读数b,则A、B两点间的高差为
HAB= a-b (2—1)
如果测量是由A→B的方向前进,则A点称为后视点,B点称为前视点,a及b分别为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就等于后视读数减
水准仪的校核
第二章 水准测量
教学目的: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
2.掌握水准仪、水准尺的结构及用法。
3.学会高差测量及高程计算的方法,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方法。 4.学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重点:1、水准测量原理
2、路线校核
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难点:1、路线校核
2、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讲授新课:
第二章 水准测量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一、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借助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配合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来推求未知点的高程。
如右图所示,已知A点高程为HA,要测出B点高程HB,在A、B两点间安置一架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
仪,并在A、B两点各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平视线分别读出A点尺子上的读数α及B点尺子上的读数b,则A、B两点间的高差为
HAB= a-b (2—1)
如果测量是由A→B的方向前进,则A点称为后视点,B点称为前视点,a及b分别为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就等于后视读数减
水准仪的校核
第二章 水准测量
教学目的: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
2.掌握水准仪、水准尺的结构及用法。
3.学会高差测量及高程计算的方法,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方法。 4.学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重点:1、水准测量原理
2、路线校核
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难点:1、路线校核
2、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讲授新课:
第二章 水准测量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一、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借助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配合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来推求未知点的高程。
如右图所示,已知A点高程为HA,要测出B点高程HB,在A、B两点间安置一架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
仪,并在A、B两点各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平视线分别读出A点尺子上的读数α及B点尺子上的读数b,则A、B两点间的高差为
HAB= a-b (2—1)
如果测量是由A→B的方向前进,则A点称为后视点,B点称为前视点,a及b分别为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就等于后视读数减
水准仪使用教案
《园林测量——水准仪的使用》教案
《植物幕墙---植物填充》
【课 题】植物幕墙---植物填充(高等教育出版社《园林测量》) 【课 时】4课时 【授课班级】12级园艺1班 【授课日期】2014年5月17日 【教材分析】
课程《园林植物》是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是研究植物的形态构造,生长发育规律和适合园林观赏的树种分类方法,分类特征,地理分布,繁殖方法,应用技术等。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园林美”的欣赏及表达。使学生具备识别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习性,以及如何养护的措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增强适应相关专业不同岗位的需求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园林植物》。《植物幕墙---植物填充》为教师设计的实训课。其理论课《一二年生草本花卉》选自《园林植物》的第4章第1节。 【设计意图】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提供有力的保证。 我校实验园内有新建的盆景园、实
水准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方法
任务四 水准测量的方法
水准测量方法
一、水准点和水准路线1.水准点 .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水准点记为BM (Bench Mark)。 水准点记为 。 根据水准点的重要程度及使用时间可把 水准点分为: 水准点分为:永久性水准点
临时性水准点
水准测量方法
(1)永久性水准点关键词语:永久保存,固定标志, 关键词语:永久保存,固定标志,国家 等级
水准测量方法
(2)临时性水准点关键词语:临时使用, 关键词语:临时使用,简易标志
水准测量方法
水准点的“点之记” (3)水准点的“点之记”便于以后使用查找, 便于以后使用查找,需绘制说明点 位的平面图,称之为点之记。 位的平面图,称之为点之记。 坞城山西建院
路78.56m
BM588.66m 136.78m
学府街学府大厦
水准测量方法
2.水准路线 . 水准测量施测时所经过的路线。 水准测量施测时所经过的路线。 水准路线的布设有单一水准路线和水 准网,其中单一水准路线有三种布设形式: 准网,其中单一水准路线有三种布设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方法
(1)闭合水准路线 )从一个已知水准点BM3开始,沿各待 开始, 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