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时间的物体
“表达时间的物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表达时间的物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表达时间的物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物体的表达方法
第四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特殊表达方法)
第四章 物体的表达方法
上一章我们介绍了用三视图表达物体的方法,对于复杂的物体,使用三视图表达往往视图中的虚线很多、看图也很不方便。对于物体上的倾斜结构,在三视图中往往不能反映这些部位的实际形状,因此三视图的表达方法有时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国家标准“技术制图”规定了其它的表达方法,本章我们将介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简化画法等常用表达方法。
§4-1 视图
视图的标准为:技术制图GB/T17451-1998, 机械制图GB4458.1-2002。视图是物体在投影面上投影,主要用来表达物体的外部形状,不可见的部分用虚线绘制,在不影响看图的情况下(由其它视图反映),虚线可以省略不画。视图可以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一、 基本视图
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影获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三视图属于基本视图中的三个视图。在空间共有六个基本投影面,如图4-1a所示,在正投影面、水平投影面、侧立投影面基础上,增加了另外三个投影面,空间物体放置在六个基本投影面之间,从六个方向(A~F)向这些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主视图(方向A)、俯视图(方向B)、左视图(方向C)、右视图(方向D)
英语常用时间和日期的表达
Time
time date century season year month week
day birthday early
late Time
second minute hour quarter half
o’clock
1:00 1:15
1:30
1:45
Day
today
tonight
yesterday
tomorrow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he day after tomorrow daytime
morning ( )noon ( ) afternoon ( ) evening ( ) night ( ) midnight ( ) .
.
Week
Sunday ( )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weekends ( )
Month
January( )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认识时间、观察物体总复习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认识时间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观察物体、认识时间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观察物体、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观察物体、认识时间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识时间
1、课件出示一个钟面,从钟面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识?
(1)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钟面上有12大格,每1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也就是60分钟,走一圈是12小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1小时=60分钟)
口答:分针从3走到7,走了( )分。 时针从3走到7,走了( )时。
分针从12走到5,
英语和美语在时间表达上的差异
由于种族、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不同,英美两国人民在使用语言上自然会产生许多方面的差异,在时间表达上也不例外,下面介绍英语美语在时间表达上的几点主要差异,以供参阅。
一、年、月、日表达上的差异
在、月、日写法上英语一般按\日、月、年\顺序排列,而美语则按\月、日、年\顺序书写,如: 7/2/82或 2.7.99都可表示\February,1999\英语)\2(nd),1999\(美语)。
二、时、分表达上的差异
1.表示几点差几分时英语用\,而美语用\或\,如\点50分\可以说成:ten to eleven(英语)或ten before (或of) eleven(美语)
2.表示几点过几分时英语用\,而美语用after如 \点10分\可以说成:ten past eleven(英语)或ten after eleven(美语)
3.在表示时刻缩写形式的数字中英语多用句号,而美语多用冒号,如:6.30(英语)或6:30(美语)
4.表示\半小时\的差异half an hour(英语) a half hour(美语)
三、\星期\表达上的差异
1.表达\两星期\的差异fortnight(英
Unit1- What's the time时间的英文表达
时 间 的 英 文 表 达 法
How to ask the time? 如何问时间? What time is it? What’s the time? Could you tell me the time? Excuse me, have you got the time? 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clock?
How to tell the time?(1) 如何表达时间? What’s the time? It’s about eight three. It’s about three past eight. What time is it? It’s nine five. It’s five past nine.
How to tell the time?(2) 如何表达时间? Can you tell me the time? It’s one thirty-five. It’s twenty-five to two. Excuse me, have you got the time? Yes. It’s two forty-five. Y
日语所有时间表达方式合集
时间指代词
世纪——世紀(せいき) 年——年(ねん)
前年——前年(ぜんねん)/一昨年(おととし) 去年——去年(きょねん)/昨年(さくねん) 今年——今年(ことし)
明年——明年(みょうねん)/来年(らいねん) 后年——後年(こうねん)/再来年(さらいねん) 上上个月——先々月(せんせんげつ) 上个月——先月(せんげつ) 这个月(本月)——今月(こんげつ) 下个月——来月(らいげつ) 下下个月——再来月(さらいげつ)
上上周(上上个星期)——先々週(せんせんしゅう) 上周(上星期)——先週(せんしゅう) 本周(本星期)——今週(こんしゅう) 下周(下星期)——来週(らいしゅう)
下下周(下下个星期)——再来週(さらいしゅう) 前天——昨日(おととい) 昨天——昨日(きのう) 今天——今日(きょう)
明天——明日(あした/みょうにち) 后天——明後日(あさって) 早上——朝(あさ) 上午——午前(ごぜん) 中午——昼(ひる) 下午——午後(ごご) 傍晚——夕方(ゆうがた) 晚上——夜(よる) 白天——昼(ひる) 周末——週末(しゅうまつ) 月末——月末(げつまつ) 年末——年末(ねんまつ) 年的读法
在日语中表示年份是按全部数字的位数来读。
《力 物体的平衡》
www.go818.cn试卷吧 http://go818.cn 你的需求就是我们坚持的理由
高中一年级物理上册知识与能力训练
物 理 试 题(一)
(《力 物体的平衡》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总 分 总分人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没有物体,力也能够客观存在
C.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2.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只要物体发生运动就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3.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与弹力成正比 C.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B.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 D.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4.下面关于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的叙述
《力 物体的平衡》
www.go818.cn试卷吧 http://go818.cn 你的需求就是我们坚持的理由
高中一年级物理上册知识与能力训练
物 理 试 题(一)
(《力 物体的平衡》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总 分 总分人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没有物体,力也能够客观存在
C.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2.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只要物体发生运动就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3.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与弹力成正比 C.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B.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 D.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4.下面关于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的叙述
物体的分类(科学)
《物体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能按材料种类对物体进行分类;知道在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力目标:了解分类的基本方法;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学习活动;意识到材料可回收利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课件,8个装有相同种类、数量的文具的大书包,探究活动记录卡。 学生:同小组的同学商量,有选择的自带一些喜爱的玩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1、课件展示一间摆放整齐有序、舒适的房间。
(1)师:看了以后,你想说些什么? (两三名学生谈观后感)
(2)波波的房间又会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波波凌乱的房间)(3)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他的房间吗?(指名谈感受)
(4)你能给波波出个主意吗?(小组讨论)
(5)看到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老师很高兴。谁来告诉老师,你想的办法?(指名回答) 2、小结:真棒!你们帮了波波一个大忙,像这样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物体的分类) 二、学习分类。
(1)活动探究1——给书包里的
观察物体的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的教学反思
郑月珠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这一课中,通过一张简笔画图,从不同方向观察,观察的结果是不同的。再提供了两张同一教室的照片,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哪一张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一张是在教室后面拍的,学校门口里拍和外拍图,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熟悉的环境的特征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从中体会观察者的不同,所看到的场景是不同的。
二、 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设计了多种观察物体的活动,如观察青蛙、小飞机玩具等,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课上分小组开展实际的观察活动,并交换位置,让学生从多方观察,感受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不同结果。通过自身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想象推理能力。然后,小猴图:引导学生应用已经积累的观察经验,通过想像判断每一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把学生的认识水平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上升到“根据看到的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加深了学生对观察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的理解,发展了空间观念。 通过小洗车图连一连练习,加深对所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