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笔记整理
“传播学笔记整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传播学笔记整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传播学笔记整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新闻传播学概论》笔记整理
一、中国新闻学的形成
1.徐宝璜1919年编写《新闻学》,为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2.邵飘萍1923年编写《实际应用新闻学》,为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 3.戈公振1927年编写《中国报学史》,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二、《报刊的四种理论》
1、 集权主义理论(源于16、17世纪的英格兰) 主要内容: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 2、 自由主义理论(被1688年以后的英格兰和美国采纳,并影响到其他地方) 主要内容:认为,人的理性是高于一切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任何人都
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人民是统治者的唯一监督者。 3.社会责任论
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主要内容: 首先,社会责任论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 其次,社会责任论认为,报刊自由涉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三者的利益。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而社会应当保
《新闻传播学概论》笔记整理
一、中国新闻学的形成
1.徐宝璜1919年编写《新闻学》,为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2.邵飘萍1923年编写《实际应用新闻学》,为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 3.戈公振1927年编写《中国报学史》,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二、《报刊的四种理论》
1、 集权主义理论(源于16、17世纪的英格兰) 主要内容: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 2、 自由主义理论(被1688年以后的英格兰和美国采纳,并影响到其他地方) 主要内容:认为,人的理性是高于一切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任何人都
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人民是统治者的唯一监督者。 3.社会责任论
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主要内容: 首先,社会责任论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 其次,社会责任论认为,报刊自由涉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三者的利益。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而社会应当保
整理的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
传播学笔记4
2013.5.6
人际传播(relationship development)→自我传播是人际传播的特殊类型 一、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
社会渗透指的是人们之间从平淡的关系和发展到亲密的关系的进程 基本假设
建立关系的过程是从完全不亲密发展到亲密 关系的发展一般是有系统性的并且是可预知的 关系的发展方向也是可逆的
自我披露处于关系发展的核心地位(自我披露的剥洋葱比喻) 自我披露的广度和深度理论
社会渗透进程的阶段: 1、 适应和定位阶段 2、 探索性情感交流
3、 情感交流(正常的友谊友情、伙伴关系) 4、 稳定交流(密友、一生的时间) 二、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社会交换理论借用了经济学概念体系来理解人际关系,并且借用了市场交易的比喻,用比较衡量人际关系中的成本代价(cost)和收益报酬(reward)来理解问题→positive〉negative时进行交换 基本假设
人都在寻求回报并且避免受惩罚 人都是理性的
人计量付出和回报的标准是因情况而异和因人而异的(男生追女神,半夜三点弹琴淋了一头水)
人际关系是互相依赖的关系,每一方面都受到另一方面的影响。 处
传播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什么是传播?基本特点?
传播:传播就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⑴信息共享
⑵社会关系网络 ⑶双向互动
⑷使用相同符号体系 ⑸行为过程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开放性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p8)
双重偶然性是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
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一、口语传播时代 小
传播学引论笔记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勿作商业用途
李彬《传播学引论》
? 导言
人类传播历史的发展
依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把人类传播活动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状态而组成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即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口语是人类传播所用的第一个媒介,不仅是最初始的媒介、最重要的媒介,而且是最基本的媒介.语言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语言或口语的局限性:人类传播活动在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b5E2RGbCAP 文字传播时代: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从传播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是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文字起源于绘画,逐渐从具象的图画演变为抽象的符号,成为一种负载信息的传播媒介——文字.文字传播时代形成垄断文字媒介的传播阶层,这种话语垄断与当时普遍存在的“专制”政体相互吻合.p1EanqFDPw 1 / 40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勿作商业用途
印刷传播时代: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延续到广播的出现.印刷媒介这个概念包含两层意思:印刷术<技术层面)和印刷品<社会层面).印刷术与印刷品两者开始完全契合是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所以作为开户印刷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介到了近代才真正登上人类传播的历史舞台.15世纪40年代,德国美因兹的工匠约翰·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象征着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现代传播的源头).印刷术的发明直接意义在于使文字信息批量复制成为可能.一方面,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发生了首屈一指的催发作用,另一方面,现代文明又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DXDiTa9E3d 在印刷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的一项显著进展就是新闻事业的兴起.近代新闻事业发端于15世纪中叶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7世纪初德国和尼德兰的每周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新闻事业从17、18世纪,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中开始发育成长.19世纪后,新闻事业开始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其显著标志就是大众化报纸的出现和通讯社的诞生.19世纪后,出现了以赢利为目的、以普通读者为对象,以各种新闻为核心的现代大众报业,其代表为美国19世纪30年代的三大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是1835年创办于巴黎的哈瓦斯社<法新社前身),不久美联社<1848
2 / 40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传播学原理 张国良 笔记
传播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 传播基础论
1、传播的含义
(1)传播与“communication”
A、相同点: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
B、不同点: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Commnicati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2)“传播”的定义
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持此类主张的学者往往会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的词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无可否认,在传播实践中,施拉姆等人强调的这种“共享”,不仅是主观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即,它既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凡强调“共享”的用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适用于一切传播现象。诚然,传播能实现“共享”的情况是多数,但是还存在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相反的情况(尽管是少数)。
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此外
比较新闻传播学笔记
新闻传播事业产生发展的规律
1.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所有制私营 形式 性质 财团背景 半官方性质 政府的宣传机构 资金来广告 源 特点 1迎合受众 2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 1强调对受众负责 2不播广告 代表机美三大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构 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美BBC,日本NHK 法国 节目严肃但呆板 视听费 政府 公营 国营 2.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4,读者的需要使报纸多样化; 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第一节 传媒性质观
西方对传媒性质的认识:西方对政党报纸和商业报纸的不同发育阶段的性质认识有所不同。政党报纸是政府的工具,政党工具。
廉价报纸即大众化报纸,特点:1、在政治立场上标榜为“超党派的独立报纸”;2、报纸业务上以新闻报道而不是评论为主;3、加强了报纸的经营管理。
当代资本主义传媒即是社会通讯交往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又是能给股东带来赢利的企业。 中国早期报刊活动家由于政党报纸的实践,对于政党报纸性质的论述与西方颇为接近。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报纸的主体始终是政党报纸。 中
传播学读书笔记
从以上摘抄不难看出,波兹曼认为,童年不同于婴儿期,它不属于生物学的范畴,而是一种社会产物。而童年的概念,来源于中世纪以来的成人与孩子之间那道“秘密”的墙,如今电视媒体的兴起将这座墙推到了,所以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童年也就逐渐消逝了。作者借用哈罗德?英尼斯的学说,指出历史上传播技术的变化无一例外地产生了三种结果:“它们改变了人的兴趣结构、符号的类型(人用以思维的工具),以及社区的本质(思想起源的地方)。” 所以,作者在此所表达的“童年的消逝”应该指的就是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作为90后的我们,就是在电视的环境中成长的,代表的是“电视时代”。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的“电视人”概念就深刻的发映出伴随电视的普及成长的一代人的特点:在相对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下形成的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为薄弱。这与父辈所代表的“文字时代”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确实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我们的很多启蒙教育来自各种影视作品,而非来自传统的父辈的“面授机宜”;
记得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在纪录片《请投我一票》中,参与民主选举班长的两个小男孩,竞选时唱的歌竟然是《童话》和《北半球的孤单》,还模仿了电视中歌星一样,走下“台”去,和“歌迷”一
传播学重点整理
传播学重点整理
考卷题目类型:一选择(10*2分)二填空(15*1分)三名词解释(5*3分)四简答(4*5分)五论述(2*15分)
一、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1、媒介环境:①伴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巨大成功,美国率先孕育出世界上最早的大众化报纸。②进入20世纪后,美国又创立了最早的广播电台。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基础上,美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
2、政治背景:①大众媒体被纳入美国政治机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国家进入战争时期,离不开媒介对群众的发动、对士气的鼓舞。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使这种紧迫性、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③媒介是向国内外大众宣扬自身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十分合适和有用的工具。
3、经济背景:①美国的广告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中绝大多数业务是由媒介承担。 ② 媒介自身也变成了一种产业,通过广告收入为媒介资本家创造出丰厚的利润。 ③ 媒体为了更好的经营和发展需要对传播效果和技巧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实证传播理论的兴起。
4、社会背景:①大量实用性信息和娱乐信息的及时传播,极大的方便和充实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②色情和煽情性信息的大肆泛滥,毒化了人们的心灵,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